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从盛唐传来,历久弥香,不知陶醉了多少代人。这些名篇的作者———高适,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瑰丽的文化遗产;因为他的身世,更给后人留下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诸多的挖掘、研究的空间;也给高适的家乡——景县人民,牵挂出绵绵无穷的怀想……
了解高适,研究高适,是他的故乡人民迫切的渴求。然而,曾几何时,民族传统文化被视为“四旧”,打入另类,高适在故乡人们的心里,一时竟变得陌生起来。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瑰丽的珍宝又熠熠生辉了,高适这才真正的走进故乡。
从中国文学史上,给高适的定义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在盛唐文学的地位仅次于李杜。他的诗风豪放、雄浑,豪迈进取之中又蕴涵着苍凉的美。一首《燕歌行》,席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塞上》、《塞下曲》、《营州歌》、《蓟门行五首》等等,吟唱出了征人之苦,战争之烈,边塞之壮美。高适曾两赴蓟北。第一次是开元二十年,高适第一次出塞。这时的蓟北前线,正是狼烟四起,两军对垒:唐与奚和契丹的战争正在进行。他目睹了这次战争的经过,在这期间所作的《塞上》、《酬李少府》、《信安王幕府诗》、《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自蓟门归》等诗中,对战争做了真实的记述。并反映了这次战争的各种复杂矛盾;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边患的具体主张;歌颂了将士们在维护祖国统一战争中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天宝八载,高适任封丘尉,十载冬天,他送兵到蓟北,第二次出塞。这次出塞前后,他写下了《送兵到蓟北》、《蓟门行五首》、《蓟中作》、《答侯少府》等诗,他对战争有了进一步的清晰的认识,对安禄山有了初步的了解。“边城十一月,雨雪乱纷纷。无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蓟门行五首之三)。
高适以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驰名诗坛,这是历史对他边塞诗成就的最高褒奖。但是,高适的成就,决不止于边塞诗,还有许多爱国忧民的佳作,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他作于开元年间的《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中明确宣布的:“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即永远为拯救人民的苦难而尽力,就是因此获罪而被处以烹煮的酷刑也在所不辞。这种鲜明、坚定的态度,立意极高的忘我精神,不仅在唐代,就是在整个文学史上,也不多见的。
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高适,曾以官至刺史、节度使而获“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旧唐书.高适传》)。他的诗,以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唱出了他悲壮激昂的爱国热情,切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说他仅次于李、杜毫不为过。
在盛唐诗人中,高适的一生似乎富于传奇色彩。《旧唐书.高适传》记载:“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这显然不是事实,因为他三十多岁时,就写出了著名的《燕歌行》,但也反映出高适在诗的创作和事业的发展方面,的确是大器晚成的。
关于高适的籍贯,《旧唐书.高适传》说是“渤海蓨人”,蓨,即汉蓨侯国,为周亚夫的封地,后汉属渤海郡,在高适的时代,已改属河北道德州(今河北景县),因此,高适是我们家乡人,是勿须争辩的事实。
作为高适故里人,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惑:董子仲舒距今二千多年了,在他的故乡景县、甚至邻县都留下了许多人文遗迹;周亚夫是外地人,只是封地在景县,但却留有墓地;就连云游景县出家为僧的贾岛,都留下了贾岛村、大、小枫林,南、北杨木等与他有关的村庄和许多优雅的传说。可是高适如此伟大的诗人,名气如日中天,为什么在家乡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呢?高适是景县哪个村的人?已无从考证。他登临过景州舍利塔吗?去过景县的大运河吗?答案是:没有。
他的家世,《两唐》本传不载,有后世学者研究:
曾祖:高佑,隋时官左散骑常侍,唐时官宕州别驾。
祖:高偘,高宗时名将,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封平原郡开国公。
父:高崇文,韶州长史。
他的家世从祖父之后,逐渐衰落,到高适时,就完全破落了,他只好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这也是造成高适早年生活无人所知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高适曾遍游宋梁、荆襄,两次北上蓟北,那么他是否回过故乡?答案是:没有,他生于外地,长于外地,虽然游历的地方很多,但没回过故乡。
有高适的年表为证:高适二十岁之前基本流寓梁、宋,攻文习武,颇为刻苦。其间,曾随父旅居岭南,父死即北归宋城;二十岁,初游长安求仕,未果,滞留长安;二十二岁,求仕不成,白长安东返宋城;二十三岁,居宋城(今河南商丘),甚困窘,以农耕自给;二十三岁至二十七岁,居宋城,耕读为业;二十八岁至三十岁,游历荆襄;三十二岁,闻东北边境战事爆发,秋,离宋城北游幽蓟,途经相州、邯郸、巨鹿等地;三十三岁、三十四岁,在蓟门,冬,自蓟北归;三十五岁,由蓟北南返宋州,经真定,又过邯郸、涉县;三十七岁、三十八岁,滞留长安;三十九岁、四十岁居宋城;四十一岁,北上,旅游相州等地;四十二岁、四十三岁寓居淇上,后至滑台;四十四岁、四十五岁,由滑台往来于睢阳、陈留间。夏,与李白、杜甫登吹台,漫游梁宋。秋,高适于宋中告别李、杜,东游淮楚;四十六岁,游遍安徽,复与李、杜漫游齐鲁;四十七岁,仍在齐鲁,复与李、杜聚首;四十八岁、四十九岁,居睢阳;五十岁,春,居睢阳,五月,玄宗下诏开“有道科”,三伏时奔长安,中选。授封丘尉,甚失意。五十一岁、五十二岁在封丘尉任上;五十三岁,春,自蓟北归。不久,辞去封丘县尉,旋至长安寻求出路。这期间,在长安结识了崔颢、綦毋潜、储光羲、岑参、薛据、等,并与他们和李、杜等交游唱和。秋末,入哥舒翰幕任掌书记,冬十二月,随翰入朝;五十四岁、五十五岁一直在哥舒翰幕府;五十六岁,在陇右幕中。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由陇右入朝,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五十七岁,寻迁侍御史,随玄宗入蜀;五十八岁、五十九岁,在扬州淮南节度使任上;六十岁,春,在洛阳詹事任上;六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任蜀川刺史;六十四岁,二月二日,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六十五岁,还京,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六十六岁,正月二十三日,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详,把高适从出生到弱冠,一直到他仙逝时的经历、行踪抄录一番,是为了让高适的家乡和他家乡的人民对他有更全面的了解。高适虽然没在故乡生活过一天,但他的身上流淌着故乡祖先的血脉,基因里有燕赵侠士的慷慨风骨。
历尽千年沧桑,现在,高适的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座富寓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有一条长达两公里的“高适路”,两尊高适的塑像栩栩如生,《别董大二首》名篇镌刻在玉石之上,与高适的伟名一样不朽。高适是哪村的并不重要,他属于中国,属于景县,家乡的849个村庄都是他的故里。他的忧国忧民、报效国家、崇侠尚义的精神,早就在家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高适这个名字,永驻家乡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