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朱建忠兄电话,得知他的母亲去世了,我的心里一凉,又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去世了。出差在杭州的我默默地坐在宾馆房间里,默默地悼念朱老伯母的去世。
朱伯母生于1921年,是平凉市崆峒区白水乡人。朱伯母出生在一个何姓的大户人家,嫁到以商业立家的朱家,可谓是门当户对。当时朱家在平凉城的正兴元商号正是红火昌盛的时期,朱伯母与朱伯父相亲相爱,着实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
随着新中国公私合营、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朱伯母与朱伯父不得不从平凉城回到白水乡生活,这对一个青年女性来说,即刻开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人生苦难历程。每吃一顿饭都要用石磨磨面,三天两头走磨道,头晕心跳,但必须推石磨,烧饭用的柴火要天天晒玉米秆、高梁秆,更要参加繁重的农业社劳动与频繁的政治运动,从幸福的天堂突然掉到残酷的地狱般生活,那是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听朱建忠兄讲,伯母为了养育他们兄妹4人,硬生生地拖着一双小脚,在潮湿的磨道中推着沉重的石磨,一捆捆地从泥泞的泥地里背回湿淋淋的玉米秆,不停地翻晒,做为每天烧火做饭的柴火。
建忠兄说,虽然他那时在上学,上学回来帮母亲做农活,累得都受不了,但比起母亲的劳动量来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可是他母亲比谁都睡得晚,又比家里哪一个人都起得早,每天建忠兄总是在睡梦中听到朱伯母起床,扫地,掏炉灰,烧开水,扫院子,喂鸡,喂猪,建忠兄上学时,朱伯母已然到农业社劳动去了。
俗谚说,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朱伯母与世界上伟大的母亲一样,艰难生存中,含辛茹苦养育大了建忠兄妹4人,朱伯母还要帮助她的6个弟、妹居家过日子,而做为朱家的长媳,伯母又与朱伯父拉帮2个弟弟,这是必须应尽的义务。在这些方面,朱伯母把一位母亲、姐姐、嫂子的角色演绎的十分到位和优秀,在朱伯母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女性最伟大的牺牲精神和不可替代的角色。那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就是因为有朱伯母这样伟大的母亲、姐姐、嫂子们一代代接力般地传承和奉献,付出了青春与美好向往,我们人类才有更多幸福美满的生活。
每当我与妻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每每想放弃对梦想追求时,我就想起像朱伯母、像我的母亲那样伟大纯朴善良和平凡的母亲们,她们是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她们又是如何在那样困境的情形下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的?在当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条件下,甚至在连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一种原动力让母亲们永不放弃预见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的。绝不放弃生存希望,绝不放弃对下一代文化教育的培养,“耕读传家”的遗传基因深入到了每一位伟大母亲的骨子里面了。
朱伯母与朱伯父不但从未放弃对下一代的教育,从未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更是热爱生活,与乡时里乡亲和睦相处,伯母有力气务农活时,帮助邻里碾场、锄地、掰玉米,亲戚六人四时八节及喜丧随礼等等,在失去劳动能力后,更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教初长女孩子针线活,教刚过门新媳妇做家常饭,做为大户人家的长房媳妇,与其他乡邻尽力维护和培育了一个好的庄风乡风。
每当外乡人瞅对象,一听是白水朱家女子,就打心底里接受,以为那是大户人家出来的闰女,家教严,庄风好。而这一切,都是朱伯母与全村一代代优秀母亲的风脉传承的结果。
勤劳的人幸福,善良的人长寿,将满百岁的朱伯母离开了人世,但她那勤劳善良心存美好的优秀品德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后代学习、继承和发扬!她那乐观坚毅永存希望的信念永元铭记在我们心中。
伟大的母亲,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