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3
分享

炊烟里的军魂

每当目光落在高原兵站缓缓升腾的炊烟上,心底就会被一种情感缠绕着。情感的源头是拉萨大站沿线五个兵站,这是我当兵十六年最热爱的地方。在高原兵站我深深地被炊烟背后的故事所打动。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大站领导派我整理站史馆资料,在整理资料时我读懂了拉萨大站原政委郭生杰与兵站“四菜一汤”的故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郭生杰心中有一个梦想,一定要让五个兵站全部执行“四菜一汤”的伙食标准,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也是一个必须实现的梦。

为实现这个梦,郭生杰决定带领官兵分阶段推进实施,按他的计划将在两年内使每个兵站达到“三荤一素一汤(四莱一汤)”的目标。他制定了两套完整的方案:一是开荒地建蔬菜大棚、养猪养牛养羊,实行自产自给。二是召开兵站伙食保障大会,统一思想,形成方案,向“四菜一汤”发起总攻。

 正在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大站军医拿着化验单出现在会场外,军医手里的化验单显示他的病情已到了最后的施救期,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这时兵站领导才知道眼前这个像打了鸡血的政委竟然换上了严重的肝萎缩。

 军医见自己怎么劝说政委住院都没用,于是让五个兵站站长轮番做他的工作,他这才勉强答应住院治疗,条件是不能超过一个礼拜。

 住院那些天,病痛把他折磨得不成样子,整个人全身肿胀,人已脱了相,但坚强的他在疼痛难忍的时候仍然咬牙忍着。渐渐地他对剧烈地疼痛失去了知觉,医生说这是不祥之兆,他却始终没有把疾病当回事,他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实在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回去处理,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四菜一汤”的事,躺在病床上他对前来探视的老首长说:“我得再干几年,等兵站伙食改善了,再转业或调到内地去好好养病。”

郭政委是累倒的,躺进医院的第一天就被医生挂出“黄牌”报了病危,但他仍然对自己的病情很乐观,他对每个来病房看望他的官兵如数家珍地念叨着:“要自力更生改善兵站的伙食,要坚持自己捕鱼种菜、磨豆腐、生豆芽……”,官兵们望着政委日渐消瘦的身子,心头泛起阵阵酸楚。

“他不是被病魔击垮的,而是被自己拖垮的,假如早点去西安治疗,他或许还真能创造奇迹。”郭政委的随行司机说,那年2月份他本来准备到西安去检查治疗,可到了西安,工作会、政工会、工程会,一连好几个会,他不愿站里再派人赶来,自己都一一代劳,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去组织传达落实。

会议刚传达完,上级又来人检查工作,他亲手写汇报材料到凌晨四点,他说机会难得,上级领导来拉萨一趟不容易,一定要认真地准备,把官兵心声和兵站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个详细汇报。7月下旬,他服完药觉得精神有些好转,“八一”那天他决意要敬战友们几杯酒,也是为大家鼓鼓劲。

可他哪里料到自己的生命已到了尽头。住院不久的一天郭政委的病情突然恶化,需立即抢救,抢救时需要紧急输血,大站20多名战士纷纷来到医院为他献出了鲜血,但插在血管里的针头已流不进血液了。这天他的最佳“搭档”王站长来了,他吃力地睁开眼,握着王站长的手说:“对不起!我把担子留给你一个人了,希望你领着大伙早日实现‘四菜一汤’的梦想,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1986年6月3日傍晚,微风吹拂着天蓝色的窗帘。郭政委最后望了一眼窗外夕阳映照下银光闪闪的雪峰,匆匆地走了。

他都不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死去。躺在医院里,他最放心不下的是独自一人在西宁的聋哑学校上学的哑女儿。还记得4个月前,他到西宁开会,匆匆去看了一次女儿。但是,只能匆匆见一面,父亲甚至没有带她上西宁的大街去转一转买点什么,就要分别了。分别的时候,已经12岁的女儿止住了哭声,泪水汪汪地举手跟父亲再见,这是一个她从小就学会的动作。

西宁匆匆一面,爸爸又要走了,哑女含泪举手再见,这是对爸爸的祝福!

郭政委的妻子刘秀英随军后在军中的家属缝纫组为军人缝补过衣服,在军营的加工厂、军人服务社都干过。丈夫去世后,组织上把她调到西宁,以便照顾哑女。与此同时,在格尔木读书的男孩也转学到西宁,入学时参加考试,百分制,孩子才考了几分。刘秀英自己在陕北农村只读到四年级,现在丈夫去世,留下哑女,留下学习成绩很差的儿子,她内心充满了愧疚。

总算有一个女儿长大后考上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毕业时,根据总后勤部对老高原子女的特殊照顾政策,女儿郭莉敏可以分配到北京的解放军医院工作。但是,刘秀英却要求让女儿回来。

刘秀英说:“我没办法,还有一个哑女没工作、没出嫁,我一个人怎么办?”同事们说:“秀英啦,你就为了你自己,不为女儿前途着想?”过了几天,刘秀英流着泪给女儿打电话说:“妈妈不叫你回来了,你在外面照要照顾好自己。”

可是,女儿撇不下守寡拉扯几个孩子长大的母亲,回信说:“妈妈,我从小在高原长大,你就让我支援边疆吧!”女儿自己要求分配回来,至今在高原医院。

这也许就是“藏二代”的无奈,不,更多是充满幸福的无奈。

正是这一代代青藏线人的无悔付出才换来青藏线美好的明天。郭政委生前最担心的“四菜一汤”早已成为过去,现在连火锅和自助餐、西餐也上了战士的餐桌。为了把部队建设成汽车兵的温暖之家,全站官兵在他举起的旗帜下,集思广益、锐意进取,探索出食宿接待正规化、科学化的新路子。目前的大站,不仅是后勤保障的拳头部队,更是竞技成才的“摇篮”。

如今郭政委与“四菜一汤”的故事很少有人提起,但他的精神还在大站延续着,每当新兵下连,参观站史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作为站史馆讲解员,每次都会认真讲述郭政委与兵站炊烟的动人故事,每次讲到最后,我都要重复那句话:郭政委的这份档案里还装着他醒来的梦想和活着的灵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