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家,妻子高兴地对我说:“端午节到了,我们加上周末可以休息三天。趁这几天,我要把参加比赛的课好好准备一下.......”听到妻子的一番话后,一种莫名其妙的思绪顿时涌上心头。是啊,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在用亘古不变的方式去承传承着千年不变的记忆。记忆的匣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像石子激起的涟漪一样向四周扩散开来。不逢家乡粽香四溢、艾蒿、蒲草高挂门楹的端午已有十个年头了。在我这一个远离故乡故土的游子看来,家乡的端午总是以我们陕南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而让人饱尝不够,就如同一坛千年陈酿,贪婪的抿上那么一小口,都会让人回味无穷。
我的家乡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陕西汉中,秦巴山系造就了其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气候湿润、山势连绵、河流湍急、峡谷静幽而神秘,西起洋县城以东的青石港,东流至渭门注入西乡县境内的黄金峡沿着绵延的山势,如同以为饱经沧桑的老人,日夜用自己特有的歌声,守护者我们秦巴山系的洋县这片沃土。家乡也因这条河而得名为黄金峡镇。在《洋县地方志》里面就有诗曰:“九十余里黄金峡,二十四处白雪滩。雷向江中驱乱石,水从天上到狂澜。铁崖碍日千山险,玉井生风六月寒。信宿龙泽辛蚤出,片帆回首抵长安。”这是诗人笔下,关于我的家乡描述。独有的地理优势和冲积扇地形造就了汉楚文化的源远流长。武侯祠、拜将台、蔡侯墓、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秦岭四宝”的羚牛、羚羊、金丝猴等旅游文化景点也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莫名而来。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也造就了各类中草药的生长。毫无疑问,在端午的时节里,作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艾蒿、蒲草也在五月时节竞相生长。由于我们陕南地处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夏季潮湿多雨再加上山高林密,因此夏季的蚊虫特别多,蒲草向来就有着一种浓浓的气味,因此也成为我们当地驱虫的首选。老家的端午是要提前一天准备,家里面的大人会带着孩子三五成群的来到水塘、堰塘边的沼泽中拔蒲草。这天大人们会来到长有蒲草的堰塘边,脱掉鞋袜,挽起裤边一个个东倒西歪慢悠悠地走进散发着泥腥味的淤泥中拔蒲草。你可不要小瞧这小小的蒲菜。由于蒲草常年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水泽边,因此根系发达,要想轻而易举的将其从泥巴种拔出来也绝非一件易事。大人们会弯下腰,调整好姿势,然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或挖、或拽将其拔出,然后将糊满泥巴的根放进水里左右来回一摆,顷刻间洁白的根须直逼人眼。而跟大人一起的孩子此刻抓螃蟹或黄鳝也是必不可少的。水边、泥泞中此刻也成了孩子的乐园,当然,弄得面目全非也是无可厚非的。
第二天早上,大人们会早早的起床将先天下午拔来的蒲草六根一捆,用六种不同的线将其靠近根部的地方捆上,然后将叶子像编小姑娘的辫子一样一缕一缕从跟到尖编起来,挂在门楹上面,靠其所散发的浓浓气味驱走毒虫。
吃过早饭后大人会带着孩子,腕挎竹篮来到稻田边和地坎上割艾蒿和拔牛打仗(中药名夏枯草,清热袪火、明目降压)。艾蒿有“止血”疗效,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有温经、去湿寒等功效,多生长在地头边。在我们陕西老家艾蒿很是普遍,每年开春后,都会破土而出,牙尖以白色带绒毛的花色针叶为主,五月以后艾草都有一米多高,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男人或女人都会将一把锃亮的镰刀别在腰间,或拿在手中,割上一大捆艾草和牛打仗,回家悬挂于门槛上,一挂就是大半年。当大人或有头痛脑热什么的,这时他们就会派上用场,泡水入药服用缓解病情。
端午节的中午,大人们就会将煮好的鸡蛋、大蒜还有红葱盛上来当做全家的午饭。小的时候听奶奶说吃鸡蛋、大蒜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具体的原因也不得而知。直到上大学翻阅《中国传统文化学概要》一文时才有深入了解。作为楚大夫的屈原,他一身为楚国的江山社稷着想,然而面对权臣当道,各种谏言不被采纳,怀着悲痛,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去。人们通过往江投粽子鸡蛋、红葱、大蒜等缅怀他。当然,在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后,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屈原的《离骚》等篇章时对于屈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当然,除了吃鸡蛋、煮红葱、拔夏枯草等习俗以外,在我们家乡也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遗传的下来的习俗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听老人们说是佩戴香包是为了辟邪。在《帝京岁时记胜》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初,女人们剪“彩”叠“福”用软布裁制成“寿星”“老虎”等小包包,包中装上一些香草、蒲草、艾蒿等给家里面有小孩子的戴上。在我们那里比较讲究的人家还会用各类中草药与雄黄酿制雄黄酒。在端午这天给小孩子在额头、肚脐眼上用雄黄酒画上老虎及孩子的属相,防止各种毒虫的侵袭。端午节戴香包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将香草、兰花、汀兰等具有浓烈芳香的花草缝进用锦缎做成的小包中佩挂在腰间驱毒虫等。《楚辞.离骚》“扈讲离御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也有书籍记载,在汉代疫疠流行“温气毒疠,千户灭门”,人们因此就用熏草等七种药物制成香包,佩戴之”祛邪避害。
端午的下午,便是吃粽子。老家盛产竹子,竹子个头大、挺拔笔直、直插云霄。距离我家近半公里外的山沟里有一片竹林,每当四五月时节,雨过天晴,一根根嘴尖皮厚腹空的小家伙,探头探脑地从积累了一个冬季的泥土里面钻出来,在阳光的呵护下一天一个样,一天长一截。端午节这天,吃过午饭,母亲就会吩咐我和哥哥到竹林里捡拾笋壳,已备包粽子用。夏天林子里虫子多,蛇也多,母亲会在大门口一次又一次的嘱咐小心,并尽量的拾一些款大点的笋叶回来。想着粽香的美味,手脚麻利的我们还没到父亲喝杯苦茶,抽一支卷烟都不到的时间就完成母亲吩咐的差事。当然,破损的笋壳也是少不了有的。母亲将我们捡来的宽大且厚的笋壳在温水中足足浸泡一个多小时后,把早已淘好的酒米(糯米)、红豆等用笋叶包成菱角的形状,放进煮沸的锅里煮,和母亲学者包粽子也是不例外的,虽然貌相丑陋将粽子勉强的包在一起。我们彼此的取笑声此时也会随风飘荡。
粽子包完后母亲就会将其一个个放进锅中煮。包粽子时的笋壳都是经过母亲精挑细选的厚、宽、大的笋叶,加上还是生硬的酒米和五月炎热的天气,烧火煮粽子也自然成为一件辛苦地差事。记忆中,有一次我与哥哥轮流烧火,我便产生时常挂在母亲嘴边的“有米一锅,有柴一灶”话,聪明的我就将干柴塞满整个灶膛,然后万事大吉一溜烟的跑出门去。由于家里人少,包的粽子往往就只够自家吃,煮粽子的水也是按粽子的量添加,熊熊的大火很快就将水烧干,烧焦的粽子产生的焦糊味充斥整个屋子,问味赶来的母亲总是苦笑不得,当然挨一顿狠批也是少不了的。
以上端午节上要做的事情,因自己上学、工作等原因在家过端午次数越来越少,加上端午期间在超市、大街小巷都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粽子,儿时的那种期盼和渴望也就越来越淡,对于不怎么喜欢吃粽子的我子啊端午节这天也会买上几个粽子回来,因为我知道这不仅仅是粽子更是一种对渐渐远去岁月的沉沉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