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官草塘三访记
马官草塘印象,最早是在“拆并建”时。那时去这个小小的山村,是马堡村与区派员带去的,主要查梭筛大坝筑就后移民安置地基与土地款的落实情况。路是泥石小路,进村要经过村口边一片偏岩板的路。不过印象最深的是几十户人家,住的都是瓦房、石板房,没见茅草房。且老房子还有大廖人家的高贵与古朴。这与村后进山寨的高大围墙的残留相对应中,可以想见小村曾经的富足。这是一个布衣族山村,田地都在村口,且以水田为主。就是梭筛电站筑坝蓄水后的协调移民入村,也是布依族。小村庄草塘因为四面环山,所有的山全是森林。尽管这些山尽是岩山,但千年万古的自我积累,岩石上的腐殖土,虽然不厚,但很实在,以至生态环境好,水源好,让人想起与世无争的《桃花源记》。村边水井的水长流不断,吃用方便。我们游到村边,还见那古老的水井,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还汪着一井清泉。但初次到来的时候,居然不知道草塘奇观就是千年血藤,直到安顺市文联一行人到草塘采访,并发表配图散文的时候,才遗憾没到四周皆草的名副其实的草塘,以及草塘边上千年血藤的风姿。一直2017年12月31日才慕名与妻相约驱车前往。把车停在马官镇中坝村,二人徒步经蓄牧场,过母猪洞水库,一路问道而行。当时的马官镇镇里正将草塘作为乡村旅游着手进行打造。入村公路修宽并进行了水泥硬化,建了寨门,部分民居也开始改造。但两边山脚还是岩石小路,路被水浸得水汪汪的。2022年的10月20日下午与友人相约去马堡摘金刺梨,回转的路上在手机上开导航,折进草塘。进村路也露天的岩窝井不见了。在村口一两百平方米的停车场上把车停好,步行前往。一桥飞架,将圆形的新建的草塘一分为二,像两个半月。红色的木架千年血藤支撑起来。妻见到可坐的古藤,便坐上去要我为她照相。我说这样像打秋一样的坐法,不利于血藤的保护。妻说反正没人管,先坐上去照 了再说。我们在村里随便走走,见到鸡就想买。因为这里的人家,有老母鸡带的小鸡,看上去很原生态。可问来问去,没人家卖。自来水进家入户,村边泉流声声的井水不再发挥民生作用,牛欢马叫的景象早已沉寂。那见人就狂吠叫狗,习惯了人来人往,温顺得像秋天的白云。
眼看这四面环山的小村,我们顺右边的山脚石板铺平的公路往里走。我们欣赏这一路上的树木,在土质贫瘠的岩石山上,依然长得生机盎然。从岩山的生机上我们奇迹这自然的自我力量,它们自我积累的腐殖土以及温润的气候成了它们生机的源泉。那从树梢穿路而过的古藤是那样的随意而安。尚存的古老的瓦房,青石按缝的石墙,可见到旧社会时这里大户人家的风采。
这个小小山村,自然崇拜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千年血藤是最好的见证。如今为打造旅游,血藤有了漆红的木支架,这支架连着左右两排座椅,横跨在被改造的草塘之上,草塘的水呈草绿状。以草塘为中心的山村,平整顺畅的路四通八达。我们以为没有出路的路,实际上已成为通向远方的路。家家的住房都是富有现代气息的楼房,五年前,牛马猪几乎家家可见,如今秋收,蓄力与人工越来越少,效力越来越高。想买鸡而见人就问,都说不卖。虽然能看到散漫的公鸡、母鸡以及带着小鸡的老母鸡。看来养鸡卖钱的时代已成历史,或者在这小山村人的骨子里,世外桃源知足常乐的思想成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