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2/08
分享

岁月深处的家风

那天早上,雪花飞舞的节奏明显变慢了些,随城黄龙社区小巷内依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社区干部还没上班,我来到社区居委会约定采访社区书记叶娇枝,可能因为来早了些,或许她正在专心清扫积雪,丝毫没有觉察我的脚步声,只见她挥动着铁锹动作麻利地铲着雪,那身红色的羽绒服在雪地的映射下格外鲜艳,像是跳动的火焰。大概过了一刻钟,她就把一条在白雪里走丢的道路领回了家。

我断定眼前的叶娇枝是个外强中干的女人,我正在心里想着一会怎样采访她时,她放下铁锹,突然走到我的跟前,开门见山介绍自己,“黄主任好,我叫叶娇枝,不好意思,刚才只顾着铲雪,没看见你哈,莫要见怪。”“那里,那里,早就听说了你的家风故事,今天是专门来向你学习的……”几句闲聊后,我来到了她的办公室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窗外依然飘散着零星的雪花,我的思绪随着她讲述的家风故事回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叶娇枝回忆,小的时候,她见过最多的人是到村子里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虽然村庄不大,但村连着村,人烟稠密,对转乡手艺人的需求很大。转乡的手艺人进村不仅对大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村里孩子们来说,更是一件欢欣和高兴的趣事。手艺人进村了,有的悠长的喊着“拿破烂鞋来换针换线哦”,有的喊着“磨剪子来戗菜刀”,有的喊着“弹棉花打套哦”……那吆喝声抑扬顿挫,很有味道。村子不大,吆喝声轻松地就越过整个村庄,到现在那声音和调子叶娇枝还能学得来。“修缸补缸喽!修洋瓷盆喽!”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叶娇枝至今还记得这样的吆喝声。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水缸、米缸,当时缸相对来说较为粗陋,使用起来容易损坏。中国人历来有惜物的传统,又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用破、碎裂的缸大多舍不得丢弃,于是就出现了修缸这门手艺。

在旧时,修缸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这行业发不了大财,只能是混口饭吃。叶娇枝说,做这行当的人成本不高,全凭手艺。只要几支钨钢的冲头,一二把小铁锤,几斤生铁末子和半斤盐巴就成了。那时叶娇枝居住在随南偏僻的小山村,一个村子上千人没有几个会修缸的人,所以外来的师傅嗅到了商机,纷纷来到村里转乡。“哦,转乡是个老俗谚,意思是说过去的手艺人流动着做生意。”叶娇枝连忙向我解释说,过去民间工匠很多,比如“剃头、皮匠、鞋匠、金银匠、木匠、染匠、弹棉花”等等,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总之老百姓生活中需要什么,就有什么样的手艺人。

相对当地的转乡人而言,外乡的转乡人生活却艰难多了,他们常年出门在外,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吃饭和住宿。当时,叶娇枝的家庭在村里条件相对比较好,她的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村里妇联干部。叶娇枝清晰地记得,当时热心的父母经常救济外乡手艺人,记忆最深刻的是,四川修缸的和陕西绣花的手艺人,他们一般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赶来做生意,大雁南飞时节再赶回老家,这些手艺人一般结队过来,领队的师傅带两至三个徒弟,吃住全部在她的家里。父亲对手艺人非常尊敬,也很热情,家里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外乡手艺人,生产队分下来的猪肉,父亲总要留着手艺人来了才吃,似乎有手艺人的日子才像过年。有时,这些手艺人家里遇到灾年或生活困难,父亲免收手艺人的伙食费,这让手艺人感到家的温暖,直到后来这些手艺人被时代发展的洪流所淘汰,父亲还和这些手艺人保持联系,就在前几年这些手艺人还在心里念着父亲的好,不远千里来到随南小村感谢父亲当年的救济之恩。父亲也是重情重义的人,即使年过八旬还经常念叨这些手艺人,恨不得坐车过去见见他们,和他们唠唠家常,遗憾的是身体实在不允许。

多年的情感积淀怎样才能抒发出来?父亲在几年前经受大病之后,他深感时日不多,于是带病拿起笔墨,用心用情记录自己他与手艺人的点滴故事。

在一茬接一茬的手艺人中,父亲最念念不忘的两位来自河南的照相师傅,一个姓张,一个姓高,他们在叶娇枝家里整整借住了八个月,那时候照相机还是新鲜玩意,算得上高科技。父亲很喜欢这两个长相干练、穿着讲究的照相师傅,他们不仅照相专业,人也很勤快,谁家娶亲、过生日、过大寿,他们随叫随到。叶娇枝印象最深的是,照相师傅们都很会调动照相者的情绪,经常指导大家如何看镜头,如何微笑,有时他会亲自给照相者示范。那时候照相,一般不是取自然景,而是背后挂一副画当背景,常见的背景画有天安门、桂林山水、西湖风光、富贵牡丹、布达拉宫等。那个时代,老百姓刚刚单干,能够吃饱肚子,手里闲钱却不多,照一张相虽说只花块八毛的,一般家庭还是不舍得,只有在过生日、结婚、春节等重大节日时才照相,师傅们遇到困难的家庭常常免费给乡亲们照相。父亲不忍照相师傅经常做免费生意,便减免师傅们的伙食费,尽量让他们减少生活成本。

爱心是一把火,既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父亲对手艺人的爱在手艺人手中不断传递,父亲说,这些手艺人在村里一年到头挣的钱也只能维持生活,但他们很懂得感恩,村里孤寡老人或五保户有困难,外乡人能出力的出力帮衬,不能出力的也会很慷慨地拿些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父亲很反感乡亲们称手艺人为外乡人或乡巴佬,他经常说,外乡人也是我们的亲人,照在我们头顶上的是同一片天,只是他们为了生计从不同的故乡来,被大家成为外乡人。

父亲的热心让叶娇枝十分敬佩。记忆中,还是孩提时,父亲茶余饭后总喜欢将伟人的红色家风故事讲给她听,她在似懂非懂中慢慢体会到父亲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改革开放初期,勤劳的父母靠着自己的辛劳慢慢跨入万元户的行列,随即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视机。自家里有了电视机后,家里一下热闹了起来,每天天一撒黑,父亲便让叶娇枝把自家院子打扫干净,然后摆好桌椅,烧好茶水,等候邻里乡亲过来看电视,遇到播放有关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时候,身为乡村教师的父亲热心的为大伙宣传解读,此时的农家小院变成了露天课堂,父亲的讲解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不时引来阵阵掌声。这样的场景直到现在还经常在叶娇枝的梦境里出现,她经常梦见夕阳余晖洒在红墙碧瓦上,大伙围坐在小院里有说有笑,周围散发着炽热与灿烂,那是多么诗意的田园生活啊!

父亲一直要求家人要助人为乐,他也带头为乡邻做好事。在乡下,婚丧嫁娶是天大的事,村里有红白喜事,大都喜欢请父亲当“支客”,他总是乐此不疲,尽力把事情办的既热闹又简朴。在叶家大家族中,谁家遇到矛盾吵闹也喜欢找父亲评理,父亲总能用朴素的话语劝慰大家以和为贵,平息怒火。每逢腊月,父亲更是一刻不得闲,他一边为乡亲写春联,一边教年轻人学习毛笔字,母亲则忙着为乡邻免费做衣服,乡邻们为感激父母,会捎上一些糖果给她们姐妹解解馋。叶娇枝说,这段时间,虽是家里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最热闹最快乐的时刻,父母对待乡邻的热心让叶娇枝从小便埋下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种子。

父亲对待家人更是用心良苦,可以说“爸气十足”。叶娇枝回忆,每年的团圆饭上,父亲都要求儿女们必须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而后具体分析子女们这一年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而后不忘叮嘱全家人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正是有这种乐观的心态,年过八旬的父亲现在依然声音洪亮、自信开朗。

叶娇枝的母亲在村里也绝对算上是个能人,母亲是在村干部的位子上退休的。几十年如一日,她爱村爱民,为村级建设奉献了自己毕生心血。正是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叶娇枝通过自身的努力慢慢走上了社区书记的岗位,在社区工作的每一天,她谨记母亲教诲,用情关注居民的“大事、小事、家务事”,用心倾听居民的“呼声、心声、叹息声”,用爱解决居民的“愁事、难事、烦心事”。

母亲热爱村里的一草一木,也爱自己的每一位家人。叶娇枝记得奶奶67岁那年,不慎摔倒在地导致偏瘫,常年卧病在床,为了减轻奶奶身体疾苦,母亲不仅坚持每天为瘫痪的奶奶洗脸梳头,擦洗身体,还学会了按摩和打针。

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叶娇枝的小家庭幸福美满,她和丈夫相濡以沫的30年里,互敬互爱、互相学习,彼此形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临睡前都会坐在床头说一说一天的见闻,聊一聊对某件热点事的看法,谈一谈父母的身体状况,女儿的教育等等。

叶娇枝的女儿是全家人未来和希望,也是这个家的骄傲。每每提起女儿的成长经历,叶娇枝眼眸里都透出亮光来,大学时期,女儿利用寒暑假到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工作后,坚持资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女儿先后获得随州首届旅游形象大使冠军、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好家风成就好人生,好家风滋养好儿女。相信这样的好家风一定会在叶娇枝和后辈们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