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韩瑞清的头像

韩瑞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19
分享

我的大运河情结

我的家乡河北省景县,位于冀东南平原一个美丽的地方。京杭大运河蜿蜒环绕于家乡东部,沿途73.2公里,安陵古渡为家乡东大门。因我的村庄离运河有三十公里,所以小的时候对大运河是只闻其名,认识和印象并不是很深刻。

第一次认识大运河是1978年10月。那年,我十五岁,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校址在河北省故城县一个村里。这个村叫前香坊村,位于大运河西岸,我的学校就在大堤下二百米。我们的校舍是由两套古民居四合院组成。东院当教室,两侧厢房为宿舍,西院是校办室,餐厅。四合院气势恢宏,青砖黛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进大门需十步石阶,到了院里,正房、东西厢房、门楼、耳房围成一个正方形天井;从院里上正房还需十步石阶。据说这房子有近二百多年历史了。

入学后,首要任务是军训。军训的第一课,老师和县武装部的教官把我们带到运河大桥上,给我们讲了发生在大桥的故事。这座大桥南端是山东省武城县,北端是我们所在的故城县县城郑口镇。此处历来是兵家必争的要塞,打过多次大仗。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在这里痛击过日寇;1938年11月22日,日寇进犯,国民党曹福林(河北省景县王谦寺人)部在此与敌激战,歼敌200多人,三天后,日寇疯狂报复,屠杀平民100人,制造了“郑口残案”。我们听的热血沸腾,心情悲壮,情绪激昂。

接下来,我们在运河河套里列队,站军姿,走正步,匍匐前进,摸爬滚打。最后是练瞄准射击,练刺杀。结束时搞了射击比赛,荷枪实弹,五发子弹我打了34环。这是我从小上的第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大运河,在我心灵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让我震憾,让我牢记终生。从那时,我深深地爱上了大运河,同时,更感受到了大运河的古朴、深邃、浑厚和沧桑。

每天清晨六点,我们准时早操,项目内容就是在运河大堤列队跑步一小时,四季不变。当看到一轮旭日冉冉升起,金色的朝霞挥洒在古老的河床上,静静的运河水反射出耀眼的粼光,心里便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为先人们留下的这一罕世遗产而自豪,为自己能天天与大运河溶在一起而荣幸。

每逢星期天,我们还有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帮助学校所在生产队干农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掰玉米,在运河河套里,我们全班同学与老乡们一起掰熟透的玉米槌。挨我最近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婶儿,很热心,爱说话,她一边帮我干活一边跟我拉家常。“小伙子,才十五岁就离开娘,想家吗?”,大婶儿的一句话,勾起我的情绪,本来就天天想家想娘,这一下忍不住了,哭了起来,大婶儿又是笑又是哄我。“别哭了小伙子,学校就是你的家,咱村就是你的家。以后洗洗补补的事有俺哩”,我当时既害羞心里又温暖,过后,那位大婶儿还真就接连不断给我洗衣服、缝补衣服等。一幕幕的往事,真的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很快到了毕业时刻。我们全班的人都很激动,此时此刻,就要与同学,与老师,与老乡,与两处大高宅,与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分离,诸多感慨,何以言表啊!那时,没有照相机,没有电话号码,更没手机,也不兴痛饮聚会洒泪饯别这些事儿,唯一能做的就是互道珍重,依依不舍……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87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了景县安陵镇某单位工作,工作地址竟也在运河西岸,离大堤只有五十米。那时,虽然这个乡比较贫穷和偏僻,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只缘是大运河的诱惑吧!每天早晨,我必到古堤上锻炼,或到河套里,面向大河大声喊上几声或高歌一曲;晚上则和孩子一块儿到运河大桥上,到古老的大树下去徜徉。下乡工作时,骑自行车走在运河大堤上,心里无比舒畅,就像时时与古人相伴,与唐诗宋词共醉。

安陵是大运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安陵古渡是景县的东门口。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不朽诗篇。清康熙四十四年(1750年)二月,康熙皇帝南巡,进入景县境内,行至安陵,见到运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杨柳,河面如梭般的船只,听到纤夫雄浑的拉船号子,甚是高兴,遂即离船登岸,面对安陵的繁荣景象,填词一阙:“大块风光,春畴一生,满目从容。桂棹初摇,舟槁初立,淑色烟笼。堤边对宾鸿,村庄里,安平气融。乐志情真,读书意远,与古相同。”

大运河畔的风土人情有着民风淳朴和诗书礼仪、重义尚侠的浓厚文化特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里的农民刚刚触及市场经济的大潮,他们除了种地,另外搞些与文化有关的第三产业。有的参加杂技团,有的参加个体小剧团,有的搞点有运河地域特色的手工业、加工业等。但这里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多才多艺,文化底蕴深厚,爱国爱家,爱大运河;再就是有志气,穷死也不偷不抢,不沾不义之财,而且见义勇为,骨子透出行侠仗义,刚直不阿的燕赵古风。

在安陵工作期间,我单位后邻住着一家三代五口人,户主三十多岁,性格开朗,古道热肠。一家人除务农外,还加工扒鸡到集市去卖,男主人另外到杂技团演出挣钱养家。左邻右舍,乡里乡亲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一家人第一个出现,不惜财物相助。那时,时常有外地人晚上偷偷地到河里挖宝,严重地破坏了运河的风貌和生态环境。我的这位邻居,自发组织起十几个年轻人,成立护河队,协助有关部门义务巡逻保护运河,这一义举受到乡亲们的拥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大运河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十多年过去,如今的大运河两岸,已是日新月异,换了人间。运河东岸,是闻名遐迩的吴桥杂技大世界;运河西岸,华家口夯土坝险工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点,衡水市第四届旅发大会将在这里召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董仲舒、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诞生于运河西畔;北齐高氏朝庭从这里走来,《兰陵王入阵曲》风靡千古;景州舍利塔、高氏墓群、封氏墓群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缀于大运河边。工业科技突飞猛进,省级工业园区紧临运河西岸;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将大运河妆扮得翠荫浓郁,鸟语花香,像世外桃源一样舒适、美丽。

光阴荏苒,转眼间 与大运河相识已四十多年了,这些年来,大运河情结一直萦绕于我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经常学习研究一些有关大运河的文史知识,业余时间也写了一些关于大运河的诗词文章等。作为大运河畔的子民,大运河的文化,大运河的故事,大运河边的那些人、那些事已融入我的血液,我的灵魂。我爱大运河,我要用人生的下半场去尽情讴歌她,去守护好这一人类的瑰宝、世界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文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