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时春对西北风景名胜崆峒山是非常钟爱崇敬的,他一生写崆峒山的诗有55首。赵时春最早写崆峒山的一首是《雨后刘侍御欧阳苑卿招游崆峒》,作于嘉靖十年(1531年),最晚的一首是《空同峡晓雨》,作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这时赵时春已经56岁,经过官场三起三落陶冶的赵时春,变得更加成熟了,诗也写的更加地精美。
赵时春对崆峒山充满了无限热爱崇敬之情,缘于他少年时代曾经在崆峒山上读书居住过,“自到名山十五春,山中无地不宜人”(《次段羲民崆峒述怀韵二十四首》)。据说赵时春曾在崆峒山上凿石洞居住在那里读书,后人把这处地方称为“赵时春读书台”,此洞位于崆峒山八仙台下,南临泾河,北面是茶庵寺,东面是崆峒山前山的上山路,此洞非常向阳。赵时春在《游崆峒记》中说“余家东郭,而别墅距笄头甚迩,故凡崆峒之首尾能悉之”,别墅离崆峒山近是赵时春能经常游玩崆峒山的一个便利条件,他交游广泛,常常有外来的文朋学友和一些曾经在官场共事的同僚来看他,陪着他们游崆峒山就成了赵时春一个必不可少的雅兴,更主要的是他“身死沧州,心在天山”,他的“世上万事吾能说,济世还须命世才”的报国济世之雄心不灭,于是借崆峒山抒发雄心壮志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萦回缘鸟道,曾磴俯蛇盘。绝壁千重启,连天一径蟠。仰高心转迫,回首路方难。险绝更休息,凭谁衔马鞍”(《陟崆峒》)。崆峒山到底是怎样一座山?赵时春在《陟崆峒》这首诗中用最简炼形象的语言作了准确明快的描述,赵时春作于嘉靖13年(甲午年,1534年)的这首诗就最能代表崆峒山高大险美的形象,而赵时春的这首诗与崆峒山一样奇崛有力,有一股铮铮硬气从诗行里溢出。你看“险绝更休息,凭谁衔马鞍”这等豪气冲天的气概,在历代平凉文人中,大概只有赵时春才做得出来。与这首诗相媲美的还有一首:“兀硉平穿缥缈间,近连天柱号天关。远分秦陇三川水,收尽昆仑万里山”(《次段羲民崆峒述怀韵二十四首》之一),我以为这是赵时春写崆峒山最见功力的一首诗,这首诗既写出了崆峒山的险峻,也写出了崆峒山的非凡气势,尤其后两句“远分秦陇三川水/收尽昆仑万里山”的气吞万里如虎形象,表现了崆峒山西来第一山惟我独尊不可动摇的高大地位。这是一首非常大气的诗篇,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非凡,也是赵时春写崆峒山写的最好的一首诗。
赵时春在诗歌中多次描写了崆峒山雄伟的气势和奇绝险峻的景观,除上面列举的两首诗外,还有如下的佳句:如“宇宙开群象,山川斗两雄”,“水激石崖划,石蟠山势融,崇峦接井鬼,奔浪注霓虹”,“府瞰泾如带,遥连陇似骏,谷余汉帝米,鼎峙梵王宫”,这是崆峒山不凡气势在赵时春笔下的描述。
“飞鸟俯元都,相将扣玉壶。树阴浸地遍,山色近天无。仙驭人何在,登临兴讵殊。狂歌吾故态,行醉不须扶(《陪许都事游崆峒》)。”怎么表现崆峒山的美景,怎样欣赏崆峒山的美景,是每一个平凉籍作家毕生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认知,感悟,表现,这都需要非凡的灵性,灵性十足的赵时春诗写起崆峒山来似信手拈来一般轻灵精准形象。赵时春作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的这首诗,既准确形象地描绘了崆峒山的美景,也痛快淋漓地表达了一个诗人超然物外的本性,他就能“狂歌吾故态,行醉不须扶”,醉酒放歌高唱是我的本性,这会儿我也不须“酒醉扶得佳人归”,家乡的山亲家乡的水美就足以抚慰我苦痛的心灵啊。好酒美景让一直郁郁不得志的赵时春回归了本性,人有时候也得放松一下啊。“春岑浮翠黛,回薄几千寻。影暗天边月,响传空外音。阳春密雪调,流水对山心。此地聆幽曲,自然高更深(《和人早春登空同听琴二首》之一)。”早春的崆峒山,还未完全从冬日的萧条中苏醒过来,到处是黛青色的裸岩和光溜溜的树枝,只有碧绿的松树常青不变,在早春时节,看着山上银白的积雪,听着流水对大山倾诉的绵绵心音,身处僻静的幽山深谷之中,欣赏悦耳动听的天籁之音,那是要有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态才能欣赏得到这样静美的景色啊。赵时春描写登山游历时心灵感受的佳句还有,“马度青霞外,人行翠黛中,委蛇跋地轴,笑语惊天翁,扪壁学猿攫,穿岩似蚁攻”,“禽声频慰耳,树色屡凝瞳”。
“杖履寻芳遍五台,为谁长啸为谁哀。人间万事吾能说,济世还须命世才”(《次段羲民崆峒述怀韵二十四首》之二十三)。赵时春以文章著称于世,但在他看来,文章乃雕虫小技,他的志向是致君尧舜上的治国治民的大事业,这首诗在表达了对人生超脱态度中依然透露出不甘平庸志在千里的壮志雄心,遥想当年身怀“命世之才”的赵时春内心肯定非常苦痛,何日才能致君尧舜上呢,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36岁的赵时春还在等待着他第三次复起呢。无怪乎他能三落又三起,他从来就没有对自己失去过信心。借崆峒山抒发自己那雄伟的志向是赵时春常常表现的一个题材,无论是在写崆峒山的其他诗篇中的诗句“三岛共游成昨梦,十年今日喜重来”,“嗟余便向赤松去,为尔长歌招隐篇”,“险绝更休息,凭谁衔马鞍”,还是这首诗篇中的“人间万事吾能说,济世还须命世才”自比曹操的那种冲天豪气,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的英难气概,绝不是那种纯文人小家子气的对小山小水小花草描描画画所表现的小恩小怨小伤悲小欢乐所能相比的。至今读来,我等庸常之辈就会为平日里满脑子都在为了自己那小得可怜的一点儿人生苦难际遇哀叹、怕丢掉全然没有一点儿人格尊严的一份儿工作整天惶惶不安而赧然不已。
崆峒山的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也是赵时春笔下描述的对象,只是这些建筑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圣贤久息踪,图像虚流绚,壁古失云龙,梁高栖海燕”,“缥渺望仙车,凄凉余道院,不胜千载情,尘世屡更变”。无论是山下的弹筝峡,还是半山坡上的问道宫、饮月石、上天梯,山顶上的眺丰亭、香山寺以及崆峒山上神奇飞鸟玄鹤,赵时春都留下了美妙的诗篇。
赵时春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还写了一篇《游崆峒记》的散文,全文约1240字。
《游崆峒记》是赵时春全面描写崆峒山美景的一篇散文,在该文中赵时春详细描写了崆峒山全景,从泾河南岸游起,从前山上山,先南峰(今南台)、中峰(今中台)、北台、西峰寺(今西台),然后到今隍城、翠屏山,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赵时春看崆峒山并不单独看山,他以泾水写起,以为“崆峒得泾而势愈尊”,这种山水交相辉映的美学观后人应该借鉴,只是如今泾水势颓,如何能与雄伟高大的崆峒山交相辉映呢。赵时春在这篇散文中感叹崆峒山无泉水,但他却发出了“吾安知其终无是与?”的疑问,如今让我辈疑惑的是泾水其终无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