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刚桥的头像

黄刚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9/19
分享

孝与修养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百善孝为先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对老祖宗优良传统的继承,更代表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那么,如何去做才能称得上是孝顺呢?有人认为只有顺从老人的意志,让他高兴、自在、快乐的活着,才是最好的。殊不知,要想做到孝顺还需要有修养、有德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孝经》中,孝顺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孝经》是一部专门讨论孝道的经典文献,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所作,通过对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关于孝的讨论,展现了孝的实践和理论。《孝经》中提到,孝的实践不仅仅是对父母的直接照顾和尊重,更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体现出来的。这意味着孝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实现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那么,作为普通人应该怎样去孝敬父母呢?国学大师曾仕强结合他对《孝经》的理解提出“五条要求”:一是居则致其敬。他说,平常生活中要对父母恭恭敬敬;二是养则致其乐。他说,要让父母感觉到有儿女在身边而感到十分愉快,而不是当儿女有了地位和财富后,处处看不惯父母,甚至给父母脸色看;三是病则致其忧。他说,作为儿女要有病在娘身疼在儿心的思想境界,而不是父母生病了你给请个好大夫,或者请人照料就什么都不管了,要知道人老后生病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儿女外几乎没有人会喜欢,也没有任何人会像自己的儿女那样尽心尽力照顾左右;四是丧则致其哀。他说,不管父母年龄活多久离世,作为儿女内心都是充满不舍和哀泣的;五是祭则致其严。他说,儿女们祭奠祖先的时候要很严肃,要发自内心缅怀祖先,只有做到了这五点,才算是一个有孝心的人。

在清朝时期,孝道文化被广为推崇。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堪称孝文化的典范。他在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凡子之孝父母,必作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族赖之,远近服之,然后父母愈爱之,此孝之大者也。若作人毫不讲究,办事毫无道理,为亲族所唾骂,远近所鄙弃,则贻父母以侮辱,纵使常奉甘旨,常亲定省,亦不得谓之孝矣。”意思是说,凡是孩子孝顺父母,一定是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戚们都依赖他,远近之人都佩服他,父母也因此更爱他,这就是大孝。如果做人没有档次,办事毫无道理,为亲族所唾骂,远近之人都鄙弃他,从而给父母带来了羞辱,这样的人即使常常用美食供奉父母,也称不上是孝。

曾国藩的一生都将孝悌与修身联系起来,因此他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孝道教育,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无论公务多么繁忙,都会写信问候家中父母近况,每逢有事,必躬身亲为。孝顺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越孝顺,为人就越优秀,家族也越兴旺。曾氏家族人才辈出,以至于今天的曾氏都后继有人并经久不衰,也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

“孝顺父母不能只挂在嘴边,而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是我在随州日报工作时,看了同事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背着八旬养母求学》后的真实感受。新闻故事的讲述者名叫孙玉晴,一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女大学生。孙玉晴出生于1991年秋天,不幸的是她出生不久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随城火车站,幸运的是她被善良的养父母捡到,小心翼翼抱回家精心养育。那年,养父65岁、养母51岁。养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乖巧懂事的孙玉晴从5岁开始便和养母一起捡废品、割猪草,和养父一起去十几里外的收购点卖废品。

孙玉晴小时候虽然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却让她更加懂得感恩。她说:“父母收养我的时候,年龄都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他们不是为了‘养儿防老’,而是由于善心和善念疼惜一个幼小的生命,他们视我如掌上明珠。”

为了供孙玉晴读书,养父母拼命种地干活,平时还四处捡破烂卖钱,由于积劳成疾、年迈体衰,上高中时,孙玉晴80多岁的养父患高血压偏瘫一病不起,生活无法自理,经常住院。屋漏偏逢连夜雨,养母为了给玉晴挣学费在家养猪,却不慎发生意外头部受重伤,虽及时手术保住了性命,却留下后遗症。父母都需要人照顾。

孙玉晴一边照顾病床上爸爸和病中的妈妈,一边挤时间学习,医院家里两边跑。高考临近时,玉晴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不久,孙玉晴考取湖北文理学院的一个专科。她忍着失去父亲的剧痛,安顿好母亲,走进了大学。一进校门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专升本考试,今后还要考研究生,不负养父母的养育之恩。

当时孙玉晴面对更为急迫的问题是学费生活费。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她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在学校食堂打工:帮食堂卖饭、洗碗、擦餐桌、清扫剩饭,这样她不仅可以免去一日三餐生活费,每个月还能拿到固定的工钱。孙玉晴大学同学小刘回忆,孙玉晴是一个特别不怕苦的“奇人”,她除了上课、做兼职,剩下的时间全部都泡在学校图书馆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玉晴不仅成功考取了本科,并且在2016年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子欲养而亲不待”,养父离世是玉晴心中永远的痛。为了尽孝,孙玉晴决定完成养母“到首都北京看看”的心愿。2015年,大学毕业将近,养母的身体每况愈下。玉晴在母亲节里给养母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用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收入,带养母乘坐飞机去北京,终于完成了养母的北京旅游梦。

后来,养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研的孙玉晴把养母接到西安,她租房子,一日三餐亲手给养母做饭,承担着求学和照顾养母的双重重担。但她从未觉得幸苦和劳累,反而觉得这是甜蜜的“负担”,是最幸福的事情。

尽孝是一种责任,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爱。尽孝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化作亲人脸上的微笑。作为儿女,我觉得有能力、有机会为父母尽孝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中秋节的前一天,母亲打电话说父亲慢阻肺的老毛病又犯了,整天在家吸氧,什么东西也吃不下,这样拖下去恐怕不行了,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准备单位的一个重要会议。挂断电话,我迅速给领导说明了情况并请了假,准备立马将父亲送到医院治疗。这些年,我和父母是分开居住的,这是父亲提出来的,原因是他不想让咳嗽声打扰我和爱人的生活。说实话,虽然我和父母居住地只相隔一座桥,但平日我去探望二老的机会并不多,只有周末和节假日带着儿子去一趟。每次去,父母都要提前准备一两天,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菜都跟我们做一遍。

来到父母家后,我发现父亲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嘴唇呈黑紫色,躺在床上起身都有些困难,见到我来了,父亲强作镇定地对我说,“我没事,别听你妈瞎说,我早上还喝了半碗米汤,我再也不想去医院了,想想不到两年时间我就进了五次医院,能不能跟医生说下给我开点药吃?我在家里养着就行……”我当然知道父亲的担忧。他担心住院后我一边要上班,一边要带两个孩子没空给他送饭,另外就是担忧这高昂的住院费。见父亲病得这么严重,我急忙劝父亲早点到医院去看病,其它的事情不要考虑,我还瞒着他说住院费都已经交了,如果不去的话钱就浪费了。就这样,父亲勉强说住两天就回去。幸好父亲这次听了我的话,医生说父亲这次病得很严重,再拖两天可能就没命了。

中秋节的晚上,父亲输完液,脸色开始红润起来,饭量也恢复了,心情比在家时也好了不少。看着父亲精神状态不错,我搀扶着他在住院部的小花园里赏月。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背靠背坐着,我能够感到父亲的身体在不停地颤抖,突然我一下子感觉到他老了,他已不再是当年村里大伙争相传诵的那个“大力士”了,他如今是个老人,是个年过古稀的白发老人,是个生病的老人,是个需要我儿女呵护、关心的老人了。

中秋夜晚,我们依偎在一起畅快的聊过去聊现在,聊生活聊事业,我尽量多给他讲开心的事、讲宽心的事,讲活着有多好的道理。父亲听了十分高兴,转身望着我哈哈大笑起来。我发现此时父亲就像个孩子,需要哄着,也喜欢被哄着的感觉,就像我小时候一样,只要被父亲哄着我就会很开心,吃饭睡觉都在笑。此时,我便想,年幼时父亲是我的依靠,是我无法脱离的港湾;长大后,我向往外面的自由,迫不及待的想离开父亲去找寻自己的未来。当自己组建了家庭后,才明白父亲的难处,真是应了那一句老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未来,我愿意当父亲的精神“拐杖”,陪着他,哄着他,让尽孝成为一种修养,一种幸福的坚守。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孝”字来。我真是佩服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个“孝”字竟然生动的诠释了中国孝道文化的精髓。“孝”字,上半部分象征长辈,下半部分象征晚辈,寓意晚辈对长辈的敬养与顺从。一个孝字不仅包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维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它教会我们感恩、责任与修养。所以,我期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修养、有德行的行孝人,让孝心永驻心田、永驻人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