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前应驻村朋友之邀前往化处陶家村,这让我想起了黔中陶兴将军来。 于是一路上驾着车,我与他谈起陶家寨的陶兴将军来。于是我从我的QQ里调出《黔中陶兴将军》的那篇旧稿来讲给他听。
据抗日网站资料载,陶兴原名陶心达,1899年生于安顺普定县(化处)陶家寨。小时候时曾染上天花(水豆),后来遇到懂得苗药一位苗族老人得以救治而活命,但从此便成了麻了。陶兴在少年时代被家里送到补郎等堆教会小学读书。当时的等堆小学为英国传教士党居人在普定创办的第一个教会学堂,在教育水平上方圆百里人人称道,可谓首屈一指。
陶心达于1921年就读贵阳师范,1924年经友人推荐赴广东考入黄埔军校二期炮科学习。在1925年2月和10月两次东征军阀陈炯明有战役中,他骁勇善战,充分体覆盖面他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良好素质,先后被提升为排长、连长。军中为此开始盛传他“贵州陶麻子,打仗不怕死”,敬佩之情尽在其中。后来在北伐战争中,他的机智,他的灵活,他的果敢,他的勇猛,备受上级欣赏,并因此被升任营长之职。1927年初,他随部队进驻江西省南昌地区后,又被提拔升任教导团副团长,当时任团长的就是朱德(后来的中共领导下的部队总司令)。
“南昌起义”爆发前夕,陶兴奉命到广州催筹军需物质,并在筹措到位之后回到广东韶关的时候,“南昌起义”没有达到预想目的,并且遭受重大损失。余剩部队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几经周折后朱毛会师井岗。但在当时蒋介石下令通缉教导团参加起义官兵,陶兴也被列入通缉对象。未避免麻烦,于是就将原名陶心达改名为陶兴。由于时局对他不利,他考虑再三之后,从武汉几经辗,暗自返回普定老家,并以教书为名暂时栖居乡间以避祸。
就这样在老家陶家寨度过半年时光之后,贵州督军周西成闻其名而多方暗访到他的真实存在情况之后,就以炮兵营长之职函件召至帐下。后来又在黔军多年多载自身的内斗攻战之中,他站在督军的立场上,因勇猛善战,吃苦耐劳,后来被提拔原来团长。
1935年1月,国民党中央军采取一石二鸟的策略,一方面以追剿红军为名进入黔境,另一方面以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剿共不力免去其职而入黔统黔,并将贵州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6军。这个时候陶兴该军任第121师362团副团长,吴剑平任师长。从此以后,在贵州的军阀割据时代宣告结束。不过作为地方部队的黔军,却在以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场上崭露头角,以钢铁般的意志,不惜血肉之躯的壮烈气慨,在这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树立了贵州军人敢于吃苦,善于打硬仗、恶仗,为国舍身亡命的精神可谓感天动地,一言难尽。
1936年12月,黔军121师被调往湖南、江西等地进行整顿训练。1937年春,调赴安徽芜湖驻防。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9月,第121师奉命调往上海参加8.13淞沪抗战。但是121师在装备上,不但特别的差强人意。而且他们所用枪支,绝大多数都是贵州造比较落后撇杆枪,没有任何像样的重武器。部队开赴到达上海之后,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不得不感叹:“121师只能作消耗日军弹药之炮灰!”在这样的情况下,冯玉祥将军考后勤部再三之后,就将该师作为兵站仓库的守卫部队加以使用。
可以战场瞬息万变,中国军队虽然非常通敢,前赴后继的生死于度外,但是血肉之躯,全成了噬血狂魔的牺牲。8.13抗战前线越来越禁不住日本人的疯狂!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黔军121师不得不被派往前线参战。们的普定人陶兴率领他的全团部队刚进入防守阵地,马上就遭到日军疯狂进攻!陶兴咬紧牙关,冷岭而坚定的指挥部队沉着应战!经过几场敌我双方面对面的你死我活的白刃战,陶兴的部队虽然有损失,但部队坚守的阵地岿然不动,日军多次进攻无功而返,之后他们又调来如狮如虎的坦克,协助他们的部队发起对我方部队的进攻。我们的陶兴团长,在无炮火掩护的情况之下,不得不撤退到第二道防线之内。
就在当天晚上,陶兴电请上级迅速调集火炮加以大力支援。结果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于是陶兴就不得不组织敢死队,在夜色之中,在火之中,在生死难以预料之中,不顾一切的成功偷袭日军的炮兵阵地,并缴获山炮一门,炮弹数发。到了第二天,日军再一利用坦克协助日军部队加以进攻。陶兴本来就是黄埔炮科出身,而且学业出色。但是在当时紧急情况之下,炮弹非常有限,争准狠非常重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陶兴不得不亲自操炮!他亲自操炮之后,目标无一不被命中,连续摧毁敌坦克三辆。日军因此不得不仓皇后撤,陶兴团长见势随即指受罪部了人进行反击冲锋,趁势夺取丢失阵地。当这一捷报上传至冯玉祥军部的时候,他们上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假消息,是不可能的事情!经复查确认之后,冯玉祥将军不得不说:“陶兴为淞沪会战以来收复阵地第一人,黔军不可小视!“陶麻子”真的是名不虚传!
陶兴团长率领导着他的部队,经过三天三夜鏖战,因伤亡过大不得不率所余部队从前沿国地上退了下来,撤到湖南的芷江地区进行休整和力量补充。之后又开赴到武汉东北方向抗战的外围阵线,参加武汉大会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武汉会战以失败告终。陶兴所率121师又调往湖南省的辰溪地区吉行整补。之后数月86军军部被撤消,121师改隶94军序列,担任江防任务。师长吴剑平调陆军大学学习,由副师长牟廷芳(普定人))升任师长。牟廷芳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后来又留学日本步兵学校。
牟廷芳平素间考虑问喜欢从政治角度思考,特别是在谋略总是以政治挂帅。他升任师长之后,随即就加紧对部队与中央保持思想上相一致的工作。牟廷芳因此将部队的中上级军官相继保送到中央军校高教班学习,下级军官陆续保送兵种学校补训。以此同时陆续将黄埔生补充进121师各级骨干之中,致使该师成为蒋介石忠实的嫡系部队,并因此致使121师的装备逐渐升级到精良的程度,从而在战力上大幅度得到提升,并被列为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抗战主力。
自武汉会战之后,国民党的94军奉命到四川省宜昌地区驻守荆州、沙市一带的长江防线,阻击日军西进之路。陶兴率121师362团为全军的前沿哨口阵地。由于陶兴精通战术且擅长炮战,并且在治军方面非常严谨,加上他经常又亲临指挥,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深受部队官兵全心全意的拥戴与敬重。陶兴所部驻守的阵地一直成为国民党长江防线上的一把尖刀,日军多次进攻,都未能撼动。陶兴所在团从1940年到1945年与敌对阵,从未遭败绩,362团被誉为常胜军,陶兴被誉为“常胜将军”。因此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陶兴被提升为少将师长,并因此率领他的部接收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到了解放占争的时候,也就是1947年的时候,陶兴的部队被派驻扎河北的沧州地区。时任解放军华北兵团司令员的聂荣臻与陶兴有黄埔师生之谊,因此就密秘派遣地下党员与陶兴将军进行联系,暗自动员他在战场上举旗进行起义。但不知消息从何泄漏,陶兴及其家人均被国民党军统加以控制,以至义举未成。后陶兴借与上峰意见相左为由,离开部队只身南下,以此反对内战。并且他还在南京拒绝蒋纬国邀请他上任卫戍部队副司令一职,离职返黔。
返黔之后的陶兴又被贵州当局留任任保七旅旅长。1949年11月陶兴赶赴普安,与19军团兵团代司令王伯勋和军长张涛等举行了著名的“普安起义”。
普安起义脱离国民党阵营之后的陶兴留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歌乐山第五高级步校战术教员。刘邓首长曾邀陶兴担任先进军大西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遣队骑兵旅副旅长兼参谋长,但他未应邀。1953年,陶兴转业返安顺县政协工作。在此期间,陶兴被选为安顺县人民代表。
1958年,受当时极左路线迫害,陶兴被划为右派入狱。1976年被特赦。1980年当选为原安顺市政协委员,拟作为同年4月21日召开的原安顺市政协代表大会市政协副主席人选。惜哉,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周,陶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