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蔼北
八十二年前活动在我家乡大庾岭油山的南方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把流金岁月大大地书写在了红色的史册中,把热血汉子历经艰苦卓绝的难忘时光大大地谱写在共和国辉煌的一页。
南方红军游击队的身影遍布在赣、粤、闽、湘、琼、闽、浙、皖、豫这九个省份,但主要的轨迹还是以活动在赣南、粤北、湘南、闽西为主。而陈毅、项英、杨尚奎领导的赣粤边红军游击队,绝对是主力。
也有粟裕、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张云逸那些高级将领在领导着大庾岭之外的其他山区里的红军游击队,进行着红色的革命;也有很多的将士们在那些省份之外意志坚定地领导着红军游击队进行着革命。但,南方红军游击队,一般都是指活跃在我家乡的,由陈毅、项英、杨尚奎领导的赣粤边红军游击队。
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项英、杨尚奎他们领导着革命的留守红军,在赣南的大余、信丰、粤北的南雄带领下,以油山、楼筷岭、帽子峰为主力点,开展了三年游击战。
家乡大庾岭的山山水水,无不活跃着红军游击队的身姿。他们那八十多年前的矫健身影,构成了南方山区的一幅幅奇异而感染人的镜像。
有过一段时间,红军游击队像流失在红军主力弹奏的主乐章之外的落单音符,没有了悦人的乐调。而陈毅、项英、杨尚奎站了出来,领导着瑞金苏维埃的留守红军,把游击队队伍的火种保存下来,使其越燃越旺,成为了燎原之势。
一九三七年的十月,陈毅领导的南方游击队响应延安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号召,坚定执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迅速组织南方山区的红军游击队力量,组成了新四军,从我的家乡江西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出发,一路北上,到抗日前线去杀敌卫国。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成的新四军,从此和革命的党中央又重新紧密地融汇在一起,大家以红色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品质,开展了跟日寇你死我活的战斗。
而今,南方红军游击队留在我家乡开展游击战的动人事迹,一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存活在大庾岭山里百姓的生动讲述中。
听祖辈、父辈们讲述红军游击队的故事,我就像在倾听家乡的山泉流淌的动人乐章,常常能从那些乐章里听到湮没于岁月时光里的深层次话语。——
红军,能吃苦;游击队,勇敢无畏;陈毅,运筹帷幄者;项英,思想动员者;杨尚奎,战机把握者。
这些掷地有声的言语,饱含着赞誉,隐含着分析,藏存着敬重,更是大庾岭山沟沟里真实的历史回音。
每每回到家乡,我独自行走在田埂、山岗、巅峰、坳间、溪边、树丛,都能呼吸到清新的山间气息。那些气息里,活跃着陈毅、项英、杨尚奎、粟裕、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的声息,还有革命烈士瞿秋白、何叔衡、阮啸仙、刘伯坚、古柏、梁柏台他们的慷慨壮歌。
红色的南方红军游击队里,行走着陈毅的身影,也昂扬着红军战士的身姿。他们和陈毅、项英、杨尚奎、刘建华、陈丕显那些指战员一起,历尽艰辛地生活着,战斗着,游击着。
家乡的松树林掩映着红军游击队的青春,掩护着红军游击队的声响,为革命的红色精神壮大而挺拔着枝干。家乡的杉木林保护着红军游击队的踪迹,摒弃着国民党反动民团的搜剿和骚扰,为红色的游击队精神留存而丰茂着木质。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是红军游击队的有力护卫者。
南方红色的游击队品德,以不怕流血牺牲、不惧白色恐怖、不畏黑暗围剿而著称。三年的艰苦卓绝,诞生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和《游击词》,也诞生了陈毅领导的新四军。
在我的家乡赣南兰溪村山区里,在人民海洋中成长起来的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在赣南百姓掩护下壮大起来的南方红军游击队,令人恒久不忘。他们那革命的洪流不畏崇山峻岭,不惧重重阻碍,不怕撞击甩打,滚滚向前,绝不停歇。
南方红军游击队组建成了一万零三百五十九人的革命队伍新四军,红色精神熊熊燃烧,燃旺而成为了中华大地抗日的红色烈焰。
红色的南方红军游击队,从我家乡兰溪村的一条条山沟里走出,走出了抗日的新四军,让全国人民迎来全国解放的崭新希望。红色的南方游击队,脚步铿锵,怀着理想,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