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9/14
分享

读书的力量

虽然这只是一个普通读书人的故事,却一直想把它讲给大家听。这个故事告诉我,读书让生命更有力量。故事的主人公叫陈学,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父亲是乡镇中学教师,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在他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教导他长大后要做一个善良的读书人。

陈学起初的职业是一名教师,他读书有一个习惯,喜欢在书上做批注,遇到好的故事、好的语句,他都会用红色的圆珠笔划出来,然后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还会签上自己的名字和读书的时间、地点,这个习惯不知是否与他日常批改学生作业有关。平时,他除了读古今中外名著外,还喜爱收藏文学杂志。一次,他的朋友发现他家里有很多文学杂志合订本,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向他借去1994年的一本大众文学杂志合订本,由于一时疏忽在搬家过程中将合订本遗失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没想到几个月后这个合订本的另一个读者给陈学寄来一封信。事情是这样的,那是1999年一个炎热的夏天,宜昌某大学一名女大学生从室友那儿借阅了这本合订本,合订本是室友从宜昌街头旧书摊上买来的,女大学生又从室友手中借来这本杂志阅读,谁料那个女生被陈学写在杂志中的读书笔记所打动,于是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达她内心对陈学的敬佩之情。陈学收到女大学生来信后感到非常吃惊,他没想到读书的力量这么强!后来,他们经常书信往来,分享读书心得、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女大学生在寄给陈学的第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陈学朋友:

你好!我看完手中的这本厚厚的杂志合订本,突然想在这夏日的午后静静地给你写封信,临近考试了,看着别人复习得热火朝天,我却不知厚厚的课本从那页看起,只有抱着书有一茬没一茬地寻找读书的感觉,室友买了一部杂志合集,是1994年的文学杂志合订本,已经很陈旧了,但不影响阅读。这本杂志是我多年的知音,所以我借来看了,这本杂志深深感动了我,不!应该是你感动了我,读了十几年的书,我从没有一次像你那样认真读书,从头到尾,圈圈点点做了这么多笔记,还有你由衷的感悟,我甚至可以想象你读书时的专注表情。

我也曾经拥有很多书,可我却没有像你那样真正拥有它,我看过的书如今大部分在墙角独自寂寞,而我面对毕业考试复习一样也不能专下心来。感谢这本合集,感谢你让我找到了读书的力量。我想就在写完这封信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复习功课,迎接毕业考试。好了,就此搁笔。

此致!

敬礼!

一个陌生的朋友:小维

写于1999年6月22日中午

炎炎夏日里,我一口气读完小维写给陈学的书信,这颗燥热的心顿时感到一阵清凉和宁静。我曾经是一个焦虑的读书人,读书怀有功利心,急于从书中找到经典有用的句子,可以模仿的段落,应付写作之需。小维的这封信让我明白,读书是一种有情怀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追索。当一颗心隐没了尘世的嚣闹,认真地跌落在文字的精华里,刹那间就打开了一个美好阳光的世界。此刻心灵移动的每一小步,都是为了靠近自己灵魂的领地。你会发现捧着的这本书真美,你手心里的光阴真美!

陈学读书的故事深深感动着小维,也激励着她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后来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再后来找到和她一样热爱读书的人生伴侣。

从中学教师到报社记者,从机关干部到国企领导再到机关干部,陈学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书籍如同他亲密的战友,默默陪伴着他迎接日升月落,伴随他度过人生迷茫时刻。不久前,我领题家风主题宣传,在广水纪委工作人员的引荐下来到陈学家中采访,踏进他家的书房,我看见除了摆放整齐的书架和书桌,还可见不少字画、雕刻作品,养眼的绿植也随处可见,一股清雅而浓郁的书香味扑面而来。爱书、藏书、读书,是他和爱人最大的爱好,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家里近8000册的藏书,锻造了一家人高尚谦让的品格、和睦幸福、乐观积极的生活格调。

陈学夫妻俩将阅读作为家庭主要休闲生活方式来培养,他们建立了家庭阅读书吧,制定了每周阅读计划,坚持每周至少读书10小时,每年阅读8本以上的书籍。陈学不仅满足自己读书,还总喜欢与他人分享读书的快乐。在党校教书的爱人单位有一间宿舍需要整修,几位年轻同事一时间都没有地方住,陈学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让爱人把他们接到家里居住,一住就是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同事们最大的收获不是吃到了可口的饭菜,而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有位年轻老师由于上班心态一直未调整好有些浮躁,这时陈学在他书架上拿来几本关于成长励志的文学书籍给他看,还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他认真阅读书籍后豁然开朗,在此后的日子里,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来到陈学家中读书,与他分享读书心得。

陈学说,读书其实就是读心,读书能帮助我们维护心灵深处那束善良的光,帮助我们有意义地度过一生,不被世俗妄念纠缠我们的生活。

无疑,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益友,可以与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沟通,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而且,随时随地与你相会,绝不失约。陈学始终记得父亲的嘱托,做一个善良的读书人。有一天,他在书中读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段关于善良的阐释。马克·吐温说,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读到这里,他又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做一个善良的读书人。工作后,他也时常在脑海里想,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读书人?怎样为这个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终于一个契机激发了他的善心。原来,很长一段时间,陈学自己所在的县城业余文化生活匮乏,不少人到了周末迷恋于打牌赌博、吃吃喝喝,他也经常听到有的年轻人厌倦没有朝气的业余生活,但是苦于没有平台没有组织。他思索许久,终于作出了一个决定,成立一个户外公益组织,让年轻的朋友回归自然,到户外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为此,陈学专门买来做社会公益的书来仔细研读,并从身边热爱公益事业的好友入手,共同谋划户外公益组织方案,很快找到6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花山水库开展一场公益环保活动,并在水库边露营。陈学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10月5日夜晚,柔和的月光把花山水库的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围着篝火促膝谈心的时候,陈学认识到独乐不如众人乐,应该创建一个社团组织,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在月光似水的夜晚,他们7个年轻人诗性大发,为取名各抒己见。有人说,花山放眼望去天苍苍野茫茫,建议叫“天野”;有人说我看叫“野狼”好些,我们都是有血性的年轻人,要有点野狼团结敢拼的味道……正在大家热烈讨论中,陈学突然抬头仰望星空,竟然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我们这个户外组织发起人一共七人,此时天上亮着北斗七星,我看就叫北斗星户外,预示着我们这个组织是引领公益方向的……”陈学满脸兴奋地说。这个名字有寓意!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命名通过!北斗星户外公益组织就此成立。

公益组织成立后,陈学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发动网友组织健康有益的户外公益活动。在陈学的感染下,他的爱人和儿子也加入了公益组织。他们通过开展“洁净家园”捡垃圾、小学志愿教学一日、革命老区学校捐赠、青年诗歌朗诵、汶川大地震烛光悼念等主题活动,引导年轻人树立奉献社会、积极上进、品质生活的健康观念。不久,北京、河南、福建、浙江、武汉等地的驴友慕名来到广水开展户外联谊活动,更加增强了他做公益事业的信心。陈学的公益行动给儿子树立了榜样。上大学的儿子利用暑期在当地做起宣传工作志愿者,获得优秀学生志愿者称号。

如果说做公益是善良之举,那么关注民生疾苦则是守护另一种善良。1999年4月,因工作需要,陈学从南关中学调到广水日报社工作。从进报社的那一天起,他就立志做一名好记者。在新闻路上,他不满足于跑跑会场,摘摘材料,写写“豆腐块”文章,而是主动请战、主动策划、主动采写,把笔墨和汗水挥洒到工作一线,把足迹延伸到基层。2003年夏天,报社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一小偷被拘留某地派出所后很快就出来了,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到举报人家里威胁。报社主编在编务会上询问谁愿意去调查采访,陈学立即站了出来,接下了军令状。谁都知道,这起调查面对的矛盾很复杂,关系纠扯不清,稍有不慎,容易弄出纰漏,甚至遭到打击报复。为了弄清事情原委,他徒步20多里,冒着盛夏酷暑,穿越山谷,趟过小溪,来到被害人、村民家中和有关单位采访,经过努力终于还原了事实本来面目,事件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他还善于挖掘普通人身上闪光点,当记者时,为写出真实接地气的好新闻,他主动到殡仪馆采访整容师,到两省三县市交界处徐家山采访代课教师和留守儿童,除夕之夜他到街头采访环卫工人,还多次到聋哑学校采访默默奉献的特教教师,深入田间地头采访科技创新的农民等等,普通人的事迹感染了他,他将自己的情感变成新闻通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善良,有时也是一种责任。陈学在回忆当记者的那段经历时对我说,记者的责任不仅是还原真相,还原真相只是最基本的责任,记者最大的责任是用手中的笔推动改革的步伐,推动社会问题有效解决。在此,他提起一个故事:2002年之前广水市中考新生录取政策采取的是统考统招方式,忽略了类别不同、城乡学校差别,显得不合理,学校、家长意见很大,呼吁“中考比高考还难,录取政策要改革”。然而,怎么改即使在教育管理部门内部也存在分歧。当时作为教育版编辑的他,认识到此新闻的社会价值,立即和教育部门联系,开辟了“我看中考录取政策”讨论专栏,采访了大量的教育专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编写了30多篇长篇通讯,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最终促使分类录取政策的出台。

善良,考验的是本心。2003年9月,全国县市报改革,广水日报面临停刊。有的人说,报社应付最后的几期报纸就行了,然而,他并不这么认为,越是最后越要办好报纸回报读者。他默默策划,深入采访,先后采写了系列报道《温州人在广水》《科技成果在民化公司迅速转为生产力》,直至刊发到报纸最后的一期。

善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廉洁的品质。陈学的父亲是老党员,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年除夕夜,父亲都要把他叫到房间,帮他梳理一年的工作成绩和廉洁履职情况。父亲循循善诱,对陈学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不端行为毫不留情的进行批评,常常说得他自惭形秽,甚至痛哭流涕。也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让他如履薄冰对待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行。

父亲的教诲对陈学来说是无字的书。父亲这部书让他懂得,读了书不代表就有了学问,更多的学问来自生活,来自自身的感悟,只有不断的在生活中磨砺,不断的吸取精华,提升修养,方能使吸收的固有知识转化成学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陈学一直都在用善良的心传递读书的力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