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喜祖的头像

黄喜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31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 礼敬,家乡的红树林!

礼敬,家乡的红树林!

谁能想得到,这其状看似柔弱之绿植,竟能够驾长风驭碧浪,防风消浪促淤保滩护堤,俨然一尊“守护神”!谁曾料及,长相疙疙瘩瘩之海中树木,竟然是浑身蕴藏丰厚,尽如资源“宝藏库”;谁都难以想象,名字特土之矮个子,竟让鸥鹭翔聚来栖,犹似生态“加油站”——它就是,生长于海边泥沼滩上的红树林。

当预示着“一元复始”的那轮冬日,从东方海面上喷薄而出之际,飞起的朝霞,一下子便把周围的云彩镶上了金边,同时也顺手给位于海岸基线边上红树林的那片绿叶,披上了一层淡红色的轻纱;而那在红树林梢头,时而向阳飞翔,时而停落枝头的鸟儿,无疑给红树林之冬晨,增添了极为灵动的光景与无与伦比之神采。为督促相关部门对红树林的持续管护,见证其神圣作用,观赏“疙颠”之神奇功能,鉴赏其神秘风采……起早的我,偕同福建省东山县人民检察院生态检察官以及县自然资源局的几位干部,来到位于闽南东山岛一处名曰“八尺门”的古渡头入海口。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的浅海滩涂,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此种树林的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且能在海水中生长……这功能,神奇不?一位检察官不无赞叹道。

大家伙儿蹚水而进红树林“领地”,真个是天造地设的地方。由此远眺,由东海而经台湾海峡汹涌澎湃而来的洋流,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再流经一条蜿蜒盘旋的八尺门海湾汇入南海。向着这片宛如“海中央”的红树林子望去,另一位对红树林颇为内行的检察官,指着眼前生长着淡黄色叶子的“海娃子”,侃侃而谈,详尽地描述了红树林神奇的生长规律以及它与生俱来之作用以及人们赋予它的美誉:红树林,在不断地与大自然相互斗争与适应的过程中,逐步生发出了它特有的天赋异禀,在扎入泥沼中那盘根错节的根系,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等多重作用;由此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海岸基线生态环境系统,担负起了保护海浪侵袭堤岸以及净化海水的职守。

职责所在的检察官与自然资源局的干部,一会儿绕行红树林四周,察看泥沼地状况;一会儿蹲下身子,观察生长情状;一会儿探下头来,又捧起果实端详……红树林不仅能给你提供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旖旎风光,还是观赏泥沼地海洋生态资源的最佳场所,是品尝无污染生态海鲜的好地方。一番详尽察看之后,大家异口同声如此美誉道。从他们娓娓道来的言语中,我得知:成片的红树林,覆盖在海边的岸线,犹如大自然的“空调”,暑热的天气,它能让这里的温度调低几度,而在寒冷的冬天,这里的温度,却比其它处于风口的海边,热乎了许多。因为红树林是以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化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因此有着“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海鸟天堂”之美誉。

带着如此之多“桂冠”与美誉名讳的红树林,其中最令人敬佩的是,它那特殊的生态效益与功能作用,使它名垂青史,得到人们的垂爱。它那犹如盘龙似的发达根系,以一己之力,将那些“随波逐流”陆地泥沙滞留于此,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粗壮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犹如一道“拦住网”,将那作乱的狂风恶浪抵御住,使得堤岸安然无恙。一位村民指点着对我说,你看,从它的枝干上长出了许多支撑母株的根,那些根,都纷纷扎入泥滩里,既用来撑住自己,也为整株的红树林不断四处扩散开来,形成一整片,提供了力量支持。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拇指一样的气生根,出露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这些根,就像人的肺部一样还会呼吸,人们称之为呼吸根。此时,我好像看到,红树林那深深地扎入泥沼的根部,犹如磐石巍然屹立,挺起那不屈不挠的身躯,伸出那相互联结的臂膀,像忠于职守的卫士那样,无怨无悔地坚守着那份赤诚与忠心,守护着沿海堤岸不被海浪侵袭。因而,人们把疙颠的这种特定本领,誉之为首屈一指的海岸基线“守护神。

寒风吹拂,飕飕如刀,携来一阵阵的海味儿,给人一种咸咸腻腻的感觉。呈现在面前这片在海边摇曳的整片绿植,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娇小,但是,从开挂式的生长情况看,似乎可以预见,这方生态修复示范点的红树林,业已成型,绵延于整个海湾;鸥鸟翔聚,鱼虾贝类欢欣跳跃,给沿东山湾的生态圈,带来不可多得的生态景观。

漫步红树林滩地,深一脚浅一脚。为了实地观察这一既能保护海岸基线又能净化海水的浅海生物品种生长状况,我与几位检察官趟海水,踏海泥,进林地,大家喜不自禁地端详与抚摸着那些个长势良好的宝贝儿,从根部、枝干、叶子及至已经结出的果实,观看的极为细致。

“你们好!烂泥地,贝壳多,扎脚,小心点……”在此管护的几位后林村民见到检察官的到来,热情地迎了过来招呼道。

作为一名地道的本地人,从小就在海里“混”大的我,对红树林有着一种难以忘怀的情结。我们这些属于近海而居的农家子孙,从小就活跃在当时的红树林之间,知晓它的一些根底。爱屋及乌之缘故吧,对此红树林,不敢说很熟悉,起码因口口相传之缘故,不免知晓些许根底。

当年,每当我们淘气于红树林时,爷爷便斥责道,小孩子家别乱来,此树可有大用途的!对于长辈的说道,懵懂的“小屁孩”根本不知就里,只知道反正那些红树林好玩。记得当年,老家的前海还没有被围垦时,正当读小学的我们这班“小顽童”,每每到了退潮时,就成群结队往家乡近海边上的那片红树林钻;一者觅食,二来抓海鲜。其时,大家伙都裸露着上身,只穿着一条裤衩,先是寻找那些“疙颠果”,因为成熟果子,是结在靠近根部的枝丫上的并且与那叶子色泽几乎相同,为此得像抓小偷那样弓背弯腰,匍匐着身子,并且眼睛还得滴溜溜转,一棵一棵地四处搜寻。一旦有了发现,大伙儿都一股脑往前冲——为的是将那“疙颠果”据为己有。但是,那一哄而上地争抢的结果,就是使得大家一个个变成了泥猴子。再说那抓海鲜。这可是一项技术活儿,因为栖身于红树林根部的那些海鳗、跳跳鱼、虾姑、螃蟹等精灵,可尽都是滑头之辈。它们不仅感觉灵敏,而且行动迅捷,就是不幸被你逮住,还不一定让你能够手到擒来。尤其是那些跳跳鱼,浑身溜滑溜滑的,虽然被你上手,可是沾满泥土的尾巴一使劲开甩,不仅让你瞬间成为一个“大花脸”,而且在你连眼睛都被“糊上”的当口,它便会出其不意地背儿向上一弓,尾鳍向前一缩,两腮两边一鼓,就如此轻而易举地,脱离了手的控制,乘机就溜之大吉。儿时的这些记忆,令我对红树林不禁生发出了一种亲切而自然的好感来。惋惜的是,老家前海的这片红树林,却因一项浩大围海造田工程,而永远消失在人们的怀念里,历史的长河中……

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红树林像母亲庇护孩子一样,维持了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这里有着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涵养着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水体浮游植物等,消费者有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分解者有微生物,还有无机环境。

有关书籍记载,红树林的果实,还有一个叫“胎萌”特殊现象,是红树林另一既适应大自然又繁衍自己的一种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成为幼龄苗木。而那些栖息于海边泥沼地里的鱼、虾、蟹、贝类,这里还是它们生长繁殖理想场所。优良的环境、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使得红树林成为候鸟迁徙的“落脚点”和觅食的“加油站”、繁衍的“温柔乡”。

由此,在每一处红树林的“领地”里,汇集着众多与此处颇有共生渊源的海生动物,犹如一个循环往复的生态大家族。如此彼此相互依存的生态链,不就是自然界里生生不息的哲理吗?

红树林备受人们青睐,除了诸多异于其他陆地树种的特异功能之外,还有它令人陶醉与迷恋之处——生态旅游打卡地。

“一片红树林,就是一处生态风景点。它不仅能给你提供目之所及的自然生态旖旎风光,还是你观赏泥沼地海洋生态资源的最佳场所,是品尝无污染生态海鲜的好地方。”一位当地的“海事通”讲得头头是道。

你们看到那些白鹭、苍鹭、灰鹭、夜鹭和海鸥、海鸭等海鸟,为啥会选择在红树林繁衍生息吗?这含蕴着自然界相互倚重、相互生长、相互作用的道理的。“海事通”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述,从地理环境看,由于潮流的日久天长,浪潮便将顺流而下的泥沼,推拥起了这么一个冲积地,但就这么一处海湾营盘,却汇集着螃骐、跳跳鱼、鳗鲡、梭子蟹、红鲟、虾等海生动物,这就是红树林安身立命之处。一见有人来此,鹭鸟、鸥鸟振翅飞离,而那些泥地里精灵们,一阵噼噼啪啪之后,便隐匿的无影无踪。红树林的不断繁殖与延展根系,牢牢地锁住了海底那些泥沼不被海浪冲走,而泥沼,又为红树林提供了生长必需的元素,那些善于在泥沼地生存的海生动物,既“耕耘”了泥土又为海鸟们供给了食物……如此循环往复的生态链,不就是自然界里生生不息的哲理吗?

红树林,虽然时常“出没风波里”,根植于淤泥中,但却是一处生态游的绝佳景点。日常驻扎于红树林里的,多半属水鸟、水禽,主要为海鸥、鹭类鸟等这些的两栖海鸟类居多,也有一部分陆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因此,红树林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生长茂密的地方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红树林中丰富的鱼类,吸引着活动于此的鸟类前来觅食;而红树林下的底栖动物也非常丰富,吸引了鹭类、鹬类等潜藏其中;红树林上层,枝繁叶茂,很多种类的红树林一年四季开花,招引了大量的昆虫,为太阳鸟、啄花鸟、绣眼瞪林鸟提供食物。此时,一群群前来觅食的鹭鸟、海鸥诸多海鸟扑闪闪地红树林里振翅飞翔,引导的整片林子顿时欢腾了起来。而这种欢腾,给你的却并非闹市里的那种熙熙攘攘、嘈嘈杂杂、乱乱哄哄,而是让你感受到那是生机盎然的勃发、韵味无穷的旋律、清爽无边的境界。

如果从空中鸟瞰,绵延不断的红树林,被几条海中径流分割成一幅幅铺展于碧波边上的绿颜色壁画;一群群停落其间的白色、灰色、黑色的鸟儿,再将此画作,点缀得灵动无比,神奇万千。为此,无论春夏秋冬,每逢节假日,络绎不绝的人们,纷纷携家带口前来红树林;春看鹅黄嫩绿别样景,夏观“碧玉妆成一树高”,秋鉴“落霞与孤鹜齐飞”,冬品驾长风驭碧浪之壮观。那些爱鸟者们,全身“武装”,携带着“长枪短炮”蹲伏守候,捕捉那些飞禽抱窝、戏耍、啄食等美丽瞬间;更有那些成双成对的年轻人,将此地作为婚纱拍摄的最佳地点选择,以绿树、碧海、蓝天、飞鹭,作为背景,定格成一幅心心相印的“爱之永恒”唯美画卷;而揽胜者呢,最为在乎的则是那“无边光景一时新”。因之,红树林,便成了一道令人心仪之“生态美景”。

潮起潮落间,此消彼长时。潮水静静涨上来时,几乎全部淹没红树林枝干,只露树冠,让红树林宛如海上“绿岛”;潮水退却时,栖息于红树林内种类繁多的鱼、虾、蟹、贝、浮游生物及鸟类纷纷“登台唱戏”。在这一涨一退之间,红树林里包裹了所有来自于陆地和海洋的元素、物质、能量等宏观以及微观世界里的信息,它们或迟或缓,或衰或生,或即或离,就在此处汇集,欢快地相互交换与交流。

顺着洋面的方向望去,东北方向的洋面,朔风驭浪,浩浩汤汤,浮光跃金,奔涌而来。那些个红树林,在高阳与蓝天白云之下,一片嫩绿,犹如一个个卫士,矗立在绵延的海岸基线;一群群鸥鸟飞翔其中,更显示出勃勃生机。

游历红树林冬晨,观赏活化石美景。人们眼中的“神奇树”,岸线保护的“护卫神”,美丽生态的“神圣者”……它对人类的贡献,应该值得我们去呵护、尊重和礼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