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喜祖的头像

黄喜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3
分享

家风悠远“两帝师”

家风悠远“两帝师”

这一处蔡氏老宅,还是高官宅第。位于在闽南漳浦县大南坂镇下布村。

但,这不算恢宏的老宅院,居住者却是大名鼎鼎。他们就是,曾经当过清朝乾隆、嘉庆皇帝“两帝师”的蔡世远、蔡新叔侄故居。

如此高官厚禄之宅第,何以如此之“简约”与“朴素”?

蔡世远、蔡新叔侄俩,虽然贵为“帝师”,尤其是蔡新,还担任过“五部尚书”,与大贪官和珅同期在朝为官。但,他的清廉声名在素有“康乾盛世”之称的清朝,却是闻名遐迩。

“两帝师”如此官声与廉名,与他俩的母亲、妻子等贤良淑德风范以及从小就教诲其为人处世务必清正、善良的家风传承,息息相关。

烽火连天孝德女,勤俭持家儿孙范

蔡世远与蔡新叔侄,虽出生书香门第,但是,在其幼年以及青年时期,因家道中落,生活过的极为清贫。

蔡世远的母亲吴太夫人,一生孝行淑德,远近闻名。清康熙十三年(1674),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参与吴三桂叛清,叛乱的浪涛席卷全国。

其时,蔡世远的父亲远在京师,五年之间音讯杳然。在这兵荒马乱之际,蔡世远家中生活几无着落,吃了上顿顾不着下顿;其母亲吴夫人,令愿自己忍饥受饿,也一餐不断地侍奉公婆。吴夫人的婆婆知晓此事,不忍其心,分食与媳妇,吴夫人却“不忍食用”,将食物暗暗留下,再与公婆做下顿。

长此以往,吴夫人“终日不粥饮已为常”。由于“穷饿播迁”,吴夫人所生的长子、长女,竟然在童年时期,先后夭折。

康熙二十五年(1686),吴夫人其时刚生下女儿(蔡世远之妹),就因为病饥交加,而至夭折;真是船漏偏遇顶头风,恰好又遭遇婆婆病重,粒米不进。吴夫人强忍丧女之痛,以自己的乳汁,喂养了婆婆近一年,直至婆婆去世。时隔数年,公公又卧病在床,吴夫人又一如既往,行孝公公。

母亲的一言一行,无不在长大记事的蔡世远的心目中镌刻下难以忘怀的风范,无不记怀顶梁柱般的母亲之贤良孝德;他尽自所能,与叔父及诸位堂兄,轮流帮助母亲,侍奉祖父母。“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是吴夫人对几位儿子的教诲。

当时,漳州郡守魏公得知吴夫人之贤德,不无感慨万端,特赠与“陶欧淑范”匾额,加以褒奖。魏郡守此匾,就是将吴太夫人,比之为有陶侃、欧阳修之母的淑范,教子有方,清廉正直,使儿子杰出有为,受到世人敬重。

蔡世远妻子刘夫人,绥安溪南村水田寨人,少端静肃敏。嫁入蔡家后,家中大小事务,尽心操持;婆婆不忍媳妇艰辛,嘱咐他人分担些许。为了不让婆婆担心,刘夫人凡家中繁杂之事,未敢让婆婆知晓,自己一肩挑起。

公公得病归家休养,刘夫人精心服侍,千方百计调养公公身体。因公公不能食用粗硬食物,刘夫人专门将米饭煮熟后,析出米汤调和其它食物使其食用柔滑喂食。据记载,刘夫人“未尝读书,而明于大义,与世远相庄不失色。世远好施与,有所入,率分惠族人,夫人助成之。闻人娣姒以争利小忿致乖隔者,辄不乐。故世远兄弟数十口同居,其夫人总家政二十余年,不辞劳瘁,不有私财,娣姒间无遗言。”

蔡世远登第后,家人感觉刘夫人辛苦,诸位堂叔商议为刘夫人安排婢女服侍,被她知道后,马上止之曰:“君家群从,过期未娶者三人,吾未可以蓄婢。”之后,刘夫人跟随丈夫进京师,次年生女,家人商议为她请来一位乳娘,分担她喂养孩子之辛劳,她却推辞说:“吾六男二女,皆自乳,今虽有禄,岂易吾素哉?”

直至蔡世远得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高位,其母吴夫人总是教导儿子:“汝等须诚以物躬,谦以待人,廉以养德,毋以诈御物,毋以气加人,毋取一毫非分之取。”

世远每月有钱财拿回家,吴夫人都要从容地问钱是哪来的?当蔡世远告之钱的正当来处,吴太夫人才高兴地说:“我要求你们即使吃菜根也不要忘记先人的遗训!”还当着蔡世远的面态度决绝道:“我最厌恶先私而后公者,虽富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廉以养德严家教,份外之财不可取

蔡世远一生为官清廉。他虽然官至副部级,贵为太子傅,但却“谦恭自持,淡泊为怀”,所得俸禄,多为赞助他人以及办学。由于蔡世远的慷慨解弄,以至于“妻、子仅免寒饥,敝衣粗食,视窭人或甚焉”。有一次,陶太常进入世远的卧房为其妻子诊病,看到挂的是补过的旧蚊帐,盖的是补过的粗布被,不禁叹息。雍正十年十一月五日,蔡世远在病中,当时还是皇四子的乾隆,前往探视,作诗《冬日寄蔡闻之先生》感叹:“一线阳回节近春,先生独卧病兼贫。”病床独卧,又兼贫穷,这是何等地清苦窘迫?!在蔡世远逝世时,除了几件旧衣服外几乎一无所有,家属无力发丧;世宗特赐银500两,诸位皇子闻得蔡世远如此局促,也赙赠银300两。在皇族的资助下,蔡世远的灵柩,才得归葬福建漳浦原籍。大学士方苞,特地为他撰写墓志铭,记念蔡世远一世清廉风范。乾隆为感谢恩师,追赠礼部尚书,谥文勤;高宗下了诏令将蔡世远入祀贤良祠。

当蔡新祖父晚年任安溪县学训导时,蔡新随其同行服侍,母亲告诫他说:“你幼年时父亲去世,你来不及侍奉你父亲,你父亲不能终生奉侍你祖父。现在你奉侍你祖父,能够代行你父亲的职责,就等同于是你父亲奉侍你祖父,也如同你奉侍你的父亲,你要切记于心中。”并且叮嘱道:“官舍没事做的时候,除侍奉祖父之外,惟有抓紧时间读书。切不可私自外出,结交不三不四的人。”其母还是放心不下,再次耳提面命:“听说教官内冷署寒毡,生活清苦,两个仆役都是我们本乡人,凡事要从宽对待,不能轻易地加以怒骂。”

蔡新,因早年丧父,仅有母亲林太夫人俭朴操持家务,维持清苦的家庭生计。

直等到两儿先后进入泮宫(县儒)又先后中举人,又先后成为进士,官为翰林,林太夫人才开始有了欢乐的容颜。蔡新母顾念儿辈清俸,两子中进士,食贫犹如故。儿子都当官了,她还像过去一样开垦种地和做针线缝纫衣服,不曾稍有懈怠。媳妇等人劝她节制劳顿与辛苦,享享福,她当着儿媳妇的面教诲道:“居于贫穷,劳作辛苦,我习惯了能够安受。何况家庭人口日益增多,儿辈又只领清廉的俸钱,不可能顾及家庭,你们能急于图安逸生活吗?”一席话说得儿媳们惴惴不安,不敢多讲一句话。

她对回家探亲的儿子蔡新说:“你的爵位俸禄已超越界线,我并非要你不停地升官进爵,而是要你念及朝廷的恩德难以报答啊!走吧,竭尽心力,希望不要犯错跌落,即使在万里外还像在我膝下。”不要犯错跌落,慈母的教诲令人难忘!乾隆御书“欧荻延禧”匾额,赐给蔡新母亲予以褒奖。

蔡新妻何夫人端静勤谨,当官太太,仍苦身力作如故。蔡新当官后,何夫人携子女随夫到京居住;但是,凡是子女衣服袜子之类,都是何夫人亲自缝制。有时包了头巾往来于厨灶中间,检点煤米,操作劳苦和在家乡没什么两样。十年后儿子本在出生,还是何夫人自己奶养,不肯请奶妈;她不仅总管家务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闲时之际还每天教女婢学习纺纱织布,启道她们:“用这种办法学习劳作,还能在匮乏时取以代用。”

“帝师”老宅廉基地,《青莲》一书传家风

长期以来,漳浦县纪委监委,以史为鉴,在全县广大干部中,深入开展“立家规,习家训,正家风”活动,通过发掘和整理历史记载,把“两帝师”这为世人称道的家风故事,发掘出来,编撰成《青莲之美》一书,该书共分七章,辑录了记载于史料的36篇“两帝师”廉内助、贤内助的家风故事;作为全县干部家风教育的推荐读物之一;而“两帝师”的故居,2013年,已经开辟为“漳浦县廉洁教育基地”。

为借鉴蔡世远、蔡新的清廉为官为人意义,2013年6月,漳浦县原纪委监察局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策划制作40集大型历史人物系列讲古节目《廉政两帝师》,以两岸闽南方言区听众喜闻乐听的讲古形式,讲述两帝师的历史故事。这一节目已在海峡两岸16家广播电台同步播出;引起了巨大的方向,成为海峡两岸收听率颇高的一档不可多得的优秀节目,为海峡两岸架设起了“祖国统一”的金桥。据蔡水枝介绍,讲古节目在台湾取得巨大反响。台湾一影视公司有意将两帝师的故事搬上大荧幕。

目前,漳浦县帝师文化产业园规划方案已出炉4年,将位于两帝师故居附近的清泉岩、蔡新故居、永清堡及周边自然生态约2000亩面积纳入“漳浦帝师文化产业园”整体规划,规划定位为以帝师历史名人为文化品牌,以郊野公园、近郊旅游、文化观光、青少年教娱、周末休闲、养老度假和两岸宗亲交流为主要功能的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产业园。

据时任漳浦县纪委组织宣传部部长李贺强介绍,自2013年“两帝师”的故居,开辟为“漳浦县廉洁教育基地”以来,已经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人员,达到上万人次,成为省内外闻名遐迩的廉洁教育和家风传承基地。

据蔡新故里研究委员会主任蔡水枝介绍,早在1997年,漳浦县就成立了蔡新故里委员会,2003年建成蔡新纪念馆,还成功举行了纪念蔡新诞辰300周年庆典。来自海内外的蔡氏后裔不断地为两帝师文化学术研究积极奔走。尤其是,蔡世远、蔡新的母亲、妻子四位杰出女性,以其贤良淑德、勤俭持家以及教子有方、清廉正直等高风亮节家风,托举出“两帝师”的官清慎勤。这一古代“好家道”的故事,更引起了爱好者、相关研究者的感叹与浓厚兴趣,共同致力挖掘文史资料,收集与整理,把这一古代优良家风发掘出来,传承下去,弘扬开来。

“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强调,推进了该县关于“两帝师”家风故事的整理成书的进程。该县纪委监察局特地约请了有志于廉洁家风研究的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集成书本,作为鉴戒,激励后昆。

克己修身“皆名臣”,家风悠远“两帝师”。古人言: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端。这是因为“两帝师”家中如此“碧玉”般之良母贤妻,才能培育出,可堪之家国栋梁。《青莲之美》廉文系列丛书,由漳浦县纪委监委作为内部学习交流书籍刊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