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松的头像

红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10
分享

过上了好日子


    于永平


    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开国大典毛主席那句响彻云霄的宣言犹在耳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大地上欢声雷动的情景犹在眼前。那年,我7岁。


    回望70年,心潮澎湃。我经历和感受到伟大时代变革,在祖国波澜壮阔、日新月异征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幸福。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时代属于每个人。

    

    不久前,有几名辽宁战友来,我领他们到文化广场转一转,战友惊讶地说:“长春的广场比大连的还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曾来过长春,这次来感慨更深。


    是啊,祖国厉害了,我的家乡变美了,而且我们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我骄傲地告诉战友,现在我住西安桥外一个花园式小区,老两口住120多㎡的大房子。我在附近住了20来年,由起初的不到30㎡换上了80㎡,搬了好几次家,越住越大,这是我以前莫想到的,现在又买了商品房花园小区。


    小区毗邻“长春公园”,成了绿园区的一个坐标。


    进入五月,长春公园百万珠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花开了,赏花的人有的拿着照相机,有的拿手机拍照。傍晚,唱歌的、跳舞的,这一推那一堆,好不热闹,还有恋人,相拥漫步,甜甜蜜蜜…


    在我的记忆中,以前一过西安桥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西安广场周边只有一个菜站,对面是苗圃,还有一片杂草丛生小树林。空荡荡的街面没有路灯,行人很少,也没有什么建筑物和商铺。


    倏的,几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荒凉的街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广场的交叉路口,有红绿灯规律地闪动,指挥着如织的车辆、人流。


    祖国变化是我想象不道的。70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世人瞩目。我们这里的变化只是沧海里的一滴水,祖国腾飞的一个缩影。


    古人云:“人生70古来稀”,而我73岁那年上了老年大学,心里像夏花一样绽放。在快乐校园里学会电脑后,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浏览“人民日报”,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祖国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让我有感而发。


    十八大以来,我写身边的感人故事约60万字,有的被“中国作家网”“东方老年”等媒体刊用。2018年,我的作品“‘一核两翼’的幸福感”在吉林省“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一个星期天,应朋友之邀驱车去松花江边采风。


    清晨,早早起来,一轮朝阳在大地千呼万呼中,穿过云端旖旎,泛红的霞光终于冲破重重阻力挂上了天空。


    我们如约而至。车在眼前笔直的路上飞驰,很快出了城区。透过车窗,公路两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闪去,乡村道上、草丛里边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儿,一览无余。


    谈笑中,转眼三个小时过去了,黑色的奔驰又穿过几道弯曲乡下小路,戛然而止。


    接待我们的主人是董连波,高高的个儿,身姿挺拔,黝黑的皮肤,鼻梁有点上翘,长有一双睿智的眸子,语言丰富,毕业于吉林工学院。我们是在车上相识的,他告诉我已50出头,但给我的感觉却很年轻。这里就是他和他的团队的家---吉林半倾田有机稻米基地。


    基地邻于松花江边,采用古法农耕的模式种植水稻,无化肥无农药,绿色有机生态稻米,稻田里散养麻鸭达到鸭稻共生的生态循环,又采用私人订制的模式服务用户,种植上体现农耕匠人精神...


    一片片田野,一栋栋大棚,一幅幅发展蓝图,展现了基地人的精神风貌。


    路边的野鸭、水里的鱼、池塘的荷花...大片大片的荷叶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有莲花就有菱角伴随。我们坐着游船情不自禁唱起歌来,原来生活是这么美好。你来过了,你感受到了,一种对祖国崇敬感油然而生。


    我贪婪地欣赏着,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地是绿的。


    “没有哪个年代比我们现在农民过得更好!”一位朴实、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的农民老妪是我刚结识的。这里的乡下,比我想象好得多。就拿他们住的房子,都可跟城里媲美,宽敞的落地窗、偌大的客厅、家具齐全、卫生间、淋浴室,应有尽有、毫不逊色。


    农家小院临水而居,湿地菜园萦绕着鸟语花香,路边的花草层层叠叠,如同一幅水墨画。


    共和国成立70年,感恩祖国,“祖国有我”、“我有祖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