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5
分享

勤俭,不变的家风

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家风家训是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这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和俭,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留给后世子孙关于勤与俭的十六字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官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受封一等勇毅侯。很多人以为,这样的家庭应该天天吃珍馐美味,穿绫罗绸缎。实际上,曾国藩一家生活十分俭朴,他虽贵为封疆大吏,每餐通常只有一个菜,人们戏称他为“一品宰相”。有一次,曾国藩到被称为盐商聚居地的扬州一带巡查,盐商们自然不敢怠慢,平日里就生活奢华的盐商们费尽心思摆了一席水陆八珍的盛宴,本以为曾大人满心欢喜,没想到曾国藩皱了皱眉,只捡着面前两三盘菜吃了点。盐商们心中惶恐,以为他们准备的菜不合曾大人心意。他们私下派人打听,原来是曾国藩见宴席上的菜太奢华,心中不高兴。他说:“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曾国藩日常穿布衣布袍,衣服上经常有补丁。他的衣服鞋袜都是夫人欧阳氏亲手缝制。他的卧室里只有一条蓝花土布被子,一顶用了很多年的帐子,几个装书的篾条箱子。他考中进士以后做了一件天青缎马褂,平时放在箱底里,只在庆贺或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穿穿。三十年过去,马褂还跟新的一样。

曾国藩家的老宅已逾百年,房舍破旧,他弟弟曾国荃花几千串钱把房子修葺一新,曾国藩听后很不安,他责备弟弟:“即新造一屋,亦不应费钱许多。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居为可愧之事,不料我家竟尔行之。”

曾国藩不仅要求自己节俭,也要求家人节俭。他不许女儿们穿镶花边衣服和五彩绣裙,她的女儿们总是一件衣服轮流穿。哥哥娶了嫂子,女儿们就捡嫂子的衣服穿,女儿们身上像样的衣服都是嫂子的旧嫁衣。

曾国藩有五个女儿,每个女儿他只给二百两银子嫁妆,这点银子制办几件家具和衣服被褥所剩无几。二女儿的嫁妆中有一只金耳挖,七两重,是最贵重的一件首饰,没想到让人偷了去。欧阳夫人难过得几夜睡不好觉,怕女儿嫁到女婿家,头上连件像样首饰都没有。

欧阳夫人过生日,有人送给她一顶纺绸帐子,欧阳夫人不舍得用,留给小女儿曾纪芬做嫁妆。这顶账子,曾纪芬用了很多年。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清道光年间,曾国藩正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有一次受到政敌的恶言相逼,逼上梁山,别无选择,曾国藩为表清白,堵住敌人之嘴,竟当着众人的面挺身而出,把自己脱得精光,露出瘦削、文弱、矮小的身子,光着身子走进银库清点现银,从而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揪出了真正的国家蠹虫。堪称古往今来真正的第一“裸官”。

比起“俭”字,曾国藩更看重一个“勤”字。曾国藩根据儒家思想提出“八德”说: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之中,“勤”居第一,“俭”居第二。

在曾国藩看来,“俭”是节流,“勤”是开源。只一味节省,不去创造,面对着日渐耗尽的财富,一个人很难做到心态平和。只有把双手与大脑调动起来去创造财富,学上一套吃饭的本领,才能做到无惧无畏。

曾国藩家的仆人很少,有一段时间,他的夫人和几个女儿陪他住在两江总督官署里。欧阳夫人身边没有女佣,只能以每月八百文的价格雇了个村妪干杂活儿。两个已婚女儿,一个身边有个小婢,一个没有婢女,只好以二十来缗钱买了一个婢女。曾国藩知道以后批评女儿,让她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女儿只好把婢女转了出去。

曾国藩的儿媳、女儿都是自己缝衣做鞋,梳头洗脸,从没有像影视剧中的夫人小姐们那样一天到晚有一群丫头老妈侍奉着。

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写过一件事:“曾文正夫人,为衡阳宗人慕云茂才之妹,冢妇刘氏,即陕西抚霞仙中丞女也,衡湘风气俭朴,居官不致常度,在安庆署中,每夜姑妇两人纺棉纱,以四两为率,二鼓即歇。是夜不觉二三更,劼刚世子已就寝矣。夫人曰:‘今为尔说一笑话,以醒睡魔可乎?’有率其子妇纺纱至深夜者,子怒詈谓纺车声聒耳不得眠,欲击碎之,父在房中应声曰:‘吾儿可将尔母纺车一并击之为妙。’翌日早餐,文正笑述之,坐中无不喷饭。”

曾国藩的夫人和大儿媳,一个是总督夫人,一个是巡抚之女,婆媳两人经常晚上纺纱到深夜。这天婆媳纺纱到半夜多,曾国藩的儿子嫌纱车声让他无法入睡,嚷着要去把媳妇的纺车砸了,父亲在房中说:“你还是把你娘的纺车一起砸了吧。”第二天早饭时曾国藩把这件事讲给人们听,人们无不笑得喷饭。

为了督促女眷们做工,曾国藩给她们定了一份功课单: 

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

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

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细工)

酉刻,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

曾国藩亲自检查她们的工作完成情况。“食事”每天检查一次,“衣事”三天检查一次,“细工”五天检查一次,“粗工”每月检查一次。每月必须做男鞋一双,女鞋不验。

曾家男子,曾国藩规定他们每天“看”“读”“写”“作”缺一不可,他经常于百忙之中检查儿孙侄子们的功课。曾国藩还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在曾家,从男到女,从老到幼,看不到一个闲人。男子读书,女子做工。女子做工之余,也跟着叔叔哥哥们读书,男子读书之余,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曾国藩这样做,不是不疼爱家人,而是他知道对家人越疼爱,越应该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着想。与其留给儿孙万贯家财,不如留给他们良好家风和谋生本领。

有人用一副对联概括曾国藩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在曾国藩看来,“勤”与“俭”是“立德”“立功”的一部分。“勤俭”既可以生产物质财富,又可以促进人格完善。

曾国藩一生历尽艰辛,他从一个湖南小乡绅之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京官,又以一介书生而兴办团练。他见过奢侈无度的纨绔子弟,见过衣食无着的贫苦百姓。这让他拥有大部分不具备的危机意识。

曾国藩说:“生逢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他认为在乱世里,积财是愚蠢行为,钱财越多越有危险。不如让儿孙一无所恃,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成大器。”世家子弟有眼界,有眼界又肯吃苦,自然能成大器。

曾国藩的儿女都谨记父亲的教诲,低调做人,不慕荣华。

曾国藩长子曾纪泽是一位外交家,在与俄国谈判时他据理力争,为我国夺回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他的次子曾纪鸿是一位数学家,著有多部数学著作。

在曾国藩的严厉约束下,他的侄子们也都踏实务实。曾氏家族人才辈出,群星光耀,既有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也有实业家、教育家、画家、艺术家。

反观那些给儿孙们留下金山银山的,往往很快被儿孙败光。

李鸿章比曾国藩善于“聚财”,仅他的孙子李国杰就从父亲手中分得“1.3万亩租田,一片山场,一座恒丰仓楼房,上海一座三层楼房……”李国杰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四十来岁就把财产败光,病死在朋友家里。

盛富怀的儿子盛恩颐比李国杰更不成器。盛宣怀是清末民初首富,他留下的遗产高达一千多万两白银,盛恩颐分得几百万两银子家产,在上海是首屈一指的公子哥儿。

他喜欢豪车,上海第一辆进口汽车是他买的。他喜欢跑马,在跑马场养了75匹马。他还养了一群姨太太,每位姨太太都配上花园洋房、进口汽车和男仆女仆。

更糟糕的是,他还有赌博和抽大烟的恶习。

他有赌桌上有个“壮举”,一夜把北京路黄河路一带一个有一百多座房子的弄堂输给了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

他晚上在赌桌上豪赌,第二天睡到下午四五点才起床,家里没钱用,他就让人拿些东西到当铺里当掉,第二天银行开门取出钱再赎回来。

他担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他的英文秘书宋子文在公司里几乎见不到他,只好到家里去堵他。他儿子说他:“爹爹是躲在烟塌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的。”

他最后死在盛家祠堂里。

那些绵延百年以上的名门无不重视德行,把“勤俭”当作美德。

建国以后,我们也“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财富不会从天而降,而是人的双手和大脑创造出来的。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是全国人民勤奋努力的结果。

我们还没有富裕到躺在钱堆里打滚的地步,我们跟那些发达国家还有距离,这个距离要让我们用勤奋努力去追平。

世界上除了少数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大部分国家走上富裕之路靠的都是勤奋。经济学上有个词语“资源诅咒”。一个拥有大量的某种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的国家,由于卖资源就可以赚钱,往往形成工业化低落、产业难以转型、过度依赖单一经济结构的窘境。经济发展速度反而不如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

看来,“家”与“国”有相似之处。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享乐的,有老本可吃,人们就愿意躺着吃老本,不去吃苦受累谋生存。这样,很容易被没有老本可吃的人超越。

古人云“莫欺少年穷”,少年时期的穷困会转化为动力,促使人勤奋。一个人形成勤奋的习惯,就会走一条积极向上的路。那些吃老本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后退。

就像前文提到的盛恩颐和宋子文。盛恩颐是汉冶萍公司的总经理,宋子文是汉冶萍公司的雇员,给盛恩颐做英文秘书。盛恩颐有老本可吃,每天吃喝玩乐,宋子文的父亲是个小富翁,儿女们都要工作养家,反而儿女个个成器。

抚古思今,我们倡导勤俭之风并不是说一定要像曾国藩那样每餐吃一个菜,好衣服叠在箱子里不舍得穿。曾国藩对家人的要求是基于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在一个存在着大量饥民的时代,任何浪费都是可耻的。如今,我们这个时代物质丰富,适当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发展,但是曾国藩家训中提倡的“勤”“俭”美德并不过时,仍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是的,勤俭是永恒的美德,每个时代都需要勤俭,勤俭之风更应当代代传承,亘古永存。厉行勤俭,从你我做起,从今天开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