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1
分享

漫谈读书

关于读书的意义,最近网上很火的董宇辉说了一段特别治愈的话,他说,“没钱了怎么办?那就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没女朋友怎么办?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气质不好怎么办?读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个子不高怎么办?读书,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内卷怎么办?读书,因为读书破万卷。”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该如何读书?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晚清名臣曾国藩给出了最智慧的答案。他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二月二十日写给弟弟的信件中写道: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足,如河伯之观海,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的这番话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教导弟弟,读书一要有志向,二要有见识,三要有恒心。曾国藩认为,有远大的志向就不会甘心于平庸卑下;有见识就知道学海无涯,不敢因一知半解而自满自足,如同河伯观看大海、井底之蛙窥测天空一样,都是无见识之人的行为;有恒心,就绝对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曾国藩提到的读书要有志,这个志指的是从书本中获取远大的志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间佳话。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冲,走向广阔天地,他给家人留下诗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走出乡关,毛泽东投考湘乡县东山学校,在作文试题《言志》答文中抒发了自己立志求学的远大抱负。校长李元圃阅卷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堂取了一个建国才”。在东山新式学堂,毛泽东开始接触新学。1912年,毛泽东来到长沙,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这个新的学习天地,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世界大地图,惊奇与震撼之余,他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中国在哪里。

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他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志同道合,受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进步思想影响,他们把个人的读书志向与寻找国家出路结合起来。1917年,在《致黎锦熙信》中,毛泽东说:“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为求“真志”,青年毛泽东处处磨炼自己,或去一师后山妙高峰,“静中求学”;或去长沙人声鼎沸的南门口,“闹中求静”。他与朋友们约定,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庭琐事,只谈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等大事。

1918年,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一批湖湘热血青年,建立新民学会,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方针。他们聚集在岳麓山上、橘子洲头,纵论天下大势,讨论社会人生问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出“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呼吁民众大联合。为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去法国勤工俭学,出国“猛看猛译”。经过比较分析,终于找到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良方——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1921年,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入学须知》中,旗帜鲜明地写道:“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会。我们的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

毛主席一生嗜书如命。他对书籍的酷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在他逝世前,重病缠身的毛主席还用颤抖的手在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几册《晋书》封面上分别写下“1975.8再阅”、“1975.5.9再阅”等字样。

相比伟人而言,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平凡人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只要我们把视线稍微打开,看看身边活得很阳光的人,你就会发现读书的意义,他们大多热爱读书,读书虽然不会让他们看起来有多大的成就,但他们内心的阳光是藏不住的,他们身上的自信是藏不住的。他们身上的高贵是看得见的。稍加分析,你会发现读书是无形的却又是有形的,读过的书,哪怕内容不记得,但它依然存在谈吐中,在气质里,在胸襟的无涯与精神的宽广中,尤其在你遇到困惑时,书又是治愈的阶梯,是向上的良药,是启迪智慧的良方,是唤醒心智的道场。

“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你触碰过的那些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认识这个世界,会悄悄的帮你擦去脸上的肤浅和无知。书便宜但不意味着知识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能够功成名就,不一定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够让你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嬉皮有分寸。读书虽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不读书,会挡住你很多出路。”这是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告诫学生的话,深刻回答了人为什么要立志读书,也道出了读书的意义。

一个读书人,除了要有志外还得有识。一个真正有学识的人才会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才知道自己在苍茫宇宙、浩渺知识海洋中的渺小。

关于学识,著名作家杨绛说:每本书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多个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别说些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但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著名诗词大家叶嘉莹说:名篇巨作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情感、修养、志意,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将这些与自己的人生融汇在一起,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所在。她说,最初在国外教书时,她的英文虽然不好,可是学生非常喜欢听她的课,这正是因为学生从诗词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书中有日月,书中有天地。我始终认为,读书就是品尝别人在生活之树摘下的果子,因为透过书本我们可以览见逝去的历史,也能看到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好书犹如一片纯净蔚蓝的天空,一片雪白圣洁的瑞雪,它能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灵魂。在我生活迷茫时,我经常会在书海里寻找走出困惑的“解药”。我会在书里寻找古人今人与之对话,面对伟人凡人与之交谈,领悟萧伯纳的幽默、泰戈尔的深情,欣赏鲁迅的刚毅、梁实秋的洒脱,羡慕贾平凹的诙谐、三毛的自如和席慕容的浪漫……渐渐地我觉得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与好友为伍,拜中外贤人雅士,诵珠玑佳句,品智言妙喻;纵览古今天下人情世事,观五洲奇景,看异域风情,岂不乐哉!长此下来,读书的过程就成为了增长见识的过程。

曾国藩提到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要有恒。他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他一生宦海戎马倥偬,但仍勤于读书,每天必做三件事:用楷书写日记,读史十页,记茶余偶谈一则,没有一日间断。勉励弟弟曾国荃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为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钞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廿页……苦心人,天不负,因此曾国藩凭借自己持之以恒的读书态度成为一代圣人。

曾国藩对自己读书的要求是: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他做事的态度。他有一个“尚诚尚拙”的人生哲学,即“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打败太平军,靠的不是机谋巧变,而是“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功夫”。

为什么“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所谓“巧”,无非是走捷径、省功夫,绕开欲成之事所需要的某些艰难。而任何事情,只要取“巧”,就有漏洞。就像你翻一片地,只有一锄一锄地把每个角落都锄到,才算真把这块地翻完了。如果你取“巧”,做表面功夫,这里留一块,那里漏一块,那么,这些疏漏掉的地方,就会长不出好庄稼。读书也是如此,只有埋下头深读下去才会有收获,才会吸收到书籍里的养分,进而转化为真正的学识。

耕田意味着丰收,读书意味着收获。前者仓库充实,后者大脑充实。曾国藩的耕读思想像一道光照亮着万千读书人。从泥瓦匠到边防军人,从新闻记者到纪检干部,读书让我有幸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我最早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必要性是在我进入西藏当兵后,那是1999年新兵下连进入拉萨兵站工作不久,领导看我平时喜欢写诗,认为我很有文化内涵,于是安排我接任新闻报道员的工作。我的宣传生涯是从写一篇演讲稿开始的。那时,我在新兵连里是个出了名的“闷葫芦”,从不爱主动跟战友说话,平时有空就是看看书、写写日记,读书的习惯是从上初中时开始的。新兵连的那次演讲连长共安排了三个新兵准备演讲稿,我是其中之一。记得当时我写的演讲稿叫《入伍前夜》,讲述的是入伍前夜与父亲的一段对话,饱含着内心对家人的不舍,以及父亲对我入伍后的期望。演讲稿写好后得到连长的大嘉赞赏。连长当着我们全班的面用他那浓郁的四川口音一字不漏地念完了这篇演讲稿,大家也报以热烈掌声给我鼓励。

后来,我没让战友们失望,获得全团演讲比赛二等奖。

在兵站干宣传工作其实只有我一个人,平时除了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外,最多的时间是写宣传报道。为了干好宣传工作,我一有空就抱着有关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的书籍,一字一字地啃;每次有机会下基层,我总会揣上一个小本子,走一路,记一路,渐渐地我发现青藏线上值得讴歌的人物、事件不少,但把这些写出来,宣传出去,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顺遂。

记得有一次,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一首军旅长诗,结果被退稿了。当时,我虽有些气馁,但依然坚持写作,并不断向《解放军报》《西藏日报》等各大报刊投稿。写了两年,投了两年,结果都是“石沉大海”,当时我真有点想打退堂鼓了,觉得自己不是搞宣传报道的料。但倔强的我还是不甘心,因为不甘心,我坚持了下去,后来我又鼓足勇气给解放军报副刊寄去一篇散文《不发我也写》,在这篇散文里我把写作的艰辛统统道了出来。没想到,几天后这篇文章见报了,成为我的处女作,这一小小的成功点亮了我创作的欲望。

为了找到实现宣传梦想的钥匙,我报考了军队新闻报道进修学院、军地两用人才进修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专业知识。渐渐地我的新闻通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开始见诸全国各大刊物,并获得总后勤部第九届、十届、十二届军事文学奖以及全国十余项文学奖项,荣获三等功。

在兵站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建军节那天,我的第一部散文集《走在雪域阳光里》出版发行了,让我更加坚定了宣传梦想。在军队的大熔炉里,“笔尖”上的初心伴随我一路成长。后来,我又应原总政宣传部邀请编写了报告文学集《忠诚铸辉煌》、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之旅》,出版了纪实文学《心路拉萨》、报告文学《雪域年华》等文学作品。

当紧张、艰苦的军营生活伴我走过第五个春秋的时候,母亲病重住进医院。那些天我极度伤痛,刻骨铭心地体味到“忠孝难两全“的滋味。当时正值连队上线执勤高峰期,宣传任务也进入了“高峰期”,此时就是有再大的事也不能离开部队,我向远方深深鞠了一个躬,希望母亲能够原谅我,然后强忍着泪水继续工作。那些年,由于我工作成绩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通报表彰。这时,女友来信说,你当兵不亏了,该得到的荣誉都得到了,可以安心退伍了,女友劝我回去筹办婚事,我也做好了解甲归田的准备。

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站长找到我,给我送来《革命英雄谱》、《昆仑英豪》等书籍,与我谈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还带我走进西藏烈士陵园,面对群山环抱的排排墓碑,面对把青春永驻高原的战友,我的心被震憾了,我想了很多很多……于是我坚定了奋战高原的决心。

找到了初心,也就找到了根植于血脉的情感。兵站紧张繁忙的工作时常让我疲惫不堪,部队领导总在身后关切地说:“小黄呀!看你没日每夜地写作,一定要注意休息,工作是干不完的,得注意调节呀!”当每次看到自己创作反映兵站官兵工作生活的作品见报时,我总会感到阵阵欣慰和自豪。

2009年3月,在组织的关心下,我借调到原总后勤部文学创作室学习,我倍加珍惜难得机会。学习期间,我始终扮演着“苦行僧”的角色,把青春飞扬的激情转化成学习的动能和燃烧的文字。

宣传岗位上的磨砺,让我成为部队业务骨干。我如愿入了党,改选了士官,当上了班长、代理宣传干事。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脱下军装成为军人必须面对的选择。2014年11月25日,我的军旅生涯在圣城拉萨画上了圆满句号。离别是是终点也是起点,道路从这里中断又从这里延伸。

转业后,我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部队锻炼让我有了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底气,在随州日报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我主动要求去偏远农村、社区、工厂、部队这些最能捕捉新闻第一素材的地方去采访。农村有些地方不通汽车,我就骑摩托车前行,很多人都称我“土记者”,我觉得这个名字好,接地气,因为对土地热爱,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2017年,我被选调到随州市纪委工作,成为一名纪检宣传战线的新兵。进纪委之前我虽有过短暂的新闻报道工作经历,按说也有一定文字功底,但写起纪检监察新闻来却无从下手,处处遇“拦路虎”,根源在于不懂纪言纪语,不熟悉纪检新闻写作技巧。没有捷径,唯有拼命学习,补齐纪检监察知识短板,从各种渠道偷师学法、依葫画瓢提高写作水平。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对别人而言只是多花时间而已,但对我来说还需要不断征服“低原”反映,这是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返乡后必须面对的生理和心理顽疾。因为有书相伴,我最终战胜了自己。因为有书相伴,我找到了知书达礼的爱妻。我爱读书,因为读书让我人生有志、未来有识、做事有恒。每当我拿起书的那一刻,内心总会感到很充实很温暖。这些有书相伴的日子美好而幸福,此时,我的脑中不由得浮现起曾国藩的读书至理名言: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足,如河伯之观海,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相信!曾国藩的读书名言在当今社会一定会激励很多读书人,也会点醒很多读书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