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年
北方农家过年,其实就是过一年一度的最隆重的饮食节。办年最主要做的事就是准备好吃食。“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十一月”,腊月里置办年事对一家主妇来说是个重活,长啦啦的一腊月几乎都用在办年上了。腊月初早早在石磨上磨上几斗麦面,发上旺旺的酵子,蒸几锅暄暄的蒸馍,炸三盆油饼,炸些“风车车”、“小星星”等花样的小果子,蒸馍、油饼、小果子全部装在冰凉厨房里的两个大缸里。蒸三升黄玉米面,买好糖精,年时装凉碟子里的“绿食”。从地窖里取出窖的好好的红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和绿茵茵的葱,把红萝卜、白萝卜切成细丝丝,用开水焯一下,白菜切成长条状,也用开水焯好,各自放在一个大盆中;泡好自家做的粉条子,炸好大肉丸子,这些都是做热菜的主要食材,早早地备下,客人来了,只管做饭就是了。从年集上买些葱、蒜、姜,碾些红辣面子,油、盐、酱、醋以及大香、小茴香,这些日常调料,早早地都买下了,腊月二十八集上,还得再买一些,因为备料时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挑选正茬地里的上好豆子,腊月二十头上用两只黑老盆生好黄豆芽、绿豆芽,早晚淘水、换上湿湿的苫布,黑老盆放在热热的炕上,从凉处挪到热处,又从热处挪到凉处——只怕豆芽生得没有别人家长。
豆腐还是自家做的好吃。把当年种的黄豆一粒粒挑捡好,用石磨磨成豆瓣,把磨成的豆瓣用井水泡上一天一夜,在小石磨上磨完豆瓣过虑好豆浆,用硬柴火把豆浆烧开,用碱土水“点”豆腐最好。碱土水“点”的豆腐“坐”得很慢,前半晚烧开豆浆,加够一定量的碱土水,锅底下就不再续火,炉灶里的余灰温热暖暖地缓缓地让豆花与碱土水结合,这样缓慢“坐”成的豆腐,非常老道,口感远比石膏快速点成的要好的多。
家景好的人家当然是要杀年猪的。年初捉个小猪娃,喂到年跟底,肥得就像吹胖的大气球。年猪杀了,除过年前给老舅家、出嫁的女儿家送一条猪后腿或几斤生肉外,全都切成四四方方的肉块,熬夜煮熟,肉皮上抹上猩红色颜料,过年时拜访亲戚时要送。再用上好的五花肉做一盆吃细长面的臊子,这是正月里吃细长面必须准备好的。
紧赶紧忙到腊月三十,办年的事才算准备停当了。三十后晌收拾好上坟用的祭祀食品,准备好掌柜的晚上给老人拜年的吃食,连夜擀好手工面,切好,用湿布苫了摆放在案板上,正月初一早上下细长面吃。初一早上是不动刀的。
办年准备停当了吃的,还要准备好穿戴,家里老老小小,必须要置办好过年穿的新衣服。早些年不时兴买衣服,一家老少的穿戴,都要看主妇的手艺,即使扯不起新布,买不了新棉花,也要把旧衣裳拆洗一遍,还要拆洗被褥、对房屋进行一次大扫除。至于大人娃娃一人一双新布鞋,那是从上年正月就着手准备的,一直到腊月二十五,方才给碎女子把那双绣花鞋做成。三十后晌,碎女子就穿上绣花鞋满村子卖派。
拜年
三十后晌天麻麻黑了,男人带着儿子、孙子上坟回来,女人准备好了拜年饭盘子,一般是6到8个凉菜,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核桃木饭盘中。男人带着上坟回来的儿子、孙子,端上饭盘子、提着酒、烟到这一家未出五服的年纪最长的人家去,给这一门里最年长的老人拜年。从七大爷、三伯、五叔到十三爸,凡是长辈的人家都要去,敬酒、叩头,说几句吉祥话。回到家里,坐在父母炕头上,端上菜盘,把酒看起,爬在地上叭叭叭叩三个响头,把收了新麦没顾得上给老人早早擀细长面尝新、秋雨连阴天没有及时烧热炕、7月12没有拉上老人逛庙会看秦腔、三舅病重看得迟了杂七杂八等等的不是念叨念叨,孝敬老人的事当儿子的是记得的,只是怕日子过不到人前头让老人担心。赔上几句软话,紫黑脸上的皱纹就笑浅了许多。从自家老人身边起身,这一门子的男人又集中到家族中年纪最长的老人这一家里,喝酒,吃各家做的凉菜盘子端来的菜。谁家媳妇锅上好,一动筷子就都有了觉谋。小孩子叩过头,领了年钱,院子里跑进跑出的玩,闹腾上半晚上。
正月初二开始,按远近亲疏走动起来,拜年的高潮就来临了。
走亲戚拜年,拿礼物是有讲究的。去一般亲戚家,就把蒸好的“羊尾巴馍”每两个扣在一起,中间夹四块带肥膘的熟肉片,裁一节高粱穗下细一点的高粱秆子在两个羊尾巴馍中间一插,夹肉的“羊尾巴馍”要做6到8双。再装上自家做的2斤豆腐,装10个油饼,洗下的面筋块——肥面筋一块,瘦面筋一块。至亲的亲戚家里,除过上面准备的常规礼品,还要把煮熟切成四方块的肉,带一、两块请他们品尝。还有给老人带的自家种下的老旱烟叶子,给孩子姥姥做成的一双棉布鞋,给表嫂买得治气管炎的特效药等等的礼品。看望了亲戚,亲戚是要回赠礼物的,称之为“回盘”,也是把家里做得最好的食品赠送一些。
女主人正月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来访亲戚做好饭食,先做6到8个凉菜,端到炕桌上,烫好自家酿的黄米酒,给亲戚把酒斟上,亲戚从烧得热热的土炕头上下来给主人家的长辈叩头拜年,然后上炕喝酒吃菜。喝酒吃菜的时间长短与亲疏有关,越是亲亲戚,喝酒的时间越长。喝酒是个笼统的说法,酒喝着,菜吃着,话说着,说说一年的收成如何,说说家里大大小小的平安,近邻远亲的琐事,家门亲戚的事都是啦话的由头:二哥等了七年终于抱上了孙子,四妹的女儿眼看过了十八了,是到了寻下嫁的时候了,来前四姐叮咛捎话给亲戚,看谁家有合适的茬口就给娃操心着,老七大病得不行了,估计正月满不了就要走了。常常一件事能说上半天,有时也会在关于种什么籽种的事上扯掰上一晌午,拜年的闲话是说不完的。第一家走的是最亲的亲戚,不是岳父家,就是老舅家,待的时间就长。有的客人来了,头一天也是不走的,而是好酒好肉地管待,酒喝着,话说着,头天没啦完的话,第二天再接着啦。反正天冻着,地闲着,家里人也知道是到孩子他舅家去了,也不着急的。给亲戚家拜了年,还有亲戚的老人家里、兄弟家里,也都要一一拜见。
招待来客的饭食也是有讲究的。先上凉菜,请客人喝自家酿的黄米酒。6到8个凉菜,是个礼数,有自家生得长长的黄豆芽、绿豆芽拌粉条;有切得细细的红萝卜丝,红萝卜丝上撒几丝羊角葱;有青萝卜丝;有洗得肥面筋、瘦面筋;有蒸了几次、用水拔过、用醋泡着的苦杏仁瓣;有切得薄薄的蒜瓣,有油炸花生米,还有肥肉碟子,瘦肉碟子,除过豆芽拌粉条、油炸花生米外,其它几个凉菜上面都是用肥肥的肉片盖着,凉菜上来,先吃几片肥肉,再吃素菜。家道贫寒一点的,没有肥肉盖凉菜碟子了,就用肥、瘦面筋盖在这些凉菜上面。这时候就更显女主人做面筋的手艺和切面筋的刀功了。
酒喝的差不多了,女主人再端上炒好的热菜,热菜至少得是4碟到6碟。家里主人或者说主妇最最操心的就是客人来炒什么菜,拿什么硬菜招待客人。最隆重的莫过于八大碗蒸菜了,把当年晒干的豆角、葫条、黄花菜、萝卜片(或条)早早地泡开,家里杀了年猪,用肥肥的板油,用足心思做一盆大油熟的辣子,大油与红红的辣子熟出的荤油辣子,看一眼油腻腻红彤彤的就觉得很是解馋。食材准备齐全了,就开始装碗:豆腐1碗,粉条1碗,黄花菜1碗,豆角1碗,葫条1碗,萝卜丝一碗,肥面筋1碗,瘦面筋1碗,鸡肉块或大肉块1碗,仍然是除豆腐和肉块碗外,其他蒸碗上面一律都盖上一层肥肥的切得均匀的肉片,菜碗里添上一定量的水,放上调料,每只碗里都放上重重的荤油辣子,用大黑老锅蒸上,做好后热热地端上饭桌,每只碗里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荡漾着,一筷子插下去,挑起一片肥嘟嘟的肉片,嚼得满嘴流油,那样的饭食才最有年味啊。
吃了热菜,女主人再端上几碗擀得薄薄的手工细长面,称之为喝汤。小麦面虽说是北方人的主食,那时小麦亩产量也就是200斤-300斤,一般人家里,一年四季中是不常吃面条的,只有来了亲亲戚,主人家才擀手工面待客,另外就是过年时节才吃细长面。
来的亲戚在这家吃过饭,再到另一家去拜年。另一家还是这样待客的礼数。正月里走亲戚的人吃饭的次数多,招待客人家的人做饭次数也多,一直到正月二十五过了,这走亲戚的事方才缓下。有老辈子人家的儿媳妇,天天支应不完的亲戚,拾掇不完的菜盘子,准备不够的饭碗,洗不完的碗筷,女主人天天累的都抬不起腿了。
办年、拜年就是把自家一年的生活情况向老人、亲戚汇报一下,一如机关、企业的年终总结。今年成绩大小,要看平时在地里抓挖得紧不紧。女人锅上、针线怎么样,吃在嘴里、穿在身上,风光的是女主人,老根那还得看娘家妈的教育。为了准备好过年的饭食,拜年有拿得出手的礼物,主人一年364天都为这一天准备着的,铆足了劲挖光阴,这年才有个过头。分家另过一年的儿子,心里有个出人头地让父母放心的愿望支撑着,两口子春种夏耘秋收,那一天都鼓着劲往前跌绊,攒着劲从春到冬一直忙到年跟底,才能把最好的饭食端上来了。看到女儿掏出两块猪肉方子,娘家妈悬了半年多的心总算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