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住久了自然生情,屈指算来,我在随城亚通巷生活足有十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留有我的爱恋。由于工作的原因,五年前我搬出了亚通巷,但巷子里的记忆却深深印在脑海里。
翻开记忆的相册,亚通巷繁荣的景象被定格在一个“吃”字上。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生活的激情就被一道道美味的小吃点燃了。热干面散着芝麻香、拐子饭透着骨汤香、汽水馍裹着麦芽香……在亚通巷居住的十年里,我几乎尝遍这里所有美食。粗略算了一下,亚通巷早餐店不下于30家。在小巷吃饭通常没有服务员,厨师和服务员一肩挑。餐巾纸没有高档的,装在塑料盒子里,客人可以随便取用,在这里吃饭筷子一类的餐具都得顾客自己拿取。顾客走了,几只大碗,或者几只盘子,以及星星点点的汤水很久摆放在那里,象征着生意繁荣。我进门就餐,推过别人剩下的餐食,撕一把餐巾纸,擦拭擦拭面前的桌子,心安理得地就座,这种感觉只有在家里才有。
小餐馆的食客十分零散,南来北往的行人,饥饿难耐,站在门口打量一番,感觉这样的小餐馆适合自己的身份和口袋,就钻了进去,然后打量饭菜价目表,这个空隙,店主谦恭地立在一旁:“老板吃么斯啊?”!客人吃完了,店主的后脑门像是长着眼睛,过来收钱时,忘不了问上一句经常重复的话:吃好了没?话是废话,客人却非常满意。
对于小巷里不想做饭的懒汉们来说,早上和晚上挨得很近,晚上小巷几乎所有的餐馆生意都不错,因为这里大多饭馆都是亚通下岗工人开起的。在巷子里住久了,经常听老人们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亚通巷里的油泵厂是远近闻名的省属企业,谁家里有人能在这里上班算是光宗耀祖了,可是随着企业改制油泵厂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地小巷变成了小吃街。
除了美食,小巷对我而言是真实生活的存在。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因为生活琐事吵架,在“冷战期”里我一头扎进小巷里,暗地观察年迈的夫妻幸福生活的“秘诀”,我发现有一对爱养宠物的老两口生活得十分幸福,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比盛开的花儿还要美。后来,在和老爷爷的交谈中,他讲述的一个故事我明白了他们幸福的真谛。退休后,老爷爷爱上了养狗,老奶奶爱上了养猫,起初猫和狗是在一起喂养的,时间长了,猫和狗总爱相互抢吃食物,也常出现“干架”的现象,后来老两口也因“护宠”而发生很多矛盾。这时,老爷爷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每天定时喂养,喂养猫的时候,老爷爷就去遛狗,喂养狗的时候,老奶奶就去遛猫。老爷爷讲这个故事时很动情,似乎想告诉我美好的爱情都是夫妻谦让出来的,听着老爷爷的爱情故事,我轻轻舒了一口气,心情一下子明朗了起来,顿时感到那个月亮只有一半的夜晚也很漂亮。
人到了中年以后,总是不自觉地想自己老了会怎样生活?会像小巷的老人们那样无拘无束吗?……每到夏季看着老人们执一把蒲扇,热一盏清茶,坐在家门口,眯着眼迎接日落日升,目光里流露出的是饱尝世故后的超然和从容。他们时常在巷子里大声地说话,肆意地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做最真实的自己,看多了老人们阳光般的笑容,突然感到这种生活也很惬意。
我始终认为亚通巷是隐藏于随城的福地,这块不大的地盘承载着小巷人的全部快乐。小巷人闲暇之余喜欢在巷内一块空地上跳舞、唱歌、打太极拳,这样简单的业余生活轻易地把小巷人身上的污浊之气、怨恨之气、无名之气统统排除体外。
如今,我虽然已离开小巷五年了,小巷的早餐店也迁移到了别的地方,但每隔一段时间我仍然会去巷子里走走转转,看看熟悉的人,想想熟悉的事物,听听时光倒流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