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7
分享

将军的话没有冻伤

一个高原兵如果不借助望远镜,他所能看到的世界或许是一座山峰,或许是一条冰河。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原兵,我很庆幸能在军旅生涯中遇到两名有西藏情缘的将军。第一位将军叫阴法唐,一个心里装满西藏风骨的军人,准确地说他是一位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军人。他先后参加了陇海、鲁西南、越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众多战役,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

 人们记住他的名字却不是将军光环,而是他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这段历程。结识老将军源于一次采访,采访地点位于北京某部干休所,因为撰写报告文学《洗衣歌的故事》邀他作序,自然与他交谈的机会便多了起来。对于每次采访他都非常重视,提前准备资料,让我非常感动。

 在他的书房,我抛出了第一个话题?您为什么要两次进藏?“1950年,接受进军西藏、解放和建设西藏的任务。1980年中央任命我为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这次进藏主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种政策,让西藏经济快速发展”。

 采访中我听到不同版本的老西藏精神,想请教老将军真正的老西藏精神是什么?这是我特别想问的问题。“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守政策纪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这就是最原始的老西藏精神。”作为西藏老兵,听了老将军的话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老西藏精神的真谛。

 老将军说:“‘五个特别’精神当时全军都在倡导,我们西藏建设者就是要长期建藏、边防为家,希望年轻一代不要冻伤了老西藏精神。”

 在老将军家里我看到厚厚的一沓《西藏日报》,顿时感到非常好奇。老将军说,“我每天坚持收看西藏新闻、阅读西藏日报,现在年龄大了看不清字就让后辈们念给我听,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采访时,洗衣歌创作者李俊琛告诉我,“退休后,为了青藏铁路建设,老将军常年奔波于西藏与北京之间,也曾多次向中央领导提请修建青藏铁路事宜,直到铁路修通他才喘了一口气,随即又投身到文字战役中,用文字传递老西藏精神。”

 2014年元月,我的长篇报告文学《洗衣歌的故事》问世了。当打开书看到老将军亲笔题字:“老西藏精神”的姊妹花——洗衣歌,耳边就会他说的那句话:不要冻伤老西藏精神!

 历史永远是大自然的清晨,新一代兵站官兵在创新中继承了老西藏精神,没有让老西藏精神冻伤,另一位老将军的话更是没有冻伤。那是2013年8月的一天,当时我在拉萨大站司令部工作,有幸见到了只能在电视里见到的大人物赵将军,我想一座寂寞的高原能留下将军的脚印一定不多。

 那天早上阳光很好,蓝天的蓝有着更美好的意义。将军第一次来到我们部队,视察结束后他直接走进战士食堂就餐,那天我去食堂比较早,将军向我招手示意让我坐到他的身边,开始我还没缓过神,后来看见将军脸上露出灿烂的笑,一下子感到自然起来,将军看起来十分亲民,目光总是带着笑意,谈话也很接地气。“老兵叫什么名字呀?在部队干什么工作?多大了?结婚没?老家哪里人……”“报告首长,我叫黄刚桥,在大站司令部当保管员,今年33岁,结婚4年了,老家湖北随州。”我的回答很干脆,声音很洪亮。

 “刚桥,这个名字有什么深意吗?”将军问。

 “首长,我妈说生我的时候来不及去医院,刚刚在老家的一座桥上我就出生了,所以取名刚桥。”我连忙说。

 “这个名字好,看来你是急着到我们部队来呵……”将军说话幽默风趣,嗓门很大,周边战士也跟着笑出声来。

 “刚桥,你是大站老兵了,我想了解下你们线上兵站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以大胆地说,这个你有发言权。”将军的问话让我神经立即紧张起来,害怕说错话给部队抹黑。

 将军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等着我的答案,此时我的脑海闪电般直奔黑河兵站,兵站一个战士唤醒我的记忆,他因为没有救护车及时送医院治疗差点丢命。

 “首长,我建议线上兵站应该立即配救护车,关键时候能保命,我有个战友突发高原病因为没有救护车送往医院,差点牺牲了……”。

 将军抬头看了看随行人员说,“这个老兵的建议提得好,你们记下来回去报个意见我们把这个事情落实好。”

 将军的时间非常宝贵,一顿饭的时间转瞬即逝,吃完饭他就匆匆上车走了,大站领导准备离队欢送,将军说大家都解散,各忙各的事,随着一声车鸣,将军的身影消失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对于给将军提的建议,我没有去想还有下文,认为这只是领导检查工作例行的一个形式。没想到,半月后司令部接到一个北京的电话,让司令部派一个干部带队到北京某厂去提救护车,我是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的,因为提车的参谋就在我们司令部。

 那夜,我失眠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有时一个人的脚印就能留下一片足迹,将军的足迹是一句承诺,一句没有被雪山冻伤的承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