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山(笔名)的头像

黄山(笔名)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1/30
分享

一位老人的“社会与法”

九十五岁,年近期颐,孜孜不倦;三十年来,法律讲堂,弟子三千;一叠剪报,诸多荣誉,领导接见......这些事实,集中在闽南东山县一位曾经的“极右派”身上。请看——

与宝岛台湾一衣带水的闽南东山,是个四季如春的海岛县;虽属严冬季节,却暖阳高照。

“来来,同志,请进,请进......”日前,我在东山县司法局的一位干部的指引下,来到位于铜陵镇顶街社区一间普通而洁净的民房。初次见面,林建德老人既矍铄又慈祥的精神头,一点看不出他已经是九十五岁的高龄老者。

华丽转身,“极右派”开办法制讲堂

“您老普法几年啦?”我问。

“三十年,这还得从我一件不平常的事情说起......”一拉开话头,老人思路清晰,话语滔滔不绝。

林建德,出生于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顶街社区一家世代“讨海”的渔家;用他的话说,上溯三代,都沾满“鱼腥味”。

他的人生轨迹,在1957年“大鸣大放”发生了改变:这位东山县首届人民代表、业余创作组组长,因“有的共产党员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是‘先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话,先被打成“右派”,随之进而再次升格为“极右派”;1958年又被按“现行反革命分子”,判处有期徒刑5年;先在南靖县劳改农场劳动改造,后再遣送到江西省鄱阳湖劳动农场改造。

劳改刑满释放后,在再次经历了9年的云霄县和平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9年7月,林建德的“反革命分子”得摘帽,回到东山县百货公司当职工,直至1983年5月退休。

“往事虽然堪哀,但却不能对景徘徊,而是要往前看,前面的风景会更美,你说是吧?”回忆起这些历历往事,虽沉重,但林老并没有丝毫的积怨,倒像是在讲述极为寻常的故事;“因为这一人生经历,在我退休之后,越发觉得,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极为重要。”他向我补充道。

“这是你萌发学习法律,进而开办法制讲堂的动力是吧?”

“一语中的。”林老回应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1985年3月,已经退休的林建德,从自费订阅的《民主与法制》杂志上看到一则招生广告,马上报名,参加该杂志社开办的“法律知识函授班”学习,成为当年该校岁数最高的学员。

为了不落学习“趟”,林建德自费订阅除了《民主与法制》之外的法制日报等多种法制书籍,如吮吸甘霖一样地学习、吸收、消化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律知识等;严格按照学校课程安排,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有时为了弄懂某些知识要点,他查阅法律书籍,请教专家,拜访他人,直至把疑惑弄通掌握才罢休。每逢林建德沉浸于他的“法律世界”之时,相濡以沫的夫人高银英,为他沏上一壶热腾腾的“铁观音”,并叮嘱道:“别太难为自己啦,毕竟年纪不饶人啊。”“每当此时,我都有一股‘银丝伴读夜添香’的暖流涌上心头。”看着当年10月仙逝老伴相片,林老甜蜜地回忆道。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年后,没想到林建德这名63岁高龄的函授生,竟然在宪法、刑法、经济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6门课程结业考试中,取得高分成绩,获得了《民主与法制函授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

有了“红本本”,心愿已遂,林建德开始了“既定计划”——创办普法学校。当年,他立即向铜陵镇申请办学事宜,不久,经铜陵镇党委、政府批准,一所义务教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老人普法学校,在公园社区一间简陋平房开张。

家国情怀,“老校长”既普法又维权

俗话,头三脚难踢。虽然桌椅可以“因陋就简”,凑合凑合;可是一时间,来者寥寥无几不说,“劳改犯开办‘法律学校’,还普法?”许多人投来了异样的眼光。林建德“校长兼校丁,讲课兼敲钟”的普法之初,并非“坦途”,与自己的心理预期,落差很大。

“老伴,拿出你当年学习法律功课的劲头,我支持你!”在那连儿子们都站在“对立面”的困难当口,“老牵手”的鼓劲和打气,给他予莫大的宽慰。“真是知夫莫如妻啊。”说到此,林建德颇为感慨。

为此,他帮助别人打赢了几场官司,佐证自己的实力。看到了林建德还真有“二步七”(本地方言,意为“有两下子”),终于,30多个老人学员来到了他的门下。

在县司法局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以及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下,1987年7月1日,党的“生日”那一天,“东山县铜陵镇老年教育中心学校”正式挂牌。林建德“社区老年协会会长”,与“老年人法制学校校长”两长“一肩挑”;一所每月逢一开课的老年人普法学校由此兴盛起来。

“教老年人学习法律,难吗?”我饶有兴趣问道。

“起初,都是‘鸭仔听雷’。”林建德也颇为实诚道。

原来,学员大都是那些“站不直、坐不稳、听不进、记不牢”的大爷大叔大娘大妈们。尽管如此,林建德还是想方设法,将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的启发式教学。

为了能够使教学深入浅出,又让学员记牢管用,林建德把央视的《今日说法》《社会与法》等栏目刻录下来,并将法制报刊的相关法制案例等剪贴作为教学材料应用;如今他录制剪贴的法制类节目及剪报摞起来,差不多一米来高,放满了林建德简陋书房的五六张书架和书柜。《民法》《民诉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专业课,相继开讲,大家学的兴趣盎然。

家国情怀人称道,“老校长”既普法又维权。林建德老人,情系国家法制建设,同时为前来请教矛盾纠纷、老人赡养、家庭财产分析等问题的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尤其是为部分老父母受子女虐待、养子女侵占财产等打官司“维权”,更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公园社区黄老大娘,膝下无子,自小抱养了养子陈某某;一把屎一把尿养大成人并成家立业,陈某还在一家私人公司当上了会计。没想到祸起萧墙。养子陈某却动起歪心思,采用“瞒天过海”的手法,想着把黄大娘倾尽所有盖起的三层楼房占为己有……

听了黄大娘的倾诉,林建德立即与陈某会面,谈为人子的孝道、讲法律的赡养义务,五次三番地劝导,但该养子“油盐不进”;不得已,林建德意味深长对其说:“你是会计,只懂得自己的‘小九九’,不懂的‘大九九’,法大于天啊,孩子。”一场养母起诉养子侵犯财产权的维权官司下来,陈某不仅失去了他企图侵占的财产,更失去了他为人的脸面。可是林建德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再次上门与陈某谈心,动之以情,说羊有跪乳恩;晓之以理,讲人在做天在看;明知以法,道法律也有温情;使得陈某备受感动,黄大娘仙逝,他照样行人子之孝。

由此,林建德成为当地“名人”:学员们称他为“知心老哥”,社区称他为“法律传播人”,人们称他为“普法老人”。

30年来,公园社区老人普法学校先后走出了3000多名的法律明白人,林建德为老人们免费提供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调解家庭纠纷600余起。

老骥伏枥 ,“桑榆晚”声名东山鹊起

学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林建德老骥伏枥,不用扬鞭自奋蹄。

不少学员,遵法学法守法,还从中得“利”:因知法守法,心态平和成竹在胸,而更加自豪和自信;遇到与子女产生矛盾,能自觉以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晚辈们看到长辈已经是“有斤两”的人,再不敢凭自己的意气随意冒犯。学员陈丽华,道出所有学员的心声:“我现在也开始用法律知识帮助别人了,这让我感到满足。”

在林建德的学员里,有“祖孙花”吴丽英,一家三代,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母女花”林巧玲,不仅教好了孩子,还热心调解邻里纠纷,成为当地司法所的好帮手;“长寿花”陈素云,今年已经102岁,才因腿脚不方便而依依不舍离开普法讲堂……真可谓:繁花似锦,花开灿烂!

30年来,林建德老人的义务普法事迹,引起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几十家党报党刊的报道。《法制日报》头版头条以《94岁老人 29年普法路》为题,报道了林建德的先进事迹。从东山县政法委到漳州政法委、市司法局,福建省政法委、宣传部、司法厅直至司法部等各级领导,批示点赞这名普法老人;并受到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冬,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翔的亲切接见,2016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称号。各级党委、政府的诸多荣誉,单挂在墙上的奖牌和荣誉证书,就有40多项。

林建德说:“他的普法,应该从社会在走进学堂。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优良的家风教育与传承,我认为,良好的家风应该从‘娃娃抓起’,这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这是“基石”大事,我必须身体力行。”

“小朋友好,今天爷爷这位‘老朋友’与你们小朋友“交朋友”,讲讲‘尊老敬老从娃娃抓起’,好不好?”

“好!”一阵掌声过后,童稚高声欢迎林“老”师。

这是今年三月份林建德在铜陵四小向小学生上课初的一段对话。

当天,听了林“老朋友”的讲授,许多小朋友都说,过去,他们不懂得尊重家里的长辈,听了林爷爷课,我们一定要做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以前不晓得尊敬家里的老辈人,今后要好好孝敬爷爷奶奶……”说到动情处,有的小朋友甚至深含热泪。

“你老年事已高,普法之路再继续吗?”我有意激将。

“只要还有上讲台的力气,我就普法不止。”林老先是爽朗地回答,然后又极严肃地说,“我心中还有一个秘密,就是等我离世之前,我还要做一件大事情。”

我忙问什么事?“到那时,我要写一份入党申请书。我热爱共产党,也已经让党考验了60多年,到今天我的信念都没有改变。我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时,追悼会上的悼词有‘中共预备党员林建德’这样的字眼。如果这样,我这一生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林老不无向往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