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福平的头像

黄福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10
分享

挑水

挑水

文\黄福评

   我的黔中老家是普定县猫洞乡子村。每次回老家,挑水是必不顺口溜少的一件事。

  每次,到偏坡寨挑水,到了三尺为圆的大楸树背后,我会犹豫一下。往上走,过鱼塘,入寨,路要平得多。往下,得走过弯弯拐拐的数十道石坎,过一小块石板桥,下到沟旁路,再走二三十步,左拐,走几十步田埂路,从毛家园埂边上,到余家门前入寨,左上,过一段石坎路,到大偏石板前,路才算平整一些。到了家门口,还有路坎,进大常门,攀登上十来道坎方到家。这条路近,但要下要上,坎多,只是路近了三分之一。如到了余家门前,右转,到老学校档头,得走一段懒偏、懒偏的石板路,再上一条两边有园埂的缓坡的土路,右拐土路,爬坡上坎一段路后到家。

不到十岁,父亲专为我请木匠打制了一担小水桶,还专门为我砍了根青杠树的小扁担。有适合自己的专用工具,我爱不释手。开始学挑水的时候,来回都有些晃荡,好像担勾上的桶,专跟我作对。多挑几次,才走得稳,桶才不晃荡。

我爱到偏坡寨挑水,原因有二:路好走的天气,可走近路。路不好走的时候,除了从寨前屯坡西南半腰的水井下来路,路平,不容易打滑,虽远,但稳。

其实,寨子要挑水的地方,除了屯上的偏坡寨双眼井(巨石封扣,有水口),还有沙坡弯下的双水井、大水井,还有大偏石板往左而下的嘎窝。双水井位子高,而且离大路有几十步的弯弯拐拐的路,上面有一弯树林。那水从岩缝中流出,那怕是涨水季节,那水也是清亮的。只是左边的井底有淤积,右边却是岩窝,干净。井下周围的人家,多爱挑这水。大水井在牛路边,卫生条件差。除非是枯水季节,才会有人挑那点的水。

嘎窝那水井,从大石板过去,三四十步米远,往下走,三十多米的石坎路,在一个微下的山弯中,就有一口井,石砌,坦陈而宽的大石板为盖,前面是一块厚石板立堵,舀水处有凹陷。水井前石铺,有消水小洞。大多数人不爱到嘎窝挑水,因为这井上的那段路,经常是狗爱拉屎的地方。只有年老或年幼的挑水人,才会到那挑水。我开始学会了挑水的是时候,也爱去嘎窝。后来听很多人说,那水喝起来恶心,下雨大了,会把上面的脏东西冲下去。于是我就不爱去那挑水了。其实,再大的雨,也不会把脏东西冲进井里的。那个时候,怕去那挑水,人家多看一眼,就等于是讲我小得可怜,才会到那挑。我却实小,但我就不服别人说我小。

所以,我小时候挑水,爱到双水井和偏坡寨。若是枯水季节,会到远离村寨的饱米大坡下的饱米弯弯,甚至打着火把进木梳洞、进海马洞,上百米深的洞中去挑。如果雨季,不揭则已,一旦要挑,大多都要连续挑上半缸。挑水,我不怕路远,就怕滑。滑就怕打坏了桶,伤了自己倒无所谓,只要不是伤筋动骨。

小时候,村里,不管是哪家,也不管是哪个小娃娃,不小心打破一个碗,轻则挨骂,重则挨打。更何况是一担桶呢。所以,我挑水走路,特别小心。那怕是下雪下凝到嘎窝挑水,过偏石板,鞋上绑上谷草,也得小心下意。

那时候,我羡幕的是,挑嘎窝的水,上到嘎窝关关,走一小段平直的沟埂路,到毛家档边,上一段石坎左转入寨,很快就到家。可大石板的毛家、黄家,离嘎窝水井近,身强力壮的人,都不爱去嘎窝挑水。当我明白很多人都嫌嘎窝那个地方水赃,才不爱去挑后,我也不爱去了。

后来我参加工作后,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多方协调,加上村里人共同努力,修通了“自来水”。有其说那是“自来水”,倒不如说是自流水,就是在双水井和偏坡寨两边山腰处修建了两个封闭的大水池,每个都能储上百立方的水量。并可从高到低,引到各家各户,减少了很多人家挑水的麻烦。后来,水管锈坏,加上管理不善,村里人的用水,一度困难。

再后来,在外工作的人多方努力,又从双坑接来梭筛引入安顺自来水。可因水管维修问题,村里饮水一度忧从中来。

直到三年前,脱贫攻坚,村里饮用水问题,连同用电、通过连户路、避路电视安装,以及就地务工的产业富民等等问题,都得到了彻底改观。从此,家乡窝子那种“冷水要人挑,热水要人烧”的历史不复存在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