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3
分享

千里书缘

真是无巧不成书。好像所有有关书的故事都发生2011年11月25日下午,这是我奉命到北京出差的最后一天,手头的事情刚好办完,正准备上北京西单图书城去逛逛,挑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回拉萨部队。刚起身手机铃声响了起来,电话是文友张宇航打过来的,这位广东政坛文友在工作、生活上都是我的引路人。

“刚桥,我在总参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家里做客,你回拉萨了吗?”张宇航问。

“我还在北京,准备明天回部队。”我说。

“那太好了,赶紧过来一趟,我们在军事博物馆这边等你,记得把你写的书也带一本过来,一定要快,因为首长晚上要去外地出差。”

挂电话之前,张宇航留下了联系人熊总长秘书刘秘书的电话,让我到了军博与他联系。我所居住的京西宾馆离军博也就半个小时车程。

挂断电话,我带上书立即搭乘一辆出租车直奔军博,登上了车我才发现手机马上就没电了,在手机断电之前我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记下了刘秘书的电话号码。

很快,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军博门前,我没有直接下车,而是用司机的手机拨通了刘秘书的电话告诉我下车的地址。为了保险起见,我提出让司机等我见到刘秘书后再离开,由此带来的损失由我补偿。

在我等刘秘书接我之时,司机和我聊起了天,聊天中得知他也是青藏线上一名老兵,曾经有过当作家的梦想,后来退伍来到北京打工,京城快节奏的生活让文学成为遥远的梦想。当他知道我是青藏线老兵,也有一个文学梦,那一刹那他的眼里冒出亮光,感到自己又穿上了军装成为高原兵。他说我们太有缘了,以后一定要常联系。

我们是有过以后的。后来他带着爱人孩子到拉萨旅游,我盛情接待了老班长,那次到拉萨来他带来一本没有出版但装订精美的散文集《高原记忆》,里面有近百篇散文作品,都是原汁原味的青藏线军人故事。

记得,我在军博等了近二十来分钟才见到刘秘书,原因是刘秘书确实太忙了,刚送走一波面见熊总长的客人。在刘秘书的介绍下我终于见到面前这位曾经叱咤军坛的上将熊光楷。

第一次见到熊总长我没有感到胆怯,而是感到我们就像老熟人久别重逢一样亲切自然。“小黄,听老友张宇航厅长讲了你在西藏坚持写作的故事,我很感动,你的故事我都记下来了,以后还会写进书里……”

从见面开始,我们全部的话题都是围绕西藏文学展开的,他说他收藏了很多关于青藏线文学的图书,我深感敬佩。

闲聊中,我知道熊光楷上将退休后一直醉心于收藏签名盖章书。在他看来,藏书如同藏兵。他收藏的书基本上都是与军政相关。他说“读书之后再藏书,用书筑起黄金屋,胸中就有百万兵”。

令他他最为自豪的是,家里有上万本藏书,特别是3000多册签名书,不仅有鲁迅、老舍等人的签名盖章书,而且撒切尔、布莱尔、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等国际政要的签名书。

对于藏书,熊总长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说,我虽然是“武将”,但实际上我在工作中用枪杆子少,用笔杆子更多。我常常勉励自己要“习武学文”,就是坚持“习武”的方向,研究国防与军队建设,但是要通过不断“学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学文”提高“习武”的水平和能力。我藏书,归根结蒂是我爱书,爱读书。世界浩瀚,个人渺小,要想比较全面地了解世界上的事情,行千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在熊总长书房,他拿出钢笔若有所思的在一张整洁的纸上写下八个字“身在青藏 志在四方”。他说,你上高原后要多写高原兵强军路上奋勇前进的风采,以文言志、以文传情。他还送给我一本他和爱人共同书写的纪实文集《藏书 记事 忆人》,熊总长说每接收一本书他们都会回赠一本书,并附一张印有两只小白兔的卡通贴画,我心熊总长夫妻俩可能是想做两只快乐藏书的小白兔呵!

熊总长对爱好文学的老者和新人一样热忱接待。刘秘书安排我和熊总长见面的时间只有半小时,不知不觉我们却聊了足足一个钟头,直到他的爱人将出差行李送上车我们才分别。临别时,熊总长坚持要送我到公交站牌再走,一个上将送一个不知名的高原兵,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非常感动,非常温暖。

回到部队,受熊总长藏书精神的感染,我开启了收藏青藏线文学书籍之路,转业时我将珍藏的书籍一本本整理好打包带回老家,后来经历两次搬家这些书籍一本也没有丢失。

品读青藏线文学,我深感每本书都是眺望高原军营的窗口,我用目光在上面踩出一道道印褶,让青藏线历史整整齐齐排队走过,书里面涨满了一种叫做力量的拐杖。这些书,犹如一片纯净蔚蓝的天空,一片雪白圣洁的瑞雪。每当我寂寞无助时,任思绪在字里行间奔腾跳跃。在书里,我不停地寻找新老青藏线军人并与之对话,我渐渐读懂军旅作家王宗仁笔下兵味十足的《藏地兵书》,赵信、乔军中笔下刚毅顽强的《昆仑英豪》,张鼎全笔下悲壮有力的《血祭唐古拉》……

在青藏线文学书籍组成的书房里,我取名“半步书斋”,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因为读书永远在路上,文学永远在路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