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陈虻是谁。至今,这本书已被我读过三遍。
书的副标题是——陈虻,我们听你讲。是由陈虻非常尊敬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编著的,崔永元以《思想之虻》为题、白岩松以《纪念,是为了再次出发》为题分别作序,全书以“陈虻语录”结构与编辑,将他那种“无法追赶的智慧”、新闻理念、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呈现给读者,书名则改自陈虻曾经多次引用的纪伯伦的名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陈虻,中国电视纪录片里程碑人物之一,中国电视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的缔造者之一、中央电视台高级记者,2008年因胃癌去世,年仅47岁。这本书2013年1月出版发行。
第一次读便在心中赞叹:这真是个活得无比帅气的人!据说,陈虻审片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所在的“南院”一景。他的话有着语录体风格,即使十几分钟的片子,他会花上半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进行分析讨论,他长于归纳和分析,那富于哲理的思辨,清晰的逻辑,非常便于记忆与传播,一次又一次审片使无数与他共过事的编导、记者受益。许多人劝陈虻将自己那些睿智的话语整理出书,而他迟迟没有付诸行动,在他离世近五年之际,他的“牙慧”被用心整理出来与读者见面。
柴静说,她在读了这本书记录下来的文字后再一次认识了陈虻:从那些我没来得及听见的话,听见了没听进去的话,听进去没听明白的话。
书读三遍,每遍都有新收获。我最初的隔阂与陌生渐渐消失,听明白的话语也越来越多。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一位智者的眼界可以多么高远开阔。陈虻对电视纪录片创作颇有见地,始终认为,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全国各地电视台乃至世界各国电视台,都是一个需要一级保护的、需要特别呵护的产品。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纪录片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包括作者对社会关注能力的挑战。
凭借智者眼界,他1993年到《东方时空》工作后彻底改变了《生活空间》栏目的走向,使之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年时间赢得了业界一致认可,赢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声望。
凭借智者眼界,他对于电视本体表现手法、纪实、结构、三段式创作手法、观点类谈话节目、栏目化运作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记忆最深刻的是他谈结构。他说:真正深刻的表达,实际上应该依靠结构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单一语言的力量。他深信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与走向。他有句言简意赅的话在他的同事中非常有名:我们自己把人和事讲深入了,观众就会觉得我们深刻了。
他还说: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了,必须依靠智慧,所以,策划在当前电视行业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充满智慧的思想遍布全书,不胜枚举。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有所不同,然而,这本书依然在新闻采访写作、对基层通讯员的培训、文学创作等方面给予我非常多的启示。随着一遍遍阅读,越来越感觉到它对我的深远影响。
每次读完全书心中都充斥着遗憾和惋惜。遗憾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曾出现这样一位智者指点迷津。惋惜毕业于哈工大光学工程专业的陈虻完全可以一生奋斗在科研技术战线,不必这般劳心费力,不必这般透支生命。
据说,他审片时机房里三层外三层聚满了人,他盯着编辑机,手边几块饼干、一瓶水、一包烟——是他的风格,却也是粗糙的活法之一。胃病是媒体人的通病,长期生活不规律、连续加班、吃饭没点儿、饥饱紊乱,这些都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埋下了祸根,可是,这祸根往往又因为日复一日的忙碌被忽略了、被深藏了。白岩松在回忆文章中提及,经常在午后一两点还看到陈虻在给人讲节目,偶尔下午两三点了,陈虻才走进食堂要一盘饺子,身边依然围着一堆人……
后来,我读到崔永元一句话:我们这拨人可能都这样,或者累死在岗位上,或者彻底不干工作,没中间道路,做不到游刃有余。瞬间想到陈虻,心和眼睛都无比酸涩。
智者从不是单纯为自己而活的,他一定带着某种使命来到人间,他的智慧会点拨无数人,他的行动会影响无数人。陈虻说:“我改的不是片子,是人。”生命虽然短促,但他对媒体人的影响却一直都在。通过柴静的文章,早已经知道他对柴静的深远影响,是他告诉柴静: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使柴静茅塞顿开,从此进入并泡在了新闻里。央视新闻主播李小萌在面临岗位抉择时,是陈虻告诉她:什么对一个主持人最重要?平台!拉里·金也得扎在演播室里,一天天过。使李小萌醍醐灌顶。和晶、阿丘……我们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许多人都聆听过他的教诲,获得过启迪。
陈虻葬礼那天,近两千人站在严冬的寒风中排着绵延的长队与他告别,他的同事、同行称这次告别是“向一种精神力量的致敬”“与一个时代的告别”。更有无数人写文章纪念他,这本书中大量引用了那些悼念他的文字。
陈虻在央视工作了23年,他的离去让无数人为之扼腕,这本书尽了最大努力将他最有价值的那些语录体的理念呈现给读者,使人们依然有机会看到这位智者的身影,聆听到智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