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修改的那篇稿子,今天在中纪报一版上稿了,真的谢谢您……”
昨日中午,恰好是星期天,某市纪委一位同志打来电话,感谢之情洋溢言表。
其实,接到诸如这样的电话,也属于“常态”,也高兴着他们的高兴。毕竟,面向全国各地的海量来稿,县市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千多字的稿件,能让版面编辑选中,并上《中国纪检监察报》一版,难度可想而知。我为这名尚未谋面,但经常电话、微信、邮件联系的年轻同志深感欣慰。
据省纪委记者站的同志介绍,这位年轻人,报社的编辑夸他稿子写的不错还经常向他约稿,是上稿率颇高的一位全省地市一级通讯员。
也许有人会大惑不解:你那么能耐,能有“隔空打牛”功夫?非也,我只不过是,做些“扶梯人”的虚功,为他们的稿子,稍事做些“拾遗补漏”润润色,敲些类似“边鼓”的小事而已。但这些年来,为本省内多个地市纪委,做宣传工作那些年轻人,帮衬这类诸如“跑龙套”的活儿,倒是乐此不疲,尽力而为;数量不多,每年经手的仅在三四十篇吧,类似于有人借助梯子爬上高处,需要人扶一把梯子,而我就是那种帮衬扶梯的人而已。
说起“扶梯”一事,除了一份执着想法外,还有一份感恩之情。这也许就是俗话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之常情吧。
2012年冬,我刚从省城坐动车再转改长途汽车,辗转回家。刚踏进家门,一股极为浓厚的酒精味、药味便扑鼻而来:“怎么回事……”一见孤零零一个人依靠在沙发上,整条腿都浸泡在药水之中的妻子我急忙问。
“三天了,骑车摔倒的,医生说是脚踝拉裂伤、骨膜严重损伤,没啥。”问清缘由,我才知晓,原来,在去学校上班的路上,一辆疾驰而过的摩托车,将妻子连自行车刮倒在地,摩托车主却不管不顾走人。为了不耽误功课,妻子硬是挺着,咬着牙,忍住疼,一瘸一拐走到学校。看到妻子的整个脚踝都淤青血肿起来,是学校的老师将其带去找医生就诊的。因我远在省城,怕影响工作,妻子并没电话告诉我;家中又没人照顾,三天,她就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有一顿没一顿挨着,忍受着伤痛的折磨。听说我妻子发生事故,省市县纪委,立即派人前来家里探望关心;省纪委原宣教室领导还特地从省城赶来看望。隔天,因为年底工作任务多,不得不再上省城。
当出门时,妻子笑着说:“我不碍事,跟主任车走方便。”眼眶却是红的。看到这种情景,上车之后主任不忍心说:“我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啊……”2013年9月份,妻子经各级推选,报省文明委,决定选送为全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并在“省文明网”和“中国文明网”两家网站进行网络投票。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认识我的同志,纷纷打电话:“你真得不容易,在独生女去世的这么多年来,自己节衣缩食,既要偿还巨额债务,还帮助那么多位大学生和病困家庭,付出的不仅是十几万元,而是一份浓浓的爱心,肯定要为她投上一票”。《 中国纪检监察报》熟悉我的主任、编辑、记者,也都来电话问询,表示“这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家属的光荣”,一定要为我妻子投上尊重的一票。当年,经两家网站投票,我妻子获得了“福建好人”光荣称号,是全市9月份唯一获此殊荣者。
这些年来,我连续4年被《中国纪检监察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得到各级纪检机关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妻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大红奖状有我的一半!
“‘好为人师’,这顶‘桂冠’戴在你的头上,真实恰如其分哦……”昨日,看到我又忙不迭地给某县纪委修改稿子的妻子,以嗔怪的语气给我“加冕”。
这也难怪,自她经历了大手术以来,我搭把手做家务活真还是屈指可数。正如她历数的那样:在我生病的半个多月来,就是连住院手术期间,你起码给好各个县的纪委同志做此类“家庭作业”不止10次。就在前个月底,我带着妻子上省城做手术后复查的动车上,手机响起:“老师,您帮助指导的那篇稿子,在中纪报头版刊用了,真的谢谢您。”
那天,我正好带着妻子上省城看医生,恰好一个县纪委的同志来电说,一篇稿子中纪报编辑要采用,需要再做部分调整,并附带编辑修改要求,请我帮忙。就在动车上,我把厚一点的衣服盖在她身上,让妻子眯会眼休息一会儿,赶忙打开手机邮箱,因陋就简,就编辑的要求,着手调整。“你还在玩手机啊,怎不歇会儿,快到了吧?”不一会,妻子醒来后,看到我在看手机,规劝我道。“没事,待会就好了……”我无厘头地回应道。有一次刚回到家,正挽起袖子准备下厨房,给妻子打下手;手机铃声响起:“老师,一篇典型经验材料发到您的电子邮箱,请帮助斧正。”我只好向妻子道歉:“你看,我的‘家庭作业’又来了,请老婆恕罪哦……”
正常上班时间,单位事务性工作比较多。熟悉我工作状态,请我做些我力所能及文字工作的同志,基本上都在我下班后来电。好在我有一位家默默支持我做“家庭作业”的好妻子,她知道家务活儿我是“外行”,也觉得碍手碍脚的。所以,一直以来,诸如以上这种来自各县纪委来电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填补了我下班之后的空余时间。妻子虽然有时叨叨几句,但一听到那些报喜或是感谢的来电,她总是喜上眉梢地道“就你能……”。
知恩不报非君子,不辞长作“扶梯人”。有了妻子的“后盾”支撑,我的“扶梯人”作业,也就填补了业余空间,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