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是一个从小山村来到青藏线当兵的苦孩子,训练场上的苦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在雪域阳光下他每天都过都得很快乐,这其中最快乐的事就是隔三岔五能收到家人的来信。没想到在新兵连生活快结束的时候,一天训练刚结束,连队通信员抱着一大摞信喊他,“王刚、王刚……”听到喊声的王刚寻声而去。
王刚从通信员手里接过信顾不得细看顺手就拆开了。打开信的那一刻王刚愣了。“亲爱的战友,我叫李雪莲,是四川成都师范学院的学生……”看完信的开头,王刚就知道自己拆错信了。作为新兵拆错了信哪敢向外张扬,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把信看完。
原来这封信是李雪莲写给边防战士的,因为雪莲的父亲曾经是边防军人出生,此次写信的目的是想给连队捐赠图书。作为连队里唯一的四川新兵,通信员误以为信是王刚的。怀着内疚,王刚悄悄给雪莲回了一封信。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一封信让天各一方的两个四川老乡开始走进彼此内心。
也许是雪莲和王刚同样是来自农村的缘故,她希望王刚不要辜负家人的期望,在部队好好工作。王刚也是这样想的,因此在他入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加入了党组织。第二年春,他在给雪莲的信中流露出想报考军校的念头。收到信的那天,雪莲兴奋得像个孩子又蹦又跳,她顶着烈日跑遍学校附近所有的书店,为他买来复习资料。
入伍第三个秋天,王刚如愿考上军校。雪莲在上百封信件中为他加油。很快,王刚从军校毕业被分到格尔木某汽车团工作,王刚从军校这一走三个月没给她来信。
这时雪莲想起去年在军校团聚时,王刚给他留下他家里的电话号码。她立即一个电话打到王刚的老家,抓起电话就问:“阿姨,王刚最近好吗?”其实王刚的母亲早知道雪莲和儿子的关系。
没想到雪莲的话还没说完,王刚的母亲就在电话那头号啕大哭,无论雪莲怎么问她,她也不说一句话,此时雪莲心情更加躁动难安。又过了将近十分钟,王刚的母亲在电话那头哭着对雪莲说:“一次军车出现故障,王刚钻到车底下卸轮胎,没想到一不小心,支车凳滑了,他没反应过来,上千斤的钢铁一下子压在他的腿上,被紧急送到医院后命是捡回来了,但现在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放下电话雪莲脑子里一片空白,那夜她是哭着盼到了天亮。第二天一大早雪莲立即到学校请假离开成都,她要去青藏线照顾王刚。
一路颠簸、一路泪花,坐在车上雪莲一言不发,她却在内心暗自发誓:“一定要帮助王刚渡过难关。”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雪莲终于辗转赶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她顾不上高原反应,一口气跑到四楼。当她推开病房的门,见到不成人形的王刚时,尽管开始有思想准备,她还是惊呆了,这哪是几个月前与自己在成都火车站相见时那个高大威武的小伙子呀?
四目相望,王刚只是稍微的地愣了一下,沉默许久后说:“是谁让你来的?”
“我自己要来的!我想来看看你。”
“那你现在都看到了,反正我已经躺在医院了,不能动了,啥也干不了了!”
他哭了,那哭声撕心裂肺,这是一个男子汉经历了巨大打击而发出绝望的声音。你看到了你就走吧!”王刚说这些话,好像是刚从冰柜里取出来的,冷到了极点。
“我想留下来照顾你!”雪莲用哀求的语气回答他。
“我不需要你照顾,你走吧!”王刚的话仍然是冷冰冰的。为了缓解王刚的情绪,雪莲含泪离开了王刚的病房,来到医院大门口卫兵接待室,从站岗的哨兵那里借来笔和纸,他要给王刚写信。
“刚哥,即使你有一千个让我离开的理由,我也会找出一千零一个理由留下来护理你……”一封只有50多个字的信,雪莲感到够了。
王刚的心终究还是软了。后来在雪莲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渐渐好转,但医生告诉他说,“从王刚目前的情况看,他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度过后半生。”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雪莲悄悄蹲在厕所里流泪。医生的话像针尖,扎得她心里流血。倔强的雪莲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说:“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看你有没有决心。”
于是,医院的花园后来变成了王刚练习站立和走路的操场。在雪莲的精心护理与温情陪伴下,王刚终于可以慢慢靠墙行走了。一天中午,正在整理衣服的雪莲突然听到有人在向她招手,她抬头从窗外一看,王刚站在路边甩掉拐杖不停的向她点头。雪莲激动了,她丢下衣服夺门而出,朝着王刚的方向奔去。见她来了,王刚自豪地对她说:“雪莲,你看,我终于可以站起来走走了!”
王刚虽然可以颤颤巍巍的行走,但比正常人走路还是艰难得多。王刚不想给部队增添负担,主动提出退伍回老家。没多久,雪莲就带着丈夫下山回到四川老家讨生活,为照顾王刚,雪莲放弃教学职业,在县里开起了副食超市,凭借雪莲的勤劳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没两年就成为十里八乡的富裕户。
有钱后,王刚和雪莲商量要在雪域高原举办一场浪漫的婚礼,愿望很快实现了。婚礼后,他们没有选择下高原,而是在连队附近开了一个书吧,免费为军人开放,书吧取名雪莲驿站,看着她们幸福的模样,我断定她们早已决定在高原书写最美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