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百余年前,曾国藩写下了这幅对联,为的就是告诫弟弟曾国荃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
这副对联是曾国藩的智慧结晶。上联:千秋邈矣独留我,曾国藩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弟弟曾国荃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独立,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因为当时曾国藩写这副对联的时候,曾国荃带领湘军已攻下南京,此时曾国藩却苦心劝弟弟曾国荃回老家隐居,可想而知曾国荃心里是极不愿意的,但他最后还是听从了曾国藩的话回了老家。下联是:百战归来再读书,这其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意在提醒曾国荃不要忘记湘军的本质,湘军是读书人建立起来的,这当时在历代军事史上都不曾出现过,有如此众多的儒生做将军在当时那个年代更是不可思议。过去,常有人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可是湘军开启了秀才当将军的先河。湘军建立的核心纲领就是以儒生领山农,湘军的领军人物都认为,不读书是打不了胜仗的,所以打完胜仗更要读书,正因如此,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写下了这副名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这其中包含的第二层含义是曾国藩自己的感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时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他不断挑战自己,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之后,然后再去读书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为了全面理解曾国藩写给弟弟的这副对联背后的深意,我专门阅读了关于曾国藩家风家训方面的书籍,从书中明白曾国藩的大智慧。智慧一:我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懂得及时止损和审时度势的人。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把时间拉长,回到1851年,那年洪秀全等人发动太平天国武装起义,随后曾氏兄弟创建湘军,对太平军作战,因为湘军凶残,曾氏兄弟被称为“曾剃头”。湘军最终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入城后屠杀百姓,掠夺财宝。曾国荃所得金银细软、稀世珍宝,难计其数。曾国荃的行为让朝廷很不满意,当时朝廷财政困难,都指望夺取太平天国的国库来救急,而他却报告洪秀全金库已经没有金银,拒缴所得金银。曾国藩当然要比其弟深思熟虑得多,也更谙熟为臣之道。他急忙以曾国荃病情严重为由,请求将九弟开缺回籍。“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对联。
由对联再回看晚清名臣曾国藩,读书人出身,进士及第,一介书生磨砺为20万湘军统帅,封侯拜相,左右东南大局,而他心中却有“归来再读书”的恬静追求。他在最风光之时拒绝了众人的游说,断了曾国荃陈桥举事的鼓动,不肯自立为王,外人不解,幕客疑惑。这或许是千百年前“即自认田园将芜,云胡不归”的感召,抑或是自古以来每个中国人身上儒道两种思想的此消彼长,既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主流教义,又有“清静无为”的杂糅黄老之说。孰对孰错,历史争议不定,但惟有曾公心中“不愿天下生灵再遭战火”这一浅显的道理会超脱历史超脱一切争议,让人感到淡定之后的明哲。
对于曾国荃而言,这位著名的曾九爷下吉安、克安庆、破天京,身经百战,亲手葬送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超人的军事才能,亦更具敢于任事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遂有“曾铁桶”的美誉。虽有其兄关照,但不失名将风范。同时,曾氏兄弟也不止一次的战败,曾国藩就差点儿自杀,曾国荃也“伤股坠马”,胞弟曾国华战死。这些都是为什么曾国藩说“千秋邈矣独留我”的原因!湘军从开始建立到后来的裁撤,十万阵亡五六万,侥幸不死,可谓“独留”。
“百战归来再读书”,不单单只是“读书”这么简单,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曾氏兄弟战胜太平军以后,湘军是当时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是有能力自立为帝,与清廷分庭抗礼的。不过,当时朝廷的军事部署,也有防备湘军的准备。曾国藩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婉拒“劝谏”,选择忠于“朝廷”,那么,也只能让曾国荃“回籍养病”,并且上书“奏准裁撤湘军两万五千人”。“百战归来再读书”,“百战”之后了还要“再读书”,这是无奈、是豪迈,也是自保。当然,没有“再读书”,也就没有曾国荃的“复出”,更没有“山西救灾”名垂青史。
历史的硝烟已经远去,如今曾国藩写给弟弟的这幅对联已成为无数追求成功人士的“座右铭”。对于普通职场的人来说,这副对联是压抑在心底渴望达到下个高度的挣扎。于我而言,再读书就是在繁杂的世界里,放慢自己的脚步,摒弃欲望,在岁月的清香中感受读书和写作的美好,做一个有情怀的基层文艺工作者。
真正让我对“百战归来再读书”这七个字有深刻认识的源于随城一个叫王文虎的本土文化人。年过六旬的王文虎用大半生的时间从读书中找到“再读书”的真谛。他说,读书是他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生活方式。少年时代,王文虎就信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当时他读书的功利心很强,内心总想着通过读书“跳农门”。那时,在他的眼里,村上的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村干部都是村里的“人上人”,可是想当这样的“人上人”基本上也属于幻想。但是,他却始终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
王文虎回忆,他那时上学读书,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读书是进步的阶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现实给他沉重打击,读书后等待他的仍然是像父辈一样从黄土地里刨食,渐渐地他感到读书的命运是父辈遗传的,读书很难获得命运的变异。尽管心里这样想,他仍然不曾放弃读书成名的梦想,因为不想听令于子承父业这样的命运安排,他想通过读书改变父辈遗传给他的刨食裹腹的命运。可是做怎样的人才能改变命运?当时他想到了很多:当官,或者当个哲学家、历史学家,前者是指点江山的,后者是激扬文字。都与父母的命运不同。这样的功利目的在乡人的眼中就是不自量力的野心,必然招致乡人的非议。他至今还记得,当时村干部对他读书所暴露的野心反对强烈。“怎么了,就凭你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就想当哲学家。”但是他不为所动,心想当哲学家怎么啦?有梦想就要勇敢追,他依然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的初衷不变,可是到头来,他看到的是,与他同辈的农家子弟中,大多数人“班”是“接”上了,可“接”的是如何从黄土刨食的“班”,而那些体面的职业、人上人的岗位是那些父母、舅舅、姑父有路子的人的,他们可以不读书的,寒门小户读了书又能如何?很长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在他的脑海里盘旋。后来,他还是想明白了,他想虽然读了书命运没有改变,但如果不读书,你连改变命运的梦想都不会有。
很快,带着读书的梦想他进入了高中时代,当时国家教育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废除了过去上大学凭推荐的体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让城乡寒门子弟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特别是农家子弟也有了“跳农门”的机会。当时,为了鼓励有志青年读书,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等等成为广为流传的励志书。然而,爱好读书的王文虎却很是不幸,没能乘上时代的列车,成为高考落榜生,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说,落榜的原因有很多,关键点在于他虽然爱读书,也想改变命运,但是他读书方法不对,文理偏科严重,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成绩比较好,但是数理化的成绩却不理想,英语也不行。知识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落榜之事便在意料之中了。自我反思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仅在于读书目标不明,只是很朴素地将读书考试与“跳农门”追求联系起来,而且将“爱好”变成了偏好,喜欢这门课,不喜欢那门课,这导致他不能利用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时代所需要的人。
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后,他对自己的读书计划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而读书。他把目标从高考“跳农门”调整为学习哲学,这是当时公认的冷门课程,但是他就是喜欢研究哲学,于是他集中精力为“哲学梦”而读书,至于能不能帮他“跳农门”,他也不知道,也不再去纠结这个事。二是医治“偏科病”,不仅要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而且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那段时间,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以及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他都认真读过。读爱因斯坦,让他知道了知识在逻辑上是简约的,互相独立的原理越少越好,而且知道了所有的知识都不能同经验事实相矛盾;读海森堡,他知道了微观世界的现象观察是不确定的;读玻尔,他知道了不要害怕观察事实的互相排斥,因为它们往往是互补的。当然,他也读了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中国传统经典,西方经典的中译本等。通过这样的调整,使他的知识形成了一个“有慧峰,四周平衡”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他终于开始醒眼看世界,开始思考他的世界问题了。他的世界是什么呢?他说,就是在他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事物体系。他要研究的正是这个体系,他称之为“实践逻辑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初步完成了实践逻辑问题研究,写成了《新实践论》一书。凭着这本书,他获得了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进修学习的机会,也获得了参加鄂州市招聘干部考试的机会,幸运地实现了命运的逆转。他认为,这种逆转与他具备了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素质结构有关,而这个素质结构都与读书有关。他说,科学读书过程就是重构、优化你的知识结构过程。
“百战归来再读书”,进入中年后的王文虎便不再为读书改变什么而头疼。他说,被鄂州市录用为国家干部进入体制内后,有了一份与读书有关的教书职业,他不再为生存问题而发愁了。此后,他除了专心教书外,剩余的时间逐渐也多了起来。业余时间,他开始带着过去想弄清楚而无力弄清一些问题而读书。他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人的本质的异化问题、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以及宇宙大爆炸、量子纠缠等问题都很感兴趣。对它们,他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答案。为此他开始精准读书,他说,我要看看前人今人、中国人与外国人怎样研究这些问题的书,了解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我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创意?等等,于是,他开始进行“解题式”读书,他把这视作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正是这种读书境界,让他写下了《大贤季梁》《新实学》《新实学探源》《神农氏世与随州史前社会》等一部部影响深远的著作。
多读书,少迷茫,这是王文虎的读书经历,也是他的读书智慧,更是“百战归来再读书”又一成功实践。其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态势下,“百战归来再读书”是很多读书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在经历了人生坎坷之后重新拾起书本,蓦然发现,读书才是走出迷茫最好也最实用的方法。在我身边有很多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大学毕业后,匆匆地走上了社会,走向了商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在经历了无数的波澜之后,有了成绩,有了经验,渴望读书的心情便随着阅历的增长越发清晰了。于是,很多人回到久违的学校,用读书来梳理人生,沉淀智慧,用足够的情感和和经验积累去感知书本,感悟生活。因为他们懂得,书读得越多,就越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年青的朋友们!当你处于迷茫的时候,请多读书,因为它是让我们走出迷茫最好也最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