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贝寿光的头像

加贝寿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8
分享

农事载乡愁

农事,乡愁之载体。何谓乡愁?习近平总书记说:“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我的故乡是传统农业大县,当今农业名县,正在迈向农业强县。因此,当人们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的时候,总离不开一个“农”字:农耕、农具、农时、农活,包括那些农谚、农家习俗,组成农人、农事、农村印象。午夜梦回,乡愁就犹如天际忽闪着的一缕星光、窗前摇曳着的一支烛火、枕边打开的一本农书,在你最希望出现的时刻,出现你的希望。一幅幅画面,亦动亦静亦真亦幻,在如梦如醒的你面前,铺陈开来。

农具,犹如乡愁记忆里的木刻版画。前贤说到农耕文化,农具大都以“犁”为先。有学者认为,农耕文化第一个要说的就是犁。这犁,从石器时代的石犁,到青铜器时代的铜犁,一直到如今的木犁、铁犁,甚至封建王朝还有皇帝御用耕田的金犁。然而,作为移民、农垦地区的射阳县,最重要的农具是锹。平田整地、垦荒破土挖的第一锹土是用锹,开挖条排沟、中沟、大沟及大港、大河工程的,无不以锹当“先锋”、打“头阵”。一把锹,就是一代垦区农人的代表性农具,一代射阳先民的物化形象。射阳是移民地区,农具中很大比例来自吴文化区。本地先民职业上以渔、盐为主。启东、海门一带人来此垦荒植棉,带来了相对先进的农具和种田经验,使得本地的农具种类繁多,比如铁搭、海门锹等,使用方便、效率高。海河镇有座农耕博物馆,收藏的农具成百上千件,大都如隔世的老式农具,越老式看起来就越新奇,陈列出来就像千百幅木刻版画,立体感强,令人难忘。

农时,犹如乡愁记忆里的写意国画。中国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根据日月星辰的“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四时交替,确立了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其二是根据雨、露、暑、寒、霜、雪的六大气候特征确立了“两雨”(雨水、谷雨)、“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两露”(白露、寒露)、“一霜”(霜降)、“两寒”(小寒、大寒)、“两雪”(小雪、大雪)十二个节气;三是根据天象变化对草、木、虫、鱼的影响以及动植物的物候变化,确立了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三大类型合成了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个月,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农时的预报和指导,而且是那么具有诗情画意,歌之舞之,款款而来。有了“二十四节气”,农家和天地就有了沟通和对话的渠道,农谚和农业民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农业思想。

农活,犹如乡愁记忆里的动态映画。农活是“断代史”的连续剧,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是有着不一样的辛劳和幸福,不曾体验过劳作的人是没有资格评判的。几千年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者,同今天用小飞机、拖拉机种田的人们,或许还算同一个职业但绝不是同一个“职称”。我们是赶上了传统农耕的尾,抓住了现代农耕的头,再现那些传统农活的场景,眼前依然萦绕着那首古诗《悯农》。不用重忆几千年,只需把这最近的几十年过一遍电影,那就是乡愁中的一部动态映画。真是下了眉头又上心头!

农史,犹如乡愁记忆里的水粉彩画,且常读常新。射阳的农史时间不长,步子不慢,分量不轻。前天的射阳,以农立县;昨天的射阳,农业大县;今天的射阳,农业名县;明天的射阳,农业强县。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主要财富,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应该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重要一席。特别是在以农药、化肥、除草剂、催熟剂等所谓农业现代化充斥于世的时候,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更有其急迫性和必要性。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提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农事,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民创造,也需要一方笔杆记录,义不容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