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开文学》的头像

《花开文学》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11/06
分享

求雨山中寻散之

求雨山中寻散之

●张猛


初冬的求雨山,薄薄的一层晨雾仍未消散。

像少女披戴的一层薄纱巾,缠绕林间,从竹树环合的缝隙穿过,轻拂着斑斑翠竹,将一片浓绿尽情涂抹。浓的、淡的、深的、浅的,在朦胧中,绿的调色盘像水波一样在林间荡漾,浸润开去。薄纱流动,用通透明净的白展现着风的样子,和竹叶的绿、银杏叶的黄、枫叶的红互相拉扯着,推挤着,窸窸窣窣,好像多年不见的朋友在互诉衷肠。

我踏着落叶拾级而上,在求雨山的晨曦中,来寻访“草圣”林散之。可能是被我的脚步声所扰,那一层薄纱受惊似的倏忽而散,斑驳的晨光争脱了束缚一样,穿透层层枝叶,在崎岖的山路上跳跃着,瞬间眼前波光一片。此情此景,让寻访之旅如临仙境如饮醇醪。

林散之纪念馆坐落在求雨山东麓,是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群的一部分,与之相邻的还有胡小石纪念馆、高二适纪念馆、萧娴纪念馆。这四位在书法界被誉为“金陵四老”,他们的书法风格、学术传统和人生境遇,虽各有不同,但同样是三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代表,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的四大高峰和书法文化的集大成者。

纪念馆采用典型中式园林风格,正门飞檐斗拱古朴典雅,洋溢着浓郁的中国风,门侧伫立着两尊石狮,质朴中透出一种威严。正门右侧是林先生花岗岩雕像,身穿棉袍,围着一条棉围巾,嘴角微微上翘,给人亲切自然之感,就像一位邻家老大爷一样慈祥注视着从他眼前经过的每一个人。在参观之前,生动传神的雕像就艺术性地拉近与林老之间的心理距离。

优美的自然风景与江南园林设计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会贯通。进门便是一汪碧水,名为“墨池”。残荷与翠竹相应,几只水鸟在池面游弋,时而钻入残荷中,时而游入白云里,把白云在池面的倒影用脚蹼拨开的水波分成几半。池边耸出的山石上有亭翼然飞出,凌空于水面,掩映于绿树翠竹之中。亭上匾额书“爱雨轩”,看着眼前的美景,一下便让人想起了李商隐的千古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爱雨轩隔池相对的便是纪念馆主体建筑之一——书法碑廊,它将林散之的代表作全部以大理石碑刻的形式展现出来。不同尺幅、不同书体的碑刻林林总总错落有致排列其间,让参观者以最直观的视觉效果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强烈冲击。林老最典型的还是其行、草书作品,线条刚柔并济,雕刻枯润相参,笔势虽静犹动,精神气脉相通,或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凝练峻拔三五字,无不体现出书家精湛的技艺和学养。碑刻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行书代表作品《古银杏行》,在这首自作长诗中,作者表达了对惠济寺中这棵千年古银杏历经磨难依然生机勃勃的由衷赞叹。作品不但情真意切、立意深远,其用笔沉着稳重,结构松而不散,整篇神完气足,给人一种凝重滋润的美感。

一块块无言的石头,却成为传载书法艺术最佳的媒介。从秦始皇东巡的《泰山刻石》到散见各个名山大川的摩崖石刻,从方碑圆碣到石窟造像,李斯、李阳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米芾……一位位传世名家的经典作品,正因为石刻的存在才更好传承下来。难怪在《三体》这部硬核科幻作品中,作者感叹:“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也只能做远古的婴儿时代做过的事。把字刻在石头上。”这一块块石刻,并不仅仅是关于书法艺术的,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集中展现和留存!

走出书法碑廊,拾级而上,便来到散木山房。在这里除了展出林散之的书法外,更集中展示了作者的多幅国画作品,每幅都是层峦叠嶂,峰回路转,云雾飘渺。作者胸有丘壑,笔法变化万端,其中一幅《江浦春修图》最为壮观。这副画卷全长将近三米,采用散点透视手法,以万里长江和沿岸群山为背景,聚焦江浦沿江大堤上修圩筑堤的各色劳动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伊始大修水利杜绝水患的伟大画卷。林散之在题跋中写道:“一九五四年洪水为灾,漫漶各省,为近百年所未有,江浦圩田同遭覆没。五五年春,人民政府本天下人民一家精神,发动靖江、泰兴数万民工支援江浦,不数月而大堤告竣,且质量超过原堤一倍,几年来获得丰收,其功甚伟,尤以五八年大跃进全部河网化实行电灌水利工程又异前日,今后水涝旱灾可保无虞,兹图系五五年所作,纪念靖江泰兴二县帮助江浦修堤劳动情况。”正当我仔细观摩这幅画的一个个细节时,只听旁边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快七十年了,看到这个场景还是让人激动万千。”我抬起头来,看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正将脸尽量靠近玻璃展柜,一只布满皱纹的手在柜子上慢慢摩挲着,口中还喃喃自语着:“那时候,我们学校的许多学生也都在大堤上参加义务劳动,大家的干劲可足呢……”从老人的回忆中,我对林散之有了更深的认识。

“林散之作为一名书画家,在作画之余也关心着人民疾苦,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老人回忆着,仿佛又回到那热火朝天、战天斗地的奋战场景中。“在当时的江浦县,他主要负责农田水利建设。1954年,长江流域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当时年近花甲的林散之不顾个人安危,水里来,雨里去,始终坚持在抗洪一线。有一次因为体力不支,他差点被湍急的洪水冲走,亏了十几个青年后生发现了,才把他救起来。”从老人的深情叙述中,再去回看《江浦春修图》,那几百位劳动者中,不只有老人年轻的身影,画家一定也把自己融于这幅画中了。号子声、呼喊声、机器声、骡马嘶鸣声、风声、雨声、江水拍岸声……澎湃激荡着从画面中传来,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艺术感染力的根源正在于此吧!

寻访,除了作品之外,人的感染力也许是最主要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