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谷流的头像

谷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1
分享

袁崇焕东莞纪念园

《边中送别》

明 袁崇焕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自别家以来,不觉五载,对家乡的思念,因为乡亲的来访更添愁长。古道迢迢,刀剑冰寒,这个清晨,别离的蹄印踏碎了帐外枯草上的寒霜,藏在心里的肺腑之言向乡友倾诉:选择了戍守边关、金戈铁马,个人的安危就置之度外了;征战沙场、浴血边关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不遭受外族的侮辱,而非谋一己私利、企求封相拜侯;家乡的亲友如问及何时衣锦故里,待得烽烟将息、边关战事已了,定当回乡拜谒父老。

袁崇焕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35岁的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往京城觐见明熹宗朱由校,被提拔在兵部任职。不久之后,又被任命为兵备佥事,督军关外。

在与后金战争对峙期间,袁崇焕打赢了两场著名战役。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 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努尔哈赤自领兵起事42年以来,取得了数不清的重大战役的胜利,就是这样一位“天之骄子”,却在辽宁兴城的宁远吃了败仗、兵退盛京(沈阳),是年八月,病逝于盛京

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围锦州。袁崇焕等率众固守,战争中,后金士卒损伤无数,锦州终不可破。六月五日,后金撤军。史称“宁锦大捷”。七月,袁崇焕被魏忠贤弹劾辞官回归故里。

也就是这一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设计将魏忠贤除去。后一年,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袁崇焕得以重新被启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举兵数十万兵临北京城下,袁崇焕分兵抵抗,是年十二月,受众臣诽谤下狱。魏忠贤遗党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行刑前,袁崇焕口占七绝一首,至今读来,已然可见其忠义炳然之气、忧国安危之心,不由神伤。

北京袁崇焕祠和墓位于崇文区东花市斜街、一个很小的院落里。院内南侧有一个小房间,2002年搬出之前,佘幼芝曾在此居住63年。佘家先祖给后人留下三条遗训:不回广东老家;读书明理不做官;世代守护袁将军墓。从此,佘家后人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共三百七十多年守护着这座土墓、守护着忠义和诺言。寒暑沧桑、生死相继,到佘幼芝这辈,不觉已17代。

2003年,广东东莞重修了袁崇焕故居,多次请佘幼芝前去。佘幼芝婉言拒绝后,东莞方面又提出,让她儿子去纪念园工作。其子佘焦平的东莞之行生前未能成行,当年6月24日,28岁的焦平遇车祸身亡。

袁崇焕纪念园坐落在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纪念园前连街巷、后依东江、左邻石龙古镇、右眺榴花宝塔。园内石台中央“擎天一柱”石基上矗立袁崇焕石像,将军腰悬宝剑、目视北方。沿着将军身下石阶一路走去:园内古树参天、小径花开,湖光柳色、莺飞燕舞;回廊之间、浮雕精妙,人物风景,惟妙惟肖;城墙之上、琴声悠扬,纤巧玉指、拨动心弦;满园自然景象旖旎、人文气息浓郁。

方绕古刹山门而过,又现临湖小山清幽。湖面波光粼粼、山上翠竹婆娑,衣冠冢前,石碑上刻着“有明袁大将军墓”。旁有一坟,就是守墓人佘家后人佘焦平之墓了。

“在距离香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区之中,过去三百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

逝者已矣,后世评价不一。有人言:错杀毛文龙,将军之死不冤。又有人言:成也将军,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让大明有了喘息之机;败也将军,杀毛文龙,促其部将耿精忠、尚可喜投降后金,成为明亡因素之一。绝大多数人言: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而金庸先生如是说。

历史并非如烟,功过自在人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