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克敏的头像

苏克敏

网站用户

儿童文学
202005/07
分享

做见筝

苏克敏

开学后,山里娃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听老师读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放风筝》。当老师读到“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时,教室里也沸腾起来了。“老师,你教我们做风筝,我们也要放风筝!”

有的孩子曾经听到过老人们讲过他们年轻出外做生意时在城市里曾看见过有人放“鹞子”的事,至于怎么个做法和怎样放飞,他们也不能讲出个所以然来。老师告诉大家,这老人们说的“鹞子”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风筝了。老师的老师曾经教过我们怎样做最简单的“瓦片儿”风筝,老师可以教你们。

做风筝的材料,乡村里应有尽有。最好的材料是薄蔑来做风筝的骨架。“老师,我家今天请了蔑匠师傅,下午我拿蔑来”。苏醒自告奋勇。吃过午饭,苏醒果然拿了一大把薄薄的竹蔑来到了教室,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这时的小苏醒,俨然是个大英雄,一副自鸣得意的模样。

至于做什么老鹰、蜻蜓呀什么的,暂时还不考虑。第一次做风筝只要能把它飞上天空就不错了。贾作家在课文中讲做风筝的过程太简单了,学不会,好在老师现场示范。全班同学把老师围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和步骤。

老师首先把篾片搭成了一个“甲”字形,然后用细线系牢结合部位 。“甲”字下面一竖和底部分别系上细线。这时候就可以在骨架上粘上你准备的纸张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比作家贾爷爷小时候用练习本的纸好万倍且更漂亮的年历画的油纸。这种油纸五颜六色轻薄好看,如果飞上了天空那才叫一个美呢!只见老师用透明胶哗啦哗啦地几下子就把美丽的年历画粘上了风筝的骨架上,然后把裁剪下来的边角料做成了三厘米宽五十厘米长的两条尾巴,粘在了这个瓦片形风筝的尾部。不到二十分氏钟,同学们向往的一个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的“瓦片儿”小风筝就大功告成。

“穿线”这道工序非常的重要,如果左右不对称,它就两边摇摆不定;如果头重脚轻它就会到空中乱翻跟斗。只见老师把线穿在“甲”顶部和中间的一横和一竖的交点上的正中部,把两条线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最后把放风筝的长线连接在三角形的顶角部分。

老师最后把风筝的“翅膀”往上对折了一下,让翅膀微微上扬,(其实就是一个方方的瓦片儿,只不过多了两条尾巴)就像小鸟飞翔一样。并在教室里提着线走了一圈。风筝平稳地跟在老师的后面飞。老师非常自信地说,这个风筝可以飞上天了。

放学后,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到了田野。清明时节的东南风微微地吹拂着树枝,河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老师背对着东南方,面对着西北方向,轻轻地把风筝放手,他也不需要奔跑,风筝就徐徐地上升,一会儿就飞上了天空……同学们多么的高兴啊!做风筝放风筝也不难么!

这节课上,有兴趣的同学基本上都学会了做风筝,也掌握了放风筝的要领。苏醒的风筝做得最好,飞得也最高。他还为别班的同学做了大大小小的好几个呢!他做的风筝个个都一飞冲天!人们都说他是风筝的小师傅!

可是问题来了,有的家长开始“埋怨”起老师了:“老师,我家里贴在墙上的好看的年历画都被我儿子撕去做风筝了”;“老师,我做鞋子的好几梱线被我女儿偷去放风筝了”……

当年的老师如今成了古稀老人,当年的学生而今也到中年,当年书声朗朗的村小也没了学生,当年做风筝的情景也成了美好的回忆……如今热闹的文化用品商店里大大小小各种式样的风筝令人目不暇接。如今的孩子们也喜欢放风筝,只不过是缠着父母花上十几二十块钱买一个。他们再也不能体会自己做风筝的乐趣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