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山(笔名)的头像

黄山(笔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04
分享

与“过番”番薯邂逅记

“地瓜稀粥!”一上得餐桌,瞧见一盆地瓜稀粥赫然摆在眼前,我不禁回首向同伴讶异道。

这可是“意大利的流动国土”,何来的这香喷喷极为诱人食欲的地瓜稀粥呢?

这是我们,有幸乘坐专门走“一带一路”航线的一艘豪华邮轮,一路向南,往菲律宾等国家旅游,第二天早餐时,与“过番”番薯的第一次邂逅。

“地瓜,从哪里进口的?”

“闽南,漳州。”

“专门做早餐吗?”

“不是,还有……”

通过又比又画,再加上同伴的半夹生英语,我终于获悉了这些地瓜,是产自于“闽南漳州”的地道地瓜,并且不仅是粥这样一种单调做法,还有其它美食样式。因此,我一直期待着再次偶遇的机会。

据老辈人说,地瓜,曾经在那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年代,由那些过“黑水”(泛指南洋一带的海域)给洋人打工的“番客”,从南洋一带带回闽南种植,才名曰“番薯”。在闽南的厦漳泉一带,番薯也称地瓜;因之缘故,无辜的闽南语,也被冠之“地瓜话”。

“吃蕃薯筘,配鳁仔涂”,这句在闽南一带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曾经是当地百姓一日三餐的“标签”。但,在改革开放的40年前,能够“吃蕃薯筘,配鳁仔涂”,对于闽南一带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芸芸众生来说,还算相当有口福。本人,就是吃地瓜长大的农村孩子。

隔天吃过早餐,从来未曾出过国门,更不用奢想有机会搭乘豪华邮轮的我,兴奋的睡不着午觉,就想到游轮上四处开开眼界。

时近中午时分,当我乘着电梯,来到位于11层的后甲板观赏海景之时,见到一处挂着“午餐茶”中文牌子的餐厅,便随着其他游客踱步进入。一来开开眼界,看看这外国的“午餐茶”,有啥讲究;二来也想开开洋荤,品尝品尝洋人烹制出来的“午茶”,究竟啥味道。

“这是什么茶点?”一位国内客人的餐桌上,一个用精致的瓷盘上,摆放着一小碟略带金黄色条块状茶点,我向近邻一位国内游客请教道。

“这是番薯做成的点心,挺好吃,别有一番风味的。”看起来颇为内行的这位游客,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一边向我介绍道。

“嗯,是不错,比清真食品还爽口。”隔壁座位上的一位女士,也附和道。

作为上溯三代,屁股根都还是地瓜味的“农字号”子孙,岂能不知那番薯是个啥东东?估计这拨人那,不是吃腻了大鱼大肉,就是恭维外国食品啥都好的“假洋鬼子”。耳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我不禁打心底里不快。

但转念一想“不亲自尝一尝,这不是乱扣帽子吗?”于是,便也学着用餐的其他游客样子,用餐刀切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只觉得那地瓜还真是好吃。含在嘴里,软乎乎的,好像你吃的并非是番薯,而是一块饴糖;不,更恰切些讲,更像是酥软又略带有些Q中之香,给人味蕊上的感觉颇佳;那几位吃过番薯之后啧啧称赞的客人,还真不是瞎掰扯。我为刚才自己无知与幼稚的想法,感到脸红;但又为咱闽南漳州出产如此优质地瓜,心中涨满自豪。

番薯本是寻常物,开放春风反“过番”。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十九大以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农户知晓城里人开始讲究粗细粮搭配着吃,且情有独钟;于是专挑土壤较好的沙质地栽种番薯,加以精耕细作,使得番薯既品相好又肉质佳,一市斤都十多块了;既然是集市的抢手货,价格自然不菲。

“牛料马料,世事难料”。是一句在闽南一带,流传甚为久远的民间俗语。此次我们同样也过“黑水”,但却与“贩猪仔”那个一穷二白年代的意义,绝然相反;尤其是与“过番”番薯的此番邂逅,让我重新认识了番薯,这种曾经的闽南人果腹的食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尤其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引领下,番薯不再仅仅是百姓填饱肚子的时代“标配”,而且是倒过来“过番”,跻身环游世界高级游轮的金贵食品行列,成为海内外游客的席上珍馐。

想到此,一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