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喜祖的头像

黄喜祖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5/13
分享

《宝训》犹如警钟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的首两句,道出了俭兴奢败之深刻道理。宋朝人王栐,所撰典制的文献《燕翼诒谋录》第五卷,同样辑录了一则治平元年,知凤翔府陈希亮自首,曾以邻州公使酒私用,贬太常少卿的史实。

由此看来,自古以来,勤俭戒奢,并非小事一桩,是事关国运之大业。日前拜读《明太祖宝训》,果然如是,其中的《宝训卷四》,就专门记录了朱元璋经常对大臣们所言:“节俭二字,不但为治天下者所当守,治家者亦宜守之。尔等岁禄有限,若日用无穷,费用过度,何从办集?侵牟公帑,剥削百姓,皆源于此”。

此《明太祖宝训》,记录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治国、施政、纳谏、刑法、武备等诸多类容之书籍。《宝训》,即皇帝语录,按照内容分类辑录;据传原有十五卷,至今仅存六卷。

作为一名出自平民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节俭”、对于“公款不得私用”,是何等的重视!

该《宝训》记录了两则实例,读来让人感触尤深。

洪武元年十月甲午,司天监进元主所制水晶宫刻漏,备极机巧,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鉦鼓。太祖览之,谓侍臣曰:“废万机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命左右碎之。

洪武四年十一月庚申,时将士居京卫,闲暇有以酣饮费赀者。太祖闻,召谕之曰:“勤俭为治身之本,奢侈乃丧家之源。近闻尔等耽嗜于酒,一醉之费,不知其几。以有限之资供无厌之费,岁月滋久,岂得不乏?且男不知耕,女不知织,而饮食衣服必欲奢靡。夫习奢不已,入俭良难,非保家之道。自今宜量入为出,裁省妄费,宁使有余,毋令不足。”

司天监进献元主所制的豪华时钟,却被太祖命人击碎!为啥?居京卫之将士,闲来无事,举杯畅饮,太祖召见治之,何故?从实录中可以看到,一则为这是奢侈之物;一旦“废万机之务而用心于此”,那就会使众人荒废了应该履行的职守,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将招致国家败亡,因此,明太祖将此“玩物丧志”之物“碎之”。至于将士耽于豪饮一事,那就更要治理了,因为“勤俭为治身之本,奢侈乃丧家之源”,更何况,喝酒就要颇费钱财,一旦长此以往,作为官兵,如何养家糊口?这不是败家之举而导致政亡的导火索吗?

从击钟与治酒两件事,可以窥见,明太祖对“奢”字的深恶痛绝,并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毫不宽容,绝不姑息养奸。而对于后宫、皇子、近臣等,明太祖也是经常警戒,坦言曰:“淡泊可以养心,俭素可以养德。纵欲败度,奢侈移性,故技巧哇淫、游幸畋猎,皆役心损德之具”;并劝告:节俭二字,并不是只有“治天下者当守”,而是“治家者亦宜守之”。治国与齐家,是同样一个道理,因为“尔等岁禄有限,而日用无穷,一或过度,何从办集。侵牟剥削,皆原于此”;因此啊“须体朕怀,共崇节俭,庶几无悔”。明太祖如此语重心长,一语中的的教诲,使得“宫壼之间,皇后亦能俭以率下,躬服浣濯之衣,皆非故为矫饰,实恐暴殄天物,剥伤民财,不敢不谨”;而侍臣深深感觉到教导的入心入脑:“奢侈者常情同欲,节俭者富贵所难。陛下安行节俭,无所勉强,诚宜为万世子孙之法”。为了教育子孙不忘创业的艰难,朱元璋命人把自己的艰苦奋斗的经历绘画在宫殿里。他特别注意对太子的教育,因为太子是继承帝位的。《明太祖实录》卷27,记载了朱元璋为了不让皇太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特地命人引太子遍访农家,让其亲眼察看贫苦农民的住处、饮食、器具。回来后,对太子说,“汝知农之劳乎?夫农勤四体,务(种植)五谷……”为了让儿子们得到锻炼,朱元璋规定,王子出城,路程稍远,则规定骑马走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作为一名封建帝王,朱元璋缘何如此重视戒奢行俭呢?

在对这位平民出身的皇帝评价中,尽管史学界褒贬不一,但有文化学者认为,朱元璋一生节俭,除了他出生贫贱,知道物力维艰,有勤俭的习惯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从元朝的兴衰中吸取教训,深刻地认识到,勤俭还是奢侈,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我认为,这种评价,还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在南京明孝陵朱元璋墓前立着一座石碑,石碑上有四个大字“治隆唐宋”。这块碑,是取代明朝的清朝皇帝康熙所立。“治隆唐宋”,顾名思义,就是说朱元璋治理明朝的丰功伟绩,不在唐宋之下,甚至于胜过了唐宋。其实,康熙不仅仅给朱元璋立碑,甚至于六次至南京明孝陵,每次都到朱元璋的墓前三跪九叩,相当低姿态。对于康熙为朱元璋墓立碑以及六次“三跪九叩”之事,有人认为,康熙皇帝似乎对这位白手起家的汉人皇帝情有独钟;也有人以为,康熙认为朱元璋对历史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康熙帝之所以如此“问鬼神”,其实其意义除了以上诸家所言,愚以为,康熙觉得明太祖致力于“节俭不奢”,应该是他的大清江山社稷稳固、皇权行稳致远、黎民百姓升平,所应该借鉴的。

《宝训》犹如警钟敲,自古以来尽如是。“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苏东坡在《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数句》一诗中,就如此自警自律。所以,“节俭不奢”,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优秀传统,务必大力弘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