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03
分享

一个兵

“兵”这个字虽只有七画,我却写了20年。又一次来到火热的军营,只为分享一个消防兵的故事。一个普通的消防兵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为“网红”,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提气的事情,于是我手中的笔突然有了超越激情的激情。

一米七四的个头,黝黑的皮肤,紧凑的肌肉,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26岁的蔡伟是随州市消防支队曾都中队战斗一班班长,随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塌方坑里徒手刨土救民工,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勇救群众,抱着火苗喷薄燃烧的煤气罐向河边奔跑。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都是蔡伟用英雄壮举完成的。当人们竖起大拇指称他是英雄时,蔡伟说,我是一个兵,人民子弟兵。

“抱火哥”,是随州人民对这位英雄的亲切称呼。

“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煤气罐正猛烈燃烧,旁边还有一堆烧着的煤球,如果不及时转移,随时可能爆炸。”蔡伟回想当时险境时还心有余悸,但回想“抱火”经历很是淡定。

2015年5月23日下午13时,曾都区氵厥水河东堤一饮食城厨房起火。接到火警命令,蔡伟和队友立即奔赴火警点。蔡伟现场发现,厨房内大火熊熊,站在房外还听到煤气罐煤气“滋滋”泄漏的声音。

消防人员立即用两支高压水枪进行扑救,火势稍微得到控制,蔡伟和另一名队友进入厨房。“当时浓烟滚滚,厨房里有5个煤气罐,其中一个煤气罐倒在一堆煤球旁正猛烈燃烧,阀门处喷出一米多长的火舌,烧得滋滋作响。”

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厨房后是居民小区,旁边是超市,如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来不及多想,蔡伟拎起煤气罐就往外冲。当他提起燃烧的煤气罐往外跑时,煤气罐的阀门一下子弹了起来,熊熊的火焰直接喷到他的脸上。

危急关头,蔡伟顾不上疼痛,“抱火”冲向百米外的河堤,将煤气罐扔进河里。5分钟,他来回奔跑,一连从浓烟滚滚的火场内抢出3个煤气罐。另2个煤气罐也被队友抱出。

险情排除,蔡伟累瘫在河堤上,等悬吊的心放下时,他才发现眉毛和眼睫毛都被火焰烧焦了,原本湿淋淋的消防手套也不知什么时候被烤得干绷绷。

蔡伟抱着熊熊燃烧煤气罐奔跑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后,网友纷纷点赞。

网友说,兵是世界上每一支军队最基本的成员,是构成军队的基础。衡量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兵的素质至关重要。5分钟里抱着火罐跑3个百米来回,体现的是我们新时代中国兵的素质,这素质里包含着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

蔡伟说,是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培养和教育了我,让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我懂得了当兵为什么,军人这个称呼意味着什么,我只不过做了一个消防战士应该做的事情。

蔡伟出生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大路坝乡潭家坪村,这里的大山秀水养育了他,让他自小就有了征服险山峻岭的顽强毅力。

蔡伟的家一共有3名成员,他和父亲、母亲。父母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勤劳人,他们农忙种庄稼,农闲时就到建筑工地打工。因为勤劳,在村里他家是较早住上两层楼的山里人。

能住上楼房,这在20年前的当地大山农村来说,可是山里人羡慕的富裕户。蔡伟作为家里的独子,按说可以过着比其他孩子更优裕的生活,但是从贫困线上爬起来的父母,对蔡伟管教十分严格。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父母常在蔡伟耳边说的话,目的是让他从小知道只有艰苦奋斗,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于是,蔡伟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都要徒步十几公里上学。

“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做饭,吃完饭后天还未亮,提着马灯上学,10多公里山路步行需要两个多小时;下午不到3点钟放学,因为山高路远,回到家时天已黑。”蔡伟回忆。

因为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每天除了按时上学外,蔡伟比村里其他小伙伴还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放学回家途中在山上捡半麻袋松果回家当柴火,这是父母为他安排的“课外作业”。除此之外,喂猪、放牛也是他儿时每天的“必修课”。

山里的孩子并不懂得独子就该娇宠。漫漫的上学路,不仅培养了蔡伟吃苦耐劳的品质,更让他过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蔡伟评价自己小学期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娃子。

然而,升入乡镇中学后,远离了父母的视线,蔡伟像断了线的风筝乱飞起来。以前在大山里没见过的繁华在眼前展现,现代生活方式不断冲撞着这个少年,蔡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自从和镇上几个爱“逃课”的学生混在一起后,那个听话的孩子从头到脚都在发生改变,小平头变成了小分头,老布鞋变成了花球鞋。厌学,不做作业,上课做小动作,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基于对他的关爱,老师特意把他安排到讲台边听课,他仍对学习提不起神来。

浑浑噩噩念完初中,蔡伟匆匆地挤进了打工的行列,来到浙江温州一家模具厂打工。几个月下来,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他感到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以及有知识与没知识的收入差别,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后悔与自责不断敲打着这个16岁少年的心。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可以改变大山孩子的命运。蔡伟后悔当初没听老师的话。

人生就是这样,今天的醒悟永远买不到昨天的后悔药。

蔡伟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一次工伤导致胳膊骨折让他坚定了回家乡的决心。于是,养好伤后,他回到了家乡。

回乡后,他跟着自家的叔叔一起到建筑工地当小工。叔叔对这个自家门的侄儿很喜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叔叔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个铁杆“军事迷”,在工闲时间给蔡伟讲古今中外的战斗英雄故事,每次听得他如醉如痴。 叔叔的精彩故事,不断撞击着这个即将迈入18岁成人礼的年轻人的心。“绿色军营梦”在蔡伟的心中不断滋生着,并疯狂生长。走,当兵去!这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他当即往家里给父亲打电话,得知家乡的征兵宣传工作已经开始,时间已经不允许再作任何犹豫。说走就走,他立即辞去建筑工地的活回到了家里。

报名、体检、政审……一个月后,一辆载着新兵的列车风驰电掣般把他带到了江城武汉。18岁的蔡伟穿上了心爱的橄榄绿,成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消防新兵。

湖北省消防总队教导大队是蔡伟进入部队的首站,也是他从一名普通青年向一名合格战士转化的重要驿站。教导队的生活节奏紧张。白天,在寒风中进行队列、体能训练;深夜,则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紧急集合演练。

训练在艰苦中进行。长途拉练,负重奔跑……衣服湿透了再用体温焐干,手指磨出了血,随便贴一张创可贴又接着训练。大山的娃子不当孬种,你要给家乡人争光,当一个好兵。蔡伟耳边时刻回响着慈爱的父亲临行送别时叮嘱他的话。

不怕苦,不服输,将内心深处的韧劲释放出来,坚持就是胜利。一次次消防演练,一次次技能比武,充满激情与速度而紧张又活泼的教导队生活,让蔡伟开阔了眼界、锻炼了筋骨、砥砺了意志。

教导队新兵连的生活划上了句号,新兵下班,蔡伟被分配到武警随州市消防支队曾都中队。到中队后,他被分配当炊事员,当时感到很意外,心里虽有些落差,但并未气馁。他明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在炊事班工作,蔡伟用心钻研营养菜谱,将每一餐都当精品来打造,看到训练和出征归来的战友,在餐桌上享受美味时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即便十分热爱炊事班工作,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潜伏”着消防战斗员的“火种”。

目送战友每一次出征,蔡伟就在内心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到战斗班去冲锋陷阵。在炊事班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中队领导被蔡伟到消防一线去战斗的决心所打动,批准他加入战斗班的行列。

当一名消防战士,首先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为了强化体质,蔡伟白天练,晚上练,正常训练之余,他还给自己多加几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单双杠练习。别人练一次,他练十次,别人跑100米,他跑1000米。

大山的孩子不流泪。训练中经常受伤,而每次的伤只能让蔡伟更加顽强,流血了用纱布包一下,脚肿了晚上用酒精擦一下,手磨出了泡,挑破继续练,从来没有因为受伤耽误正常的训练。

进入战斗班不久,蔡伟因政治理论掌握熟练、军事素质过硬、示范作用良好,被任命为该中队战斗一班班长。训练我先来,灭火我先上。这是蔡伟的座右铭。“战友们,跟我上!”在战友心目里,蔡伟一直很勇敢。

中队长代子尧提起蔡伟眼睛便放出一种兴奋的光,为自己队里有这样的兵感到骄傲和自豪。蔡伟消防业务技能样样精通,3000米跑10分20秒,200米负重30公斤跑仅需 47秒,是中队里的“体能小达人”。苦事累事难事,总是冲在前头,官兵们私底下称蔡伟“金刚大兵”。

蔡伟说,曾都中队的消防官兵,人人都是“金刚”。在曾都中队消防官兵的营房,有这样一块宣传牌:赴汤蹈火为人民,枕戈待旦履职责;挥汗洒泪洗娇气,脱皮掉肉铸金刚。

当消防兵就意味着牺牲与奉献。中队对每个消防官兵立有一个标准: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消防战士便对自己提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每一次灾情,每一次火险,每一次冲锋,都是全新的考验。对于消防兵而言,一切都是突发,一切都在瞬间,一切不由思考,一切只需果断,也许跨一步就和死神打个招呼,或许冲上去就和死亡并肩而行。

2014年7月19日,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遭受特大洪灾,当时蔡伟正准备休假,得知洛阳镇受灾后他二话没说,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战斗中。白天他不停地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晚上当得知夜间需要人值班,他主动请战。

从凌晨两点钟到下午3点,12个多小时,没合一次眼,没喝一滴水,没吃一口粮。当看到从洪水中飘来了一箱面包时,饥肠辘辘的他和另外3名战友顾不得食品卫生不卫生,一口气填进肚皮里。接着,他们抖擞精神,继续与洪水进行殊死搏斗。

蔡伟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号:刨土哥。

正是这次徒手刨土救民工,“刨土哥”三个字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蔡伟的事迹传遍了荆楚大地。

2016年5月9日16时25分。位于随州城区交通大道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公司路段的排水沟施工工地,因下雨突然出现塌方,正在作业的3名民工被埋。

震耳的警笛就是消防兵出征的号角。随州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调派曾都中队15名消防官兵、两台抢险救援车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塌方现场,被困者正埋在一个深约3米的泥坑里,仅头部及上半身露在外面。泥坑边缘的泥土还在不断向下滑落。

经验告诉蔡伟:被困者不能昏迷。他一边与被困者交谈,一边利用塌方现场的木板、钢管等硬质材料挡住泥土,防止二次坍塌。

泥坑狭窄,如何施救?消防官兵们遇到了难题。

“如果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挖,作业带来的震动势必造成泥坑进一步塌陷,被困者随时有被埋的危险。如果使用铁锹、铁铲,可能对被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现场指挥员、支队参谋长殷丽勋回忆,当时雨水不断增多,被埋工人危在旦夕。

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容不得多想,蔡伟和身边两名战友纵身跳入泥坑,用戴着手套的双手奋力刨挖,很快将埋压较浅的两名被困民工“刨”了出来。

最后一名民工胸口以下全部被埋压在泥沙里,因泥沙挤压,意识模糊,出现昏厥症状。此时,只见蔡伟脱下粘满泥土的手套,直接徒手拼命地刨开民工身旁的泥土沙粒,手掌磨破了,指甲抠烂了,双手鲜血直流,他仍然猛力地刨着,20多分钟后,硬是将重度昏迷的民工从坍塌的泥土中“刨”了出来。

最终,3名被埋民工全部获救。

蔡伟救人的视频被网友放到网站上后,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网友亲切称他“刨土哥”。尤其是那双血肉模糊的双手,感动哭了很多人。时隔一年,当人们对“刨土哥”的赞叹还音犹在耳,蔡伟又成了“抱火哥”。

蔡伟入伍短短四年,先后参与各类消防和救险战斗180余次,解救遇险群众20多人,保护和挽救国家与人民财产价值达数千万元,获评随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荆楚楷模、十大荆楚消防卫士、中国好人等荣誉,荣立二等功。

“网红兵”蔡伟的刷屏,靠的不是噱头与炒作,而是一个消防兵对使命与责任的坚守引起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强烈认同。蔡伟告诉战友,“网红”不是我的梦,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