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谷流的头像

谷流

网站用户

诗歌
202204/13
分享

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景区高速出口被封,我们一直到雷山县出口才下高速、已距西江镇千户苗寨三十多公里的一个马路边停车。

景区的大巴把我们拉到千户苗寨景区门口。宽敞的广场、高大雄伟的标志性建筑、还有那熙熙攘攘的满街游人。

电瓶车盘山而下,十多分钟后到了谷底,眼前的风雨廊桥那头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了。

文化苑是古城中心的一个圆形广场:圆形回廊上坐满了游客、广场中心欢笑的客人穿着富有特色的苗家服饰,广场的东边是一幅由鲜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组成的巨大国旗。

文化苑的旁边是一个球场,对面是博物馆,我们在博物馆前见到了客栈主人的父亲。这位苗家大叔带来了一副扁担,热心地为我们同行的两位女士挑起行李。

我们住的地方是半山腰,客栈大叔告诉我们:我们坐电瓶车下来的对面的山谷是新修的、那上面有观景台可以看到苗寨全景,这两边的山头是原始的、顶上也可以看到寨子的大部分。

我们接受了大叔的建议:先去后面山头、然后到街上、晚上去对面观景台。

木楼群的中间是一条上山的羊肠小路,青石板路面光滑而凹凸不平,和它旁边的黝黑木楼一样,岁月的久远让它们见证了没有史书的历史。

一位苗家大婶在木楼的窗外屋顶上赶收秋晒的谷子、一位苗家大爷坐在小巷檐下悠然自得地抽着旱烟、几个小姑娘欢声笑语地从我们身旁走过、一对年轻的情侣斜倚木门面朝镜头脉脉对视。

山坡上有一小广场、广场旁边有一回廊,广场和回廊边是苗家传说的塑像。

未到黄昏、对面的山谷已是烟雾迷蒙。

环视群峰:云雾缭绕、重峦叠嶂;俯望山谷:青瓦木楼、鳞次栉比。

蜡染坊就在下山途中的石径旁。稍作停留,木楼外下起了小雨;不一会,雨下得越来越大。蜡染坊的女主人热情的拿来凳子,我们刚一坐下,十数位游客为躲雨跑了进来。

窗外雨如珠帘、时缓时急,楼下芭蕉残荷、溪流湍急,天空乌云密布、时而放晴。

门外石径,不时有人走过,更让人感觉到这雨中小巷的静。

一个多小时后,雨终于停了,我们走到古街上时,已近黄昏。

白水河穿寨而过。

白水河沿岸的水田除了栽种的水稻、还养殖了一些鲤鱼,这些远近闻名的稻田鲤鱼便是苗寨桌上的一道名菜——苗家酸汤鱼的食材。

风雨桥下的河水有些浑浊,但依旧能见桥的倒影。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历史变迁,如今的风雨桥已非昔日易毁于水祸的木桥、全是水泥钢材和木材混用的坚固拱桥;风雨桥除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也给那些倚桥而笑、穿梭往来的游客的镜头多了一道不同的风景。

这个饭店不算宽敞的楼上大堂中央、摆放的几张长桌上除了苗家酸汤鱼外还有几碟小菜、认识的与不认识的客人拥挤坐在桌子的两边、吹着芦笙的苗家汉子身后跟着两位苗家姑娘用高山流水的方式为远客敬酒。这勉强算是袖珍版的长桌宴,与我在电视上见到的相连百十桌、围坐上千人的壮观场面却无法相比。

已是暮色苍茫、四野一片灰蒙,夜幕降临、苗寨的灯火早已亮起。

观景台上游客蜂拥、难觅立锥之地,费了不少周折,终于被拥推到前台护栏边。

俯瞰山谷,只见:万家灯火、四野辉煌,层台累榭、灿若星河。

在这个遥远的山村、在这个普通的晚上,这个山谷很小、而我们看到的非常大。

不敢停留太久,沿着山路、拾级而下。

一路灯火阑珊、小巷游人如织。

来到谷底白水河边,灯光里的风雨桥别有一番景象:五光十色、金碧辉煌,华灯闪烁、流光溢彩。

穿过灯光璀璨、人声鼎沸的古街,我们回到了客栈。

窗外一轮皓月当空、苗寨灯火如繁星点点,耳边响起晚归者的脚步声、更显这苗家寨子夜的宁静。

雄鸡报晓、万物初醒,东方欲晓、晨雾弥漫。

这个美丽的清晨、我们挥手道别了远山苗寨。

有失落、有惊艳,不论怎样,我们来了、一睹这万山深处的世外遗玉。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从这漫山遍野、檐宇相连、首尾相顾的吊脚楼里去感受那不一样的苗家文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