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延生的头像

孙延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6
分享

海格、李秀实和 “翡翠”

城市居民排队买秋菜,已是老一代的遥远往事了。现在还能有多少人仍然像当年一样,宠爱着我们的海格“翡翠”大白菜?

尤其是“翡翠”大白菜的种植人李秀实,你是否还有记忆?

被海格人封为“菜把头”的李秀实,他就像一本书,书里面写着他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在很久以前的一支闯关东的大队伍里,其中有一个人他闯到了我们北国工业重镇富拉尔基所属的海格大队便停下了脚步。

这个人就是李秀实,那年他刚四十多岁,家住山东农村。说是那边耕地少,再加上受灾严重,一家老小连吃饭都困难了。没有办法,才独身一人闯到地大物博的黑龙江谋谋生路。

他是投奔海格的一个姑表弟来的,他表弟向大队干部介绍说,李秀实这位亲表哥,有一手独创的种牛心大白菜的绝活……

种大白菜是海格大队农业的主业,大队干部便对他产生了兴趣。他跟大队干部见面的表现是少有的沉着冷静,不多说一句话。别人问一句他答一句,回答的每一句都是有板有眼。总之,给人的印象:他有能力、不一般!

大队张书记和袁大队长见有本屯社员引荐,又好似从本分实在、不张扬的表面,看到了他的藏而不露和能干一番大事的潜质。

“海格社员都会种白菜,你说说种牛心菜和种翻心菜的种法有啥区别?”张书记像考官向他提问道。

“种白菜看似简单,想种出点名堂来就不简单了,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刚才他的嘴还是严严实实的不多说一句话,说到种白菜就立马开了闸。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从选白菜籽到整地、施肥、播种、管理……他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

把两位大队干部都听入迷了,“人先留下,能人不能走”。很有战略眼光的张书记,明确表了态。

袁大队长的态度也不含糊,两人一拍即合。

当时的户口制度很严格,没有特殊理由是落不上户的,只能按临时“盲流”人员管理。

“有没有户口都不影响他吃饭、干活,慢慢来,派出所不给落户,我们大队给‘落户’。”

“就让他去九队,九队的白菜面积大,技术力量也需要加强。”大队长跟书记研究他的进一步安排。

“让我去哪个队都行,我保证好好干,把海格当做家,争取在提高种白菜水平上能做出我的贡献,我不会让领导失望。”李秀实边发誓边拍着胸脯。

他的第一步迈得很顺利,海格接纳了他,正式成了海格大家庭中的一员,他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此时此刻,他的世界一定像是升起了一轮红日,一下子就洒满了阳光。他所有的担心、顾虑都随之烟消云散了。

九队的吴队长听说大队领导给他们队派来一位种大白菜的能人,可把他乐坏了。“太好了,太需要这样的能人了,求之不得啊!有能人指导生产,我们九队何愁不翻身?”

海格常种的白菜叫“翻心白菜”,俗称“大青帮”、“扒拉棵子”。产量不高,做炖菜口感欠佳,比较适合腌制酸菜。国家统一定的销售价格又很低,不值几个钱,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基本上是白忙活儿。

守着黑油油的肥沃土地过着穷日子,这样的白忙活儿社员们迫切需要改变,只是苦于没有遇到能帮助改变的人。

急需的时刻,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位会种地的李秀实。吴队长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敢说是带着技术出来闯的,肯定得有点本事。咱就大胆相信他一把,再说我们也无非是多记几个工分而已。讲句不中听的话,就当是在押宝,兴许真押对了呢!就跟有人调侃的:“赶上运气好,说不准,一滴豆大的雨点儿就淋到我们头上了!”

秋天收完地,吴队长就把离屯子比较远的一大片地答应给李秀实来年种白菜。他暗暗想,首战必须打赢,能不能在海格站住脚,成败就在此一举!

他借过年之机回了一趟山东,常规讲他过完年回来应该带点儿山东特产或其它什么礼物啥的,他却什么都没带,只随身背回来一袋子白菜籽。

对李秀实来说,大老远道背回来的不单纯是白菜种子,更是种植希望的种子,他恍如从这袋种子中看到了一片片实实撑撑大白菜的影子……

春天主粮作物的播种很快结束了,生产队的农活也稍稍清闲了一些。一有空李秀实就扛着铁锹到那块地里转悠转悠,抽抽闷烟。时不常地还拿个棍子在地头上量一量,挖一挖。他是在琢磨和观察土壤肥力怎么样,咋整地、咋施肥、啥时灌溉……每一个环节都要研究细、研究透,他要做到不能有一丝闪失。

他还在地边盖了个窝棚,单身一个人,在哪都是住,干脆搬到地里去住,更能静下心来谋划。没有电,晚上就点根蜡烛照明。

从此,海格大队的大地上似乎就多了一颗新星……

这颗星与天上的明月遥相呼应,在李秀实心中它可能更亮……

夜深人静,有血有肉的他,如何不会思绪万千?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家乡的“一树梨花一溪月,今夜属何人”?

仰望着无际的天空,繁星点点,他一颗一颗地数着,哪一颗离千里之外的家乡最近呢……

史铁生在《消逝的钟声》里的一段话说得好,“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

“这心情一经唤起,你就已经回到了故乡。”

海格张开双臂欢迎我,我是海格人了,我要像爱山东老家一样爱海格这处的新故乡……

一晃到了六月中旬,北疆大地艳阳高照、鸟语花香。适宜的气温和调和的雨水,玉米、高粱等作物“咔”“咔”地节节拔高,“绿”严严实实覆盖了田野,泛起滚滚波浪……

“头伏萝卜二伏菜”,谚语在提醒:该着手做种白菜的准备了。

“种大白菜这活儿,李秀实他说咋干就咋干,都得听他的,谁要是不听,对不起,那就回家待着去!”队长见李秀实老实巴交的,怕指挥不了社员,就特意下了一道命令。

有队长发的话,李秀实底气也就足了起来。

队长让服从一个刚刚来的“盲流”,有些人一时还难以转过弯,有抵触情绪就必然要反应到具体配合上。

他才不怕呢,他十分清楚,前进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越过坎坷的信心,况且背后还有吴队长给他撑腰,他怕啥?

无疑,向“盲流”李秀实发出挑战的,都没有达到目的,都草草收了场。

这也验证了一句话,阴雨过去,就是彩虹,就是艳阳天!

李秀实不但对土地的翻耙耕暄和起垄等各环节有要求,对刨埯操作同样要求严格。他还在每个人的镐头上都安了一个简易划印装置,边刨埯边划印,确保了株距的一致。社员们看到这个别出心裁的设计都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真是个人才!”

精心播种后出土的小苗,齐刷刷的,都被惊呆了。横看成行,竖看成行、斜看还成行,没想到种地也能种出高层次。

苗好是丰收的基础,这喜人的苗情,他估摸着每棵白菜最低也不能低于十五斤。“开局之战我就算打赢了,胜利在望,大功即将告成,就等收战果了。”

白菜一天天长大,棵棵都又粗又壮。过了“十一”要上市了,一估产、一称重,不得了了,重一点的都将近二十斤了。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谁都不会相信是真的。

如果把饱满的粮食颗粒叫金豆子,那么这胖乎乎的大白菜就是银娃娃!不服气李秀实的都服气了,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名字也改成尊称技术员、“菜把头”了。念了些年书的吴队长还给大白菜起了个很有文化的名字——“翡翠”。

海格九队的“翡翠”种植成功,第二年,海格大队所有生产队都开始全面推广。“翡翠”大白菜很快就火了秋菜供应市场,大庆和齐齐哈尔市内的其它几个区争先恐后前来抢购。

想买“翡翠”白菜?那可不是想买到就能买到的。资源有限嘛,仅富拉尔基就有三十万人口之多。坐落在本城区内各个国有大厂的厂长们近水楼台,主动与海格大小队长交朋友。对海格的新上社办企业项目和农业生产项目给以大力支持,海格给他们最好的大白菜,大队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就一一建立起来了。一颗“翡翠”,拉动了海格各方面的进步!

“翡翠”的诞生,更是海格白菜种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李秀实的名气越来越大,海格全体社员也都心服口服这位技术员、菜把头了,有疑难问题都直接向他请教。对这个外来人不仅不排斥,反而更加愿意帮助他了。有不少人送他吃的、用的,让他带回给家人。

生产队的马车常在附近的砖厂拉砖,赶车的老板子每天都把半截的砖头捡回来,日积月累就攒了好大一堆砖头。由大家帮忙给他盖了两间漂亮的土坯内墙、用砖头包面的所谓砖房。这在全屯儿还是首屈一指的“砖房”住宅呢,乡亲们在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感激这位给他们带来巨大实惠的人。

李秀实如实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用他的全部心血,种出了一流品质的大白菜。他种的大白菜让海格出了名,也让海格的农民致了富。而且他的白菜,就如同他的做人,历经二十多年声誉不倒。

我算得上是富拉尔基农业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在我来到富拉尔基时,海格大白菜早就名声大振了。遗憾我太年轻,没跟李秀实结成朋友,可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岁月匆匆,李秀实也早已离开了我们。海格人没有忘记他,在心中给他立起了一座永远的碑:来自山东的硬汉、创造了翡翠白菜的神话、带动全大队人发家的功臣——李秀实!

几十年了,“碑不语”,却依然闪着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