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贝寿光的头像

加贝寿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0
分享

读“盐”城


盐城,顾名思义,是一座产盐的城市。

不错,历史上的盐城的确因“盐”得名。不过,最早不叫盐城,而叫盐渎。“渎”者,小河也,就是盐场中间有小河流过。那条穿场而过的河,被后人叫做串场河。

而今的盐城,物质的“盐”已经渐行渐远,非物质的“盐文化”之根却是越扎越深。

童年的盐城是盐白之城。未有城之前,这儿只是黄海中的一片无名沙洲,洲上有数百座盐场。后来,奔腾的黄河、长江把大量泥沙裹挟下来,泥沙又经潮汐搬运、沉淀、淤积,最终把沙洲同陆地连成一体,这地方才有了自己的乳名——盐渎。盐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更是“国之大宝”。汉代人便知盐对富国强兵的支撑作用,实行“盐铁官营”,国家征纳盐税,白盐转化成国库中的白银。汉武帝颁诏设立盐渎县,史书上便有了“环城皆盐场”的记载,有了“两淮盐税甲天下”的美誉,有了“煮海为盐”的先民形象,没有山的盐城也就有了“盐岭积雪”的美景。

成年的盐城是铁红之城。新四军在这里重建军部,盐城的泰山庙就是铁军的司令部。“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曾是一段红色历史的美谈。盐城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新马泰”就是这座铁红之城的不朽丰碑!“新”者,“新”四军纪念馆;“马”者,市中心广场上新四军跨“马”东进的铜像;“泰”者,新四军重建军部的“泰”山庙也!

壮年的盐城是水绿之城。陆进海退,海水东去,盐场随之东迁。农垦便成了当时沿海开发的第一要务。清末状元、南通人张謇组织10万移民来此垦荒植棉。垦植是必须排盐的。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开河挖渠,引进大量淡水淋盐治碱,就成了盐城多少代人的不二选择。盐白消褪,水绿渐浓,盐城成了全国有名的粮棉仓、鱼米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盐城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产比重逐渐退后,二、三产业迅速提升。人们的记忆里,忘不掉那“一曲歌来一片情”的燕舞,和眼前到处奔驰着的悦达汽车。随着科学发展理念的升华,人们对“绿”的概念已经不是一种视觉,而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维了!

“绿色思维”自然催生文化寻根。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就是“盐”城的文化之根。于是就有了中国海盐文化博物馆,一批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被发掘出来,保护下来,利用起来。这些,堪称盐城持续发展的绿色能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说起盐文化,想到一则犹太人用水中的“盐”代称上帝的故事。父亲将盖图带往厨房,在一个陶罐内注满水,并撒下一点盐。父亲要求盖图:“请从水罐中取出我刚才撒下的盐。”

盖图找不到盐,因为盐都溶解于水中了。

父亲说:“那么,你尝尝水罐里的水,看看味道如何?”

“是咸的。”

“你再尝尝水罐深处的水?”

“同样是咸的。”

父亲说道:“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却不懂上帝虽不可见,却无所不在的道理。简单地用水中的‘盐’代称上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盐文化不也是虽不可见、却无所不在的文化吗!

自白色中诞生,从红色中走来,向绿色中走去,这就是“盐”城,一座被盐卤浸泡过的城市发展的轨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