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池惠琼
阳春四月,我的脚步随着春风走进了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凤溪村。进村的巷道曲曲弯弯,行走在青石板大鹅卵石的路面“吱吱”有声,那清清的山涧溪水哟,不仅仅是凤溪的柔情,更是一种生命之源,滋润着大地万物生灵,而那峰峦迭起,巍峨壮观的观音山应该就是凤溪的魂灵了!
一脉溪水千古秀
凤溪是潇贺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座古代瑶族村落,依山而建的民居红墙黛瓦,背靠都庞岭海拔1857米的北卡顶,头枕古树参天的观音山,整个村落坐落在斜坡上,公路一直修到村边,一条水渠里流淌着清澈的溪水,顺着山绕过石,迂回曲折叮咚有声。“梆、梆、梆”,一阵紧随一阵起落有致的节奏传来,清脆而别具韵味。循声望去,原来是两学生模样的囡囡正在清澈的水渠边浣纱洗衣,伴着哗哗流淌的山溪,她们一边轻舞手中的棒槌,一边嘻嘻哈哈地谈笑。细细听来,似乎在谈论张艺谋导演了什么大片,巩俐又是多么的漂亮迷人等等,不由惊讶于山里人开阔的视野,更惊喜于山里人与城市人现代生活逐步接轨的步伐。
不远处一对羽毛洁白的鸭子在溪水悠闲嘻戏,一派悠然自得之趣,两岸的青草和夹杂其间的星星点点小野花,带着春天独有的明媚和灵动,柔润了这座古老而秀丽的村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河风轻轻地吹来,携带若有若无的花香草香,我俯下身,双手捧起清澈的溪水,溪水散发出来的清香犹如花香四溢的春天,甜在心里,润在唇间,思绪也如水样的纯净悠然。
古色古香风雨桥
俗话:有水就有桥。凤溪的桥梁很多,据历史渊源上记载,凤溪村旧时所建桥梁有多处,风格迥异,各领风骚,其中风雨桥就有三座,一座是朝阳桥,位于横街坊,又称横街凉桥。另一座是福寿桥,位于上村处,又称上村凉桥。第三座位于村头坊,地名叫“松树下”的地方,故名曰“松树下”大桥,现已不复存在。有碑文记载,朝阳桥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福寿桥位于朝阳桥上游,与朝阳桥遥遥相望,互为衬托,谓之鸳鸯桥,点缀着凤溪古村落,几百年来一直成为瑶乡人民休养生息的场所。
放眼望去,风雨桥上有几位身着瑶族装束的老人凭栏而坐闲聊家常,几个年龄约五岁左右的小孩子围绕一旁饶有兴趣地唱童谣跳皮筋,“橡皮筋,脚上绕,绕到东来绕到西。跳过山,跳过海,跳过祖国台湾岛”,稚嫩的童声宛如天籁,纯净动人。我被这美妙的意境陶醉了,举起相机欲想拍摄这美好的画面,不想却惊动了其中一位60多岁的妇人,她用手害羞地掩住了面孔。在随意交谈的过程中,很快就和几位老人混熟了,讲到凤溪,她们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自豪与开心,笑得更是合不拢嘴。
眼望同伴已远离我的视线往观音山而去,不得不心怀遗憾与她们依依惜别,临别,老人们热情邀请我到凤溪赶“会期”,她们说,“明鸾庙”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庙会,九月初四唱大戏,那时候庙会和祠堂祭祀,比过年还要热闹。因为不舍,脚步迟迟,抬头仰望酷似双凤南飞的观音山,脑海里不由浮现凤溪村赶会期那山歌绕耳鼓乐喧天的热闹场面。
古树参天观音山
我对大山的热爱,或许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或许更是一种想脱离尘世,寻觅一方心灵的净土。
凤溪的观音山,是西岭山最高峰海拔1857.1米北卡山的11座姐妹山之一、高1031米,因山形酷似观音而得名。通往观音山两米余宽的石板巷道全是斜坡,七拐八弯,脚踏青石路面,穿过依山傍水的村庄,古树参天的观音山宛然在目,在四月的春风里,清新的带着松香气味的空气,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斑驳的暗影。
在通往观音山顶峰的路上,山路时而陡峻时而舒缓,逶迤曲折,偶尔溪流横路,不觉间已至凤溪庙宇。凤溪的祖公庙为七星庙,位于村背后半山坡上,四周古树环绕。因安奉九位圣爷,故又名老爷庙,老爷庙一年有四次庙会,分别在农历的三月初二、六月初二、九月十九、十二月二十八。庙会时村人抬着刘仙娘的神像绕村游行,当天晚上将神像置于村中央的神亭供奉一晚。据凤溪村的村长介绍,紧靠朝阳桥的八角亭,建造时间迟于朝阳桥,亭腹是直通上村及古戏台的必经之路,为砖木结构,里面的长木板镶嵌入墙体内,供人们休息娱乐时作板凳用。四壁有十数幅国画,画中内容大多是古戏中的故事,如《水淹金山》、《三娘教子》、《李白写表》等。《三娘教子》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讲述了一个身处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普通妇女,如何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抚养、教育一个弃儿成人并中状元,为人们塑造了贤惠、善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忍辱负重的中国古代妇女王春娥(即三娘)和正直、讲情义的“义仆”——老薛保的艺术形象。
怀揣着敬仰的心情,一步步直奔山巅,在高达千米的观音山上,俯瞰凤溪村的村貌,一座座古桥在凤溪村与青山绿水、田园山村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放眼四望,山林里浓荫蔽日,巍峨的山丘、翠绿的山林、叮咚的山泉、深邃的山谷、高峻的山峰、起伏的山脉、葱郁的山峦,到处弥漫着树脂和泥土的芳香,林间的鸟鸣则格外清脆,大概只有一种或两种鸟儿的啼鸣,交叉着,有节奏地此呼彼应,是简练而不单调的二重唱。这时候,一对身着五彩斑斓羽衣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自由飞翔,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由此联想到了千古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这或许就是“山似眉峰聚”的另一种境界吧?!
置身大山深处,我用心感受山之博大,林之深邃,感悟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真谛,此刻一切的困乏、烦忧与伤感都荡然无存,一时间心神清净,了无挂碍,恍惚间,已脱胎换骨。
行走在凤溪村庄,领略凤溪山眉水眼的神姿,细致体味历史风尘的遗韵,不由想起了“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的诗句。古瑶山寨---凤溪村,无疑就是风景名胜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