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田华中篇小说《桃花》
荆爱民
1.
对小说家来说,不一定非要在小说中进行道德建设和批判,但是田华却这样做了,目的也达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没有受过小说程式化创作模式教育的70后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地承担起了社会道德重建和批判的责任,活还做的这么细致。
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田华小说《桃花》中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批判的社会意义,是因为《桃花》那沉甸甸的让人感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压。李八斗陈述的不符合事实吗,他受的苦难不重不多吗?桃花母亲的尿毒症,父亲瘫痪症,还有乐子、聪子、碎女子的态度,刘一飞的苦难,哪一个不是事实?上述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掩盖着一种极端的自我,是一种金钱崇拜、物欲企盼焦虑症过度泛滥的典型表现。虽然他们没有说一句重话,表面上看似处处都在为桃花着想,但其神态各异的表演只透露出一个意思:凭什么就要我舍,我为什么不能得呢?当然,桃花也绝非完人,她“这事一开头,就像小猫第一次尝了鱼的鲜,才知那东西的好。”以致没有约束住自己,未婚先孕。即使是与李八斗结婚后,她两次外逃后寻求艳遇,也是她难逃人性恶的诱惑的结果,但是“她想用把日子过好来弥补她此前的种种过错。”就因为这些,我们就要牺牲亲情,我们就要因为对物欲的无限企盼,付出美好亲情被蚕食
遗憾的是:“乐子的电话,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全都背弃了她。”
“你妈这次是真走了。”桃花走了,她不会再回来了。桃花的出走不是张爱玲那样受了委屈就可以《走,到楼上去》能化解的,不等同于《挪娜出走后》,还有可能再回来,也不是像祥林嫂捐门槛,还存在着那么一丁点的精神上的希望。桃花出走的是一条不归路。李八斗和他的家人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真情付出救赎亲情。
正是因为道德法官田华高屋建瓴,她的小说才脱离了一般意义上小说艺术的层次,达到了一种灵魂拷问的高层次艺术水平。这恰恰是每一位作家梦寐以求,但也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如今使用率极高的大概率,妥妥地让田华中了大奖。这里面没有运气成份,说到底还是作家艺术才气的体现。
《桃花》这篇小说的艺术内涵丰富,如果有大家推荐,登上名刊是极有可能的。任何轻视《桃花》的眼光和言行,只能说明他艺术鉴赏力的低下。
2.
这些年我们国家兴起了国学热,注重孝道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及国家关于乡村振兴中都把亲情的培养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自觉为亲情教育呼喊,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孝老爱亲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有眼光的艺术家已经自觉地运用艺术手段在弘扬和宣传亲情。田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试图把被金钱逐渐湮没蚀食的亲情寻找回来。
3.
王充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看到美景,即刻拍摄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中,让亲人、朋友观看;做了美食,把图片发上去,分享给大家。艺术创作者也是一样,应该把心中感觉到的最美形象用艺术形式奉献给读者。艺术创作当然不反对表现自我,但这个自我中必须有一些让别人有通感的因子,才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兴趣,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如果过分强调自我,写出来的作品就是自慰。有些人创作了无数艺术作品,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响,不是他没有艺术创作才能,而是他太自我。
4.
田华是近几年平凉文坛闯出来的黑马。她创作的小说,都极具画面感。她的小说如要改编成电影,几乎不用编剧多少心思,只需编剧挂个名,导演拿着小说就可以直接拍摄。《桃花》就完全可以制作成一部小成本大影响的电影。建议有心触电的人,特别是平凉影视界的艺术家们,如果把《桃花》拍成电影,完全可以与《鸡窝洼人家》PK。
5.
在孕育了世界名人皇甫谧和大唐宰相牛僧儒的古灵台,田华是从浑厚的黄土积淀中成长起来的本土作家。她创作小说,驾轻就熟,如一个八级泥瓦匠,使用的是黄土高原上目之所极、信手拈来的材料,初看显得古朴、粗糙,甚至有些不起眼,但仔细研读,才看到她创作的小说榫卯严丝合缝,一砖一瓦都砌的那么平整美观,就连里墙上的泥面都泥得那么光溜。
“一个女人生育过孩子后,她的脚会生根,人会长成一棵树,会永远无所畏惧地站在某个地方,守护起她枝头的孩子。她从此有了强有力的定力,八级台风也休想将她拔走,她需要低头过自己安稳平静的日子。”这样的叙述语言,让田华朴拙的小说有了一种无限的内张力。不蔓不枝,刚好搭建的五间大瓦房,足够李八斗一家5口人转系。听她的创作体会发言,似是泛泛而谈。但只要你用心去读她的小说,竟然发现田华结构小说的天分极高。李八斗是《桃花》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家似乎在暗示李八斗的命苦——命中没有一石粮。但无意中却映证了作家才高八斗。
注:中篇小说<桃花>,田华著,刊于<塑方>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