江淮风韵
在阴雨连绵的盛夏时节,和朋友乘上前往江南的大巴车,开始了江南华东五市之旅,第一站是南京。车从潍坊出发,经鲁东南部依次进入苏北、苏南地区。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箭一般地飞驰,路两边的树刷刷地后退着。玻璃窗外,碧绿的田野、粉墙黛瓦的二层别墅小楼水墨画一般从眼前闪过。作为一个北方人,到了南方,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心情自然是无比的愉悦。
虽是盛夏之时,但雾霭蒙蒙的天气,温度适宜,并不感到闷热,而是感到很舒爽。田野仿佛人工草坪,芳草萋萋、绿草茵茵。而这些方形的“草坪”整齐的排列在无边的原野上,一道道河流纵横交错地把这些稻田串联起来,池塘更是星罗棋布点缀其间,这就是苏南水田。远处,一座座村落不时展现在眼前,二层小洋楼,白墙绿瓦,古朴典雅,极富江浙韵味。秦淮一带是那么妩媚、婀娜多姿。江淮水乡,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首韵味十足的山水风情诗,依稀间,看到诗人在朦胧的月夜下,夜游古淮河,歌女为其演奏琵琶一曲,飘渺的歌声隐隐约约。
长江风光
见到江淮风光的兴奋逐渐褪去时,坐在大巴车上长途奔袭的劳累使游客昏昏欲睡。突然,导游提醒说,车已经行至南京市的六合区,长江就在眼前。急忙放眼窗外,一条宽阔的河流呈现在脚下,南京长江二桥像一道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在桥上看长江也就是在空中俯视长江了。长江水流平稳,江面开阔,一艘艘船舶航行在江面上,帆船点点、水流滚滚,空中飘着黑压压浓密的云,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乌云笼罩在江面上,天阴沉沉,江面之上雾气弥漫,“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千里长江,烟雨迷朦,好一幅浩渺千里的画卷、一条水墨千里的烟雨走廊。凝视着天空惨淡的乌云,想起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古诗句,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没有古代文人墨客那么多的乡愁,也写不出那么伟大的名句。看那江面上波涛滚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伟人的诗句随口吟出:“到中游击水去,浪遏飞舟”。
南京中山陵
进入南京市区,令人耳目一新、应接不暇的是满眼的苍翠,大树掩映着楼群,建筑物淹没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楼房和绿树相得益彰,把整个南京城妆扮得异常典雅、超然脱俗。大街的两边,半个多世纪树龄的法桐树生长茂盛,苍劲挺拔,姿态各异,满树的碧绿、一树的繁华。这分明是一群来自九天的仙女广舒长袖、舞姿翩翩、衣袂飘飘。林荫道下,车辆来来往往、车水马龙。
沿着南京街头的林荫道,来到了雄伟的钟山脚下,环顾四周,高山巍巍耸立、绿树掩映,树木繁多、郁郁葱葱,虽然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空气却倍感清新。这儿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长眠的地方----中山陵风景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看着这虎踞龙盘之地,很自然地诵读了伟人的豪迈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而如今,跨过大江的百万雄兵被来自天南地北数不清的游人所代替。“什么叫人气,这就叫人气。”来自南京当地的导游自豪的说。
穿越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绿树依然葱茏,气候宜人,全身舒爽。到达中山陵下的广场,中山陵牌坊庄严肃穆,屹立眼前,越过牌坊,是石梯组成的宽阔的陵墓大道,两边,青松苍柏古木参天。南京城里的大树是其他城市所少有的,巍峨的青山、苍翠挺拔的大树处处显示着六朝古都的大气非凡。中山陵依山而建、雄伟庄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被誉为中华第一陵墓。拾级而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依次排列在墓道上,代表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的“民族、民权、民生”,“天下为公”等词句用镏金大字镶刻在陵墓建筑上,栩栩生辉。
秦淮河风光文化
黄昏时分到达古秦淮、夫子庙风景区,果然卓尔不凡,秦淮河两岸古式楼亭台谢古朴典雅、河水环绕。河流不甚宽广,河面上漂泊者雕龙画凤的仿古游船,河对岸的照墙上雕刻着一对飞舞着的金色巨龙,耀眼夺目,整个墙壁金碧辉煌,很是壮观。穿过文德桥,来到步行街,两边楼阁雕梁画栋、白墙绿瓦,酒楼、茶馆、各色小吃比比皆是,商店里货物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名副其实的“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
乌衣巷、朱雀街、夫子庙、江南贡院、媚香楼等名胜古迹遍布河的两岸。从江南贡院里走出的历史名人有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李鸿章,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张謇等。纵览历史,我仿佛看到他们就是从这儿走向仕途,风雨交加的日子吟诗作词,夜晚的灯光下奋笔疾书。从河畔的另一边楼阁里飘来了凄凉而又动听的歌声,是古秦淮青楼女子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为他们的蓝颜知己轻歌曼舞一曲。南唐后主李煜在这繁华之地丢掉了江山社稷,诗人杜牧游览到此,见此情此景,即景感怀,写下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
南京之旅让我领略了江南的美丽和历史文化的底蕴,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还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探索它的美丽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