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山,曰牛犊,山与村亲密偎依,如今这山,华丽转身;一座村,叫港西,人与村血脉相连,现在这村,网上串红;一个人,称阿彪,山与人大地文心,当下这人,书写传奇……
这个数年前在致力扶贫攻坚时,被列为东山县八个市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曾经被戏称为:家住“奥地利”(凹地里),出门踩砂砾,港西母猪背“石忌”(章鱼)的乡村,何以“凤凰涅槃”?
父老乡亲无不点赞:那是阿彪一份辛勤付出,乡贤情怀!
带着一份敬佩一份探寻,正当“泥融飞燕子”,“春风花草香”之际,在中驰山庄的一间小木屋,我走近这位乡亲与家人昵称为“阿彪”的港西村人,如今的中驰山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彪,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他带着苦涩的青葱岁月,艰辛的商海创业,浓浓的桑梓情怀……
怀揣四百元,走出斗门泾,“彪”走商海
“贫穷也是一种财富……”递给我一杯升腾着茶香的大红袍,林华彪慢慢打开记忆的闸门。
在他的脑海里,往昔的艰辛与拮据,是他家的底色与基调。虽然不是穷到东挪西借那种地步,但日子过得非常局促,生活得捉襟见肘。
毋庸讳言,进入八十年代初期的华夏大地,虽然度过了时代的那份“阵痛”,已经开始春之萌芽,但“穷”字依然与农村人如影随形。
改革开放之初,位于东山岛“山里”的港西村,以开石窟、打石头、出石料,闻名全县。当年,能够搞一辆“突突突”冒着黑烟的“草麥仔”——手扶拖拉机,载石头贩运四乡八里,则是产业之道,富裕人家。
到了分田到户之年,种着薄地,养育着兄弟姐妹四人的林华彪父母,也仅为弱肩挑家担,别无经济门路。作为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阿彪父亲,还要时常去为他人打工,扛条石,干累活,挣辛苦钱;才得以能够让六口人不至于拉饥荒。
剪碎的光阴,丝丝缕缕;忆记的往昔,断断续续。八十年代中期,读完初中,再读职中的林华彪,深感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九十年代初参军入伍,三年军旅生涯之后,两年保安还夜晚兼职载客,日夜地连轴转,目标就是:赚钱,赚钱;力图以一己之力,向贫穷道别,说声再见!
“还别说,那些心中涨满向往的日子里,我还真的赚了一些小钱,也为家里改善了生活。”林华彪眼里不禁放光。
机缘与情分,勤奋与际遇,当年在本县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当保安时,请求老板让他承包销售洗发精,没想到几年间竟然也收获了不菲的进项。但风光不长,老板回撤上海,再图营生;阿彪的财路,就此戛然。
“之后,我干过养宠物、跑载客、做苦工,但终究无法如愿以偿——摆脱贫穷困境。”林华彪叹了口气继续他的叙说,他觉得,要给青春的自己,拼搏一次,为了圆梦自己,更为了这一大家子,这是他作为长子的必须。因为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正当青春年华,却因家中贫穷患病无钱就医,而花季凋谢的大妹妹,在县医院的病床上拉着阿彪的手说“哥哥,我真想活下去……”那让他心碎的话语。
于是,怀揣着家中“巨额财富”四百元人民币,牛犊般壮实的林华彪,走出了乡亲们口口相传预示着“跳龙门”的港西斗门泾。
“坐长途,转火车,倒车站……七晕八拐七昼夜,我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大上海。”端着的茶杯,轻轻一放,林华彪像似整理情绪又如一方释怀。
“老雇主,原在东山办厂生产化妆品的老板,很是关照,特招我为公司的业务员,推销化妆品。当年,公司招聘的业务员,入门槛,必须是大学毕业生;而我,这个文化程度比他们矮一大截的农村人,老板是有意看顾的。”对此情意,林华彪念念不忘。
可是,谁都料想不到,初入商海,那种艰苦辛酸,那种奔波,那份劳累。
刚到上海,作为一名产品推销员,林华彪遭遇过终日奔波,栉风沐雨,严寒酷暑,冷眼恶语的经历;住过由犄角旮旯搭建的巷道、喝着一天一瓶自带的茶水、勤俭到尽管喉咙发炎嘶哑连2元一瓶的矿泉水都没舍得买……开头整个月,林华彪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但这却给他的人生经历,再上一堂深刻的社会大课,再增添了一番人生的不凡阅历,再补足了商海里诚信为本的营商之道。忆及往事,林华彪既有一番的慨叹更多的是欣慰。
终于,阿彪逆转了人生。在上海当推销员的那三年中,他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年推销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连那25位正牌大学生,都出现被人赊账欠款,亏损了300多万元;而无法与这名不要命的农村人比拟,业绩被远远抛在背后几公里。
老板问其就里,阿彪诚实说,他们亏空一一上报,让公司承担损失,而我讨不回的欠账,是自己掏钱来填平。两相比较,老板更加信任这位诚实而能干的农村人。职位反转,阿彪成了公司的领军人物,成为浙江一带的销售经理,大学生反倒是他麾下推销员;他的团队屡创佳绩,让老板也不得不对阿彪刮目相看,放心让这位“兵哥”放手一搏。
1996年,阿彪创出了年销售量达到了8000万元的辉煌业绩!他也由此赚下了此生以来难得的一笔财富。家乡人曾传言,阿彪在上海发迹了,赚了个盆满钵满的。那还真不虚传。
积累了经商的门道,积攒了相应的资金,林华彪,“彪”走商海,进军浙江义乌这个国际小商品的大市场。
生意场上没有啥“必杀技”,靠的是“勤勉﹢”。阿彪补上了一句。
在义乌,这座号称世界级的小商品大都会,林华彪既做生产,又做营销,每一件事都是亲历其为。
“在义乌,你又是做啥营生发达的?”我好奇地探问。
“是儿童玩具,一颗小小的充气球。”阿彪特意亮出手机里的图案回应道。
“小小玩具球,有何大赚头呢?”我详细看了看那个手机里的小小球再问道。
“别看小东西,市场可大了。国外国内销售潜力与空间需求很大。”阿彪道。
凭借这么一个小小球儿,林华彪在义乌的生意风生水起,一年下来,一亿多元的销售额,利润可谓丰厚。可他,不仅收获了财富,还收获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好男人”口碑。为啥?创业难,守成更是难上加难!他,林华彪做到了!
人们不禁会问,难不成林华彪是“守财奴”?“阿巴贡”?
由他带出去做生意的港西乡亲,不下几十位;每年回家,扶贫济困就是几十万元;为家乡修路造桥,不吝慷慨解囊……因为,林华彪忘不了“不知影,嫁给港西九条岭”这一句民谣戳心的疼;“义乌国际商贸城漳州市商会会长”的头衔,能为林华彪正名。
当年,之所以走出斗门泾,林华彪一个简单心愿就是:走出困窘,摆脱贫困!与所谓的“跳龙门”无关。
回归桑梓地,垦荒牛犊山,“愚”来出彩
站在如今已是“网红景点”的中驰山庄,向下眺望,不远处“沈海高速”东山岛高速公路连接线,犹如一条巨龙,跨过曾经风萧马嘶的陈平古渡——八尺门海湾,蜿蜒在苍山翠岭之间,直达岛内;川流不息的车流,令人目不暇接;不远处,车流一个转弯,蜂拥而下的人流,摩肩接踵,直奔中驰。
因为,这就是他们慕名前来东山岛旅游的重点网红打卡地。
“日最高接待旅游人数,竟然达到上万人次,几年平均接待量竟达到30多万人次;这是当年开发时,绝对难以预判得到的。”一谈到中驰当今所产生的效应,林华彪欣喜之意,溢于言表。
不过,这处现已达到一亿多元投资的中驰,开发当初,虽然山岭逶迤,峰峦叠嶂,绵延数里,却是一处风吹草低见“牛犊”,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
2013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打拼得风生水起的林华彪,春节回家,一干亲朋、好友、兄弟,前来相聚。聊到情深处,大家发自肺腑:阿彪啊,你现在也是“名声人”,回来吧,为了乡里乡亲的发达,做些项目投资吧。
响鼓不用重锤,一言能达心扉。林华彪,动了心思:改革开放几十年,老家空有山、海、田、景之名;依然是“山岭多,出门难,钱难赚”。
他与父母商量,两老认为他是不是头脑发热?把钱砸在水中还能冒个泡泡,抛在山野里,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同妻子商议,这位陪同他住过“穿堂风巷子”的女汉子,倒觉得他的决心下得好!因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阿彪也深知,父母之所以反对回乡投资开发牛犊山,担心的是回报率太低太长,万一搞砸,血本无归不说,可能还会授人以笑柄;到那时,还真是:菜瓜贡狗双头了。
“当年回乡投资开发牛犊山,想法很简单。认为,咱东山岛,毕竟是个旅游胜地,别人都不远千里来观光,我在家乡搞个旅游景点,起码乡亲们就可以在自家门口游玩不用花钱;顺带也能帮衬乡亲们有事做,有钱赚。”语言之中林华彪真情流露。
乡愁,是骨子里一份不可割舍的爱。于是,林华彪毅然决然返乡,再图创业,回馈家乡这方热土。同是港西村人的阿彪妻子林岭香,一同看中了自小就在此处玩耍、耕作、拾草的牛犊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牛犊山,早年乡亲们在大种水果的时期,山坡面栽下了部分龙眼荔枝,此时却成为无人理睬的野树;山坳中,水源处,山岭上,一片荒芜;山上,有些村民“废物利用”,将其作为放牧牲畜之地……经过一遍遍踏看,荒废、荒凉、荒芜。显然,要将牛犊山开发成旅游景区,不比垦荒“南泥湾”难度低,要下得去愚公移山志。
但,这牛犊山虽然暂时被乡亲们忘却,但却不乏有可圈可点的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处承载着“东山保卫战”红色基因的所在,是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国共两党在大陆最后一战的一处战场。
望着牛犊山绵延的山岭,曾经当过兵的林华彪,忆及1953年夏季,那场国民党出动万多人的军队,反攻大陆,份痴心妄想以东山岛做为跳板进而进攻内陆的“东山岛保卫战”,硝烟弥漫浴血奋战的场景,在他的眼前好比电影一幕幕再现。
如今硝烟虽已散尽,牛犊山虽然尽可铸剑为犁,但留住红色基因,作为教育后辈记住历史,继承革命先辈保家卫国精神,无疑意义更为重大。林华彪如此想。
取名“中驰山庄”,是否为阿彪的一番思量:年近中年,再度扬鞭,奋发驰骋!山庄占地1000多亩,总投资达到3.4亿元,现已经投资1.6亿元,对于一名私营企业家来说,可谓出手不凡。
“从项目的初创、与村民理赔、整体规划、项目审批,村镇县各级党政部门,都灌注着一番心血,一份汗水,一股热切,一道期盼;正是有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中驰山庄,才得以成为省级重点项目。”说起这些,林华彪深表诚挚谢意。
打草开荒,荜路蓝缕。林华彪和妻子,勠力同心,吃住在山上,对山庄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倾注了一腔的心血;从资金筹集、征地报批、规划垦荒夫妻俩都事必躬亲。“初期开发,五六十万元的投入,仅仅是除去丛生的杂草而已。”林华彪实诚道。
花草也知人之意,幻化人间满园春。
经过数年的拼搏,中驰山庄陆续建成了“入门停车场”“东山保卫战纪念馆”“瀑布广场”“百亩花海观偿区”“碉堡观赏台”以及索桥、玻璃栈道、野战营地等几十处主要景点和游乐配套设施。
一走进中驰山庄,举目青山绿水,抬头曲廊迥桥,放眼繁花似海,疑似仙境落凡间。因为,林华彪秉持的是,绿色、生态、环保理念。
依托中驰山庄,村民经营小型商店、游客休憩屋、临时摊档、固定铺位一个个;农家排挡,让你尽享风味美食,舌尖上的海鲜,爽;乡村民宿,推开一扇风景,住在一派风光;旅游商品,请你光顾,令人满意……还有产业辐射扶贫项目,促进农产品销售,生发出景区依托型的文旅联动效应。景区务工,又可安置本地劳力140多人,其中固定员工60多名、季节性劳力90多名,安排贫困户劳力15人,人均月工资2500多元。
“穷”怕辛苦营,“愚”得地出彩。老子的《道德经》曾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不正是林华彪做人立业的写照吗?
图将凤池愿,回报以春晖,“港”得振兴
以一处疑似“太湖石”之镂空雕塑为起点,一丘麦苗茵茵绿,道说“牛铃摇春光”,一条彩虹大道便在眼前赫然呈现;再顺着这条连接曲径通幽的乡村巷道,一条珠串起粉红色房子、仙人大井、陶斋学堂、妙笔生花等十多处乡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文化旅游之路,便将你带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许多来此游览的客人,不禁叹谓,原来农村也可如此美轮美奂!
“那是阿彪以及一班港西乡贤,为乡村振兴而付出的一番心血。”陶斋学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松峰对我说。
我想,开发港西村落,实现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一直是党和政府所倡导的;它既可以实现产业联动效应,又可以推动兴村富民途径的稳妥拓宽。为此,在樟塘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我与林峰等港西村诸位乡贤,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家国使命之中,拓展产业链条,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而有所作为。说到本村的文旅产业的开发,林华彪表达了如此心声。
为将港西建成“村美民富”,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林华彪不惜捐微献巨,投入了400万。村里由此开始了动员村民的“腾笼换鸟”行动,村民们也自愿自觉征迁了猪棚、厕所、荒地、危房;铺道路、建凉亭、修公园,修缮了建于乾隆年间的陶斋学堂文化园,并对村里的巷道进行了旅游线路规划,硬化、绿化、美化等改造与提升;一幅幅“三字经”“跳火堆”“纺纱线”“插秧田”等壁画,以及一座座雕塑和彩虹村道相映成趣;叙说着,时代迁移的农耕文明,孕育着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将古典的沧桑、新时代的元素、文明的韵味、耕读的情调,描绘于一面面墙上,让来此游览的游客,身临其境,融入了一段曼妙的时光,慢慢地在心田间流淌。
抓住中驰山庄建设的契机,林华彪还与村镇干部不谋而合,成立了中驰山庄“非公”党支部,与港西村党支部紧密联合,“村企联姻”成为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示范,一面旗帜,一个品牌。《福建支部生活》杂志,专题做了报道。
“借助乡贤之力,助推乡村振兴,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林华彪等乡贤的鼎力支持,使得港西村如今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一处旅游热点,一项文旅产业。”谈及此事,樟塘镇党委书记朱义兴,无不欣喜道。
“港西,虽然不像江浙一带江南水乡的农村那么优渥,但山野之中的乡村,也不乏乡愁与景致。”打拼在江浙,见证过“东南形胜”,赏识过“钱塘繁华”的林华彪,指着远处山石之上的一株苦茶树道,你看,当年我们常玩耍的地方,规整规整,像不像世界级名山安徽黄山的“梦笔生花”?
随着介绍,我走进据传是港西村第七世先祖“六股公”,为兴起教育,以文化人育栋梁而倡议“不建祠堂建学堂”那留传两百多年的一笔“兴庠序”遗产——陶斋学堂。
农耕的牛,退谷的桶,农人的斗笠,耕田的犁铧,此处再现;办公厅,读书屋,小课桌,一一重现当年。几十年前,离陶斋不远,就是前海;从斗门泾那边涌进的海水,沙沙作响,曼妙成清歌弹唱;西下的夕阳,瞬间将“一道残阳铺水中”,将那海水幻化成“半江瑟瑟半江红”……几位本村老者的叙说中,我仿佛看到乡愁一缕缕,顿觉寻觅诗意,何必出走远方?陶斋学堂,已将乡愁静好安放。
阿彪说,我的作用微不足道,是镇村干部的倾力作为,是诸位乡贤的一份勤劳与付出,大家的共同心愿,成就了如今老家的神采飞扬!
阿彪说,其实他的心中藏着一幅图,一道愿。他记得,妻子怀孕七个月,挺着大肚子做农活而摔倒,差点……林华彪之愿,是啥呢?图将港西变富美家园的这道凤池景致,报以桑梓三春之晖,应该是阿彪之宏愿。因为他说过,家乡的振兴,是在帮我圆梦,为我争光!
村与山,在林华彪以及一班有志于家乡富美的乡贤们群策群力之下,就如此相融相合,在东山岛这处原本不那么让人看好的地方,再生出勃勃生机。尤其是牛犊山,这座几年前还是牛羊天堂的荒山野岭,改写了容颜;它以牛的精气神,驮来了人气,聚集了牛气,生发了东来紫气,成为东山岛一处生态风光旖旎的展示,乡村产业经济的引擎,港西村民致富的吉祥地。
“中驰山庄项目的开发,既丰厚了“富美乡村“的业态形象,也为港西村开辟了难得的旅游观赏点,解决了一批贫困户就业,帮助他们脱贫,又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兴起。”港西村党支部书记林庆武说。
“阿彪,就现在来说,你觉得很有成就感吗?”我有意问道。“我只是尽了一名港西村人可以做、应该做、能够做的一份心意,至于成就感,还真没想的那么多。”林华彪笑了笑道。又是一句大实话。
唉,中驰山庄它在哪里?我分享给你一个位置——它就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樟塘镇的港西村!百度地图一点,赫然跳起。
乡贤勠力应称道,大地文心可致敬。此时,爱恩斯坦的“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那句话,在我的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