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贝寿光的头像

加贝寿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05
分享

为时为事合为文

时代在发展,文体的包容性在扩大。新闻向文学靠拢,文学同新闻贴近,以致报告文学、文学报告、纪实文学都朦胧了边际,同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都长得很像,乃至出现“大写真”、“大透视”一类的“新文体”,且非常走俏文化市场。本人不是研究文体的专家,无心、无意于精准解读和把握某种文体,“水至清,则无鱼” ,过分强调文体,就怕滞涩了笔尖。“浑水摸鱼” 正合我意。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本资料式的集子。

本集中的作品,大都在报刊发表和出版社出版过,发表时有些标以“通讯” ,有些标做“报告文学”, 有些什么文体也没标,非驴非马,但有点新闻通讯和文学报告元素的,也收了几篇。反正是自己所写,就算是“不成体”“自成体”“无名体”的一篇文章或文字,有人用,有人读,甚至有人传播有人夸,就行。

当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于今而言,“为时而著”,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为事而作”,就是胸中有目标,笔下有目的。告诉我们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善于为时代铸魂,写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以此而论,下笔之前,先行选题、选人、选事是必须的。可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奉命之作——上级部署或出版单位约稿的都有。但不管怎么说,自己总是要先有点被感动,然后才会心甘情愿“奉命”下笔的。

忆当时,看今朝,文理也还相通。此类文章,大概还得这么“几有”:有人,有事,有物,有理,有情,综合起来还得有文采等等。

有人。文学即人学。通讯特别是报告文学,首先要写人。写人要有前瞻性,写有性格的人,写勇立潮头的人,写有新闻价值的人。本集中所写到的人物,有的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有的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有全国劳动模范、著名企业家、表演艺术家、作家……等。但是,时事、人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当时的文章写的是当时的人和事,今日发生改变也属正常,物是人非现象确实存在,笔者不可以随意调整改变,留下白纸黑字,不能随意地“与时俱进”,立此存照罢了。

有事。以人带事,以事见人。事不在大小,在于是否典型。大到全国有影响,小到一根小草,有意思就写。小中见大最难写,写成了效果最难得。所谓一滴水映出太阳光就是这个道理。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为主题、为人物服务,形成一个中心一股绳。一篇真正的作品,没有一个中心事件是不可想象的。

有物。我认为文章中的物就是舞台上的道具,道具不能随意抓取,必须赋于其人物感情,主题使命。姜德明的三副拐杖,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使用方法,就成了人物的行动线和主题歌。成语“言之有物”则是指内容,强调文章或讲话内容具体而充实。

有理。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章有道理之家,有义理之家,有事理之家,有情理之家,“四家”说见刘劭《人物志》。文之本领,祗此四者尽之。由此可见,有理并非讲空头大道理,天马行空,不知所踪,如此“有理”,不如无理。

有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要打动人,必先打动自己。作者一定要自然而然地、真正地动情,要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情,这就需要深入细致地采访,假话、套话、大话、空话一定不要去说,要说人话,动情、动心、动人。笔者执笔写过一位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现场见到许多人包括不少领导干部泪目,为什么?还是一个字:情!

有文采。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要求,包括了有人,有事,有物,有理,有情诸多方面。文采不是花哨的“美文”,不必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恰到好处。如果以堆砌词藻为美,其实俗不可耐,令人皱眉乃至恶心。美文需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情,还需驾驭文字的真功夫,净化笔墨的真能耐,独到精辟的真见解。

本人写作五十年,努力不停,成果不丰。偏又不善积累收藏,作品往往散失。平生第一篇报告文学习作《如果生产队长都像他》,是写新潮九队生产队长巴一恺的,当时未能发表,后来原稿在搬家时竟不见了,实为遗憾!还有些文章,如《克难攻坚铸光荣》等近二十篇作品,都是从网络和纸媒寻觅回的。网络资料是收费的,我不得不自己掏钱买自己的东西,也同花钱买书号差不多。不过“买自己”还是比买书号便宜得多。但有些资料是永远失去了,这几十篇还在的东西,赶紧印一印,保存起来,后人会不会看,不管了,敝帚自珍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