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如意的头像

洪如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25
分享

歌唱秋收

秋天来了,在不经意之间悄然来临。田野里阵阵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一波接过一波,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

今年又是丰收年,擦亮农民干涸的双眸。

村庄四周的田间,联合收割机正在开足马力来回繁忙地收割稻谷,两台农用拖拉机轮流交替地从收割机斗中,把稻谷装车送到村庄的各处晒场。     

那一条条水泥公路边,各家各户门前的水泥地面上,处处铺满了黄澄澄的稻谷。惠及三农的政策措施得力。农民种田与现代化接轨,生活充满着希望。     

这样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由让我回忆起八十年代正读小学阶段的那段农忙“双抢”经历。             

老师家里种了田地,在要放暑假之前,煞费苦心的教育我们:放暑假不仅要完成各科的假期作业,还要在双抢时在家帮助父母亲们做农活,割谷插秧之类的,要体验生活,学会感恩,帮父母亲们减负。            

看着父母亲和两个哥哥一年四季忙碌的身影,我义不容辞加入了“抢收、抢插”的行动中。         

夏季高温,割谷必须趁天未亮就起床。趁着点点星光下到田间割完一趟稻谷,天空才出现一些白白亮色。 不一会儿,阳光普照。

 时值少年的我,筋骨皮肉未经磨炼,手拿镰刀弯腰才割一两米远距离的稻谷,腰酸手胀,手掌和虎口都磨起了水泡。可七八亩的稻谷这才是第一天的刚开始。此际,老师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兴致盎然的情景涌上心头。    

“同学们,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会看到我国将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刻,我们多么想马上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群众大会上,大队干部传达党和政府政策,让农民相信家庭联产责任制不会取消。与父辈同龄的中年壮汉,他们在大队礼堂召开群众大会回来,一个个神情激昂、眉飞色舞,绘声绘声的模仿大会主席台上领导的讲话:“同志们,我们的中国目前还不强大,农民目前还吃不饱饭、穿不好衣、住不好房。但是中国共产党一定会领导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我们年龄大的不一定享受得到,但你们小一辈的赶上了好时代。”“住有楼上楼下,用有电灯电话”、“油条过早,牛奶过夜。”

父母亲都是没上过一天学堂的人,想必那时种田的农民多是如此。他们是不会知道有诗和远方的。当时的农村基本是土坯房子。吃饭锅边总会伴随一些土豆丝或红薯丝,想吃纯白米饭只有在收获时节和过年。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才有煎鸡蛋,至于猪肉就不要想了,咽一口唾沫吧。               

一年忙完秋收,父亲带我来到县城文化馆,他找到一个中年画匠,拿出一张邮票大小的照片给他观看,问:可以画一张吗?

画匠拿着放大镜,端祥着照片:这是谁啊?

我哥。

画匠看了父亲一眼,说:两兄弟有些相像,可以画。

父亲眼睛湿了:哥哥读了几年私塾,参加了红十五军,能写会算的哥哥担任后勤工作,在一次战斗中血染沙场,尸骨无存。哥哥没有结婚,无后。

父亲双手把伯父的画像捧回家,恭恭敬敬摆在堂屋中间的墙上。父母亲英年早逝,抚养弟弟的重担落在哥哥的身上,家里的粮食不够两兄弟糊口。他喃喃自语:如今,今天我们穷人解决了温饱,哥哥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夜晚总在不知不觉中将村庄笼罩包围,飞鸟投林,忙碌的人们陆续回家。妇女们忙着点灯,淘米做饭。男人们在那不时跳闪的柴油灯下修理家什,或在邻舍唠嗑着庄稼话题。

低矮的土砖屋,斑驳光线煤油灯,照亮了孩子红扑扑的脸上。他们在阅读写算、玩耍嬉戏。                 

“轰隆、轰隆、轰隆…”发动机的马达声,由远及近。把我从沉思的往事中回过神来。看到两道刺眼的车前灯光,一台从田间满载着稻谷的农用拖拉机从门前驶过。

这是谁家在夜晚里抢着收割稻谷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