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福平的头像

黄福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0/12
分享

浅说《命若琴弦》之艺术

――小说《命若琴弦》的读后感

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11000多字。说长不长,因为精彩,读完掩卷,意犹未尽。前呼后应,结构美感,情节生动,自然天成。可见作者创作的严谨与用心。

能静下心认真读,认真品,认真思考回味,觉得这篇小说,不但有骨有血有肉,而且具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度思考,自以为是一篇有灵魂的好小说。觉得它像严冬里的泉水,既有透骨的冰凉,又有解渴的甘畅淋漓的感觉。

小说叙述了一对盲人师徒长途跋涉,远赴一个叫野羊坳的山村说书以自食其力而谋生,歇宿于朽坏不堪、分不清是佛是道的场所中的故事。其特点是形象生动,意趣丰满,给人的印象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虽是小说,但却具有散文的真实味,小说对人生况味的体会真实而独特,确实令人回味。在此冒昧地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一下这篇小说的创作艺术之所在,不当处请读者诸君多多指正。

一、人物形象生动简洁

开篇生动有趣,画面感很强: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这一老一少是什么关系呢?接着继续往下读,慢慢知道这是一对盲人。一个年十七,一年年七十。

一对以说书为谋生手段的师徒,在山间行进的描述,可谓绘声绘色,并且白描手法,侧重于心理。路的漫长,于徒弟心理是“无尽无休的无聊的路”。师傅从声音动静中判断目的地的远近时说:“有了庄稼地了,不远了”。老瞎子把一个水壶递给徒弟:“琴!三弦子!你爹让你跟了我来,是为让你弹好三弦子,学会说书”。学会说书,目的在于谋生,在于自食其力,在于让失明的人生在琴弦的拨动中,照亮光阴。

师徒的对话,心理描写是形象而逼真的:

“把浑身都洗洗。你那样儿准像个小叫花子”。

“可咱们不是叫花子,咱们有手艺”。

两个双目失明的师徒,通过对话,自食其力的自信活灵活现。

对双目失明的师徒,为了能自食其力而劳苦奔波,为的是有手艺,活得像个人样。这就是他们的自尊,他们的希望,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作为正常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师徒二人,都双目失明,他们眼瞎心不瞎,始终没忘记自己的人生追求——老瞎子想带好徒弟小瞎子,就用弹断多少根琴弦,能得到复明药方(一张白纸),引导小瞎子努力弹好琴,说好书。老瞎子说药方而不说破药方的真假,是小心呵护小瞎子心中的憧憬。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有多么艰难,多么曲折,只要心中有憧憬,生活就有继续下去的力量!

师傅教训徒弟说:“你那三弦子弹得还差远呢。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学艺不精贻误终身的古训,成了师傅教育徒弟根据,也是师傅对徒弟人生路上的鼓励。联系起师徒为生计而奔波的现实,小说中的对话描写,别有深意。

“泉水清凉凉的。小瞎子又哥哥呀妹妹的哼起来”。看似很寻常的一句叙述,生动地彰显双目失明的徒弟,心中那种的无聊、无赖与人生的苍凉。这体现在以下对话中:

“……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师傅对徒弟未来的寄托,又是一种无奈。 

“干嘛非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呢?”小瞎子的回答,天真的急切,这又体现怎样的心理呢?

师徒的对话,体现老瞎子引导小瞎子学艺的持之以恒,并诱之以光明的未来。而徒弟面对现实,以问代答,有着自己的思考。面对残酷的人生,一老一小,以对话的方式,生动简洁地折射着人性的深思与悲鸣。

二、白描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命若琴弦》擅长运用对话手法,特别是用关于“小妮子”的话题,揭示人物内心活动。“骨头一样的眼珠”多次出现在小说中,这一白描手法从中强调人物命运的不幸,小瞎子与老瞎子内心痛苦与无奈。无奈之中的又深藏着对生命、对人生希望的呵护与珍惜。“小瞎子十四岁上父亲把他送到老瞎子这儿来,为的是让他学说书,这辈子好有个本事;将来可以独自在世上活下去”。这样的白描手法,朴实中蕴藏着世道人心的感叹。人生就是一代接一代的延续,好好的活着就是最好的希望,尽管未来迷芒一片。当主观上的积极,无法改变客观境遇时,如果心中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憧憬,那该是多么的残酷,对于师徒二人,又该是怎样的困惑与痛苦!

众人争点说书节目,那种热闹场景,是让双目都失明的师徒心理最高兴、最满足的时候:“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作者在整篇文章的构思中,对于盲人师徒命运的怜悯与心理的把握,表现得细微而生动。在小说中感叹道:“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想象的世界。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所以接下来,描述一番说书场景之后,就有这样一段话:“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十七岁与七十岁,一老一少,一个是先天失明,一个是三岁失明,对此心理上的区别,在师徒二人的语言中也有对比描述。这其中能让人想到什么呢?真是命若琴弦,可铿锵,可悠闲。有人凡事认真,津津有味;有人心猿意马,神志不宁,茫然不知所向。

现实中,我们很有不少正常人,都是瞎子,睁眼瞎,对人生缺乏目标,说不上追求,总处于迷茫之中,成天混日子,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执著的追求——不懂得珍惜岁月,珍惜生命,珍爱人生,热衷于吃喝玩乐,追求低级趣味。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不懂得什么叫人生难得,醉生梦死,甚至连为人的基本责任,也视若负担,怨声载道。只顾自己逍遥,不管责任如何。

认真读一读《命若琴弦》,线条清晰和老瞎子与小瞎子,从两人的命运中,对照现实,感叹之深,一言逡尽。

三、小说侧重于心理描写

《命若琴弦》这篇小说,其描述的深刻,可谓贯穿身心。语言平实而不动声色的生动的描写,比比皆是。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这样的描述:“琴声烦躁不安,像是……瞎子有点害怕了:师父很久不这样了,师父一这样就要犯病,头疼、心口疼、浑身疼,会几个月爬不起炕来。”由此可见,在小说描写上,作者具有哲学的辩证思想,心理与身体,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两方面的健康同等重要。身体存在问题,可以用心理上的强大加以弥补。但心理出了问题,身体上往往会受到牵连。

小瞎子与小妮子的约会,作者不动声色的描述中,彰显了年少青春真实与纯朴。身体的变化,引起心理的变化,这是对青春少年的小瞎子,心理描写的真实所在。

小瞎子盛了一碗小米饭,先给师父:“您吃吧”。”声音怯怯的,无比驯顺。这样的描写,自然天成,又有深入骨髓的透彻。小瞎子因与小妮子夜晚约会,生怕被老瞎子觉察,招来训骂,所以声音是怯怯的,行为上才显得无比驯顺。但师傅还是问起二人夜间偷偷幽会的事,小瞎子如实道来,师傅既高兴,又感叹:这孩子最让人放心的地方就是诚实,厚道。这就是对人性真实的、矛盾的刻画。老瞎子高兴小瞎子有自己的青春,有自己的向往。却又感叹,虽身为人,却双目失明,至使美好的追求,不可能成为现实。

“他又摸到琴。‘要能叮叮当当随心所欲地疯弹一阵,心头的忧伤或许就能平息,耳边的往事或许就会消散’”。这是师傅老瞎子的感悟,说明人的心情是需要抒发的。只有将心中的忧郁抒发,才能畅快心情,疏通经络,有利于生命的延续,生存的维持和岁月的打发。

所以说小说的心理描写,细微生动的体现,不仅是人性,更富有是人生之悟。

当然,小说也有不足,那就是自始自终,笼罩着一种感叹,一种悲观,一种人哄人过日子的氛围。

四、在暗示中升华主题

师傅走出野羊坳,把徒弟留在那里,说好十天半月转回,结果失言。当师傅再回到野羊坳时,已不见徒弟身影。而徒弟离去的方向,恰是他心上人尼子(兰秀儿)远嫁的地方。更让人感慨万端的是,老瞎子“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这是怎样的意味?着实令人深思,令人感叹: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

老瞎子与小瞎子,两个相依为命一段时间后,突然失散了,相互怜惜的心情,促使师傅牵挂着徒弟,想找回徒弟。所以作者写道:“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处境。”

整篇文章,真正的点睛之笔,莫过于这一句了:“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其实,人的一生,概括的说来,就是责任与担当。而这简单的几个字,大多数人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诠释。那么,小瞎子与老瞎子,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如何体现?“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真可谓意味深长!

作者最后的感叹,扪心叩骨,扎进灵魂: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小说最后,师傅终于找见了徒弟,但徒弟却病到于冰天雪地的荒野。他们师徒的未来,将会怎样呢? 这样的意味深长,令人掩卷而思。

应该说,《命若琴弦》是用生命创作出的一篇有具有思考深入、生命律动性极强的小说,只是小说描写的氛围,确实存在对人生有一种消极的感叹。当然,瑕不掩瑜,总体上说来,小说很有深度,蕴意深藏,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