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喜祖的头像

黄喜祖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4/15
分享

牧海人

这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海岛——闽南东山岛。岛上,有一干宛若工匠,刻意精雕细琢,追求巧夺天工;无入杏林,却能妙手回春,疗治疑难杂症;不事丹青,并非神笔马良,绘就百姓幸福底色的“牧海人”,赓续着“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

龙腾龘龘,家国同春。走进这个由省级“优秀办案检察官”、全省“公益诉讼人才库专家”、全市“业务能手”、2022年度全省“公益先锋办案组”组成的东山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那“牧海精彩”,令人不由自主喝彩。

说起我国纬度最北珊瑚区的保护故事,那可是“一根筋”见刚柔的妙手解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明村澳角村党委书记林华忠由衷点赞。

此事,始发于我们的一次“赶海”。该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公益诉讼办案组“主攻手”林江水深有感触道,东山省级珊瑚自然保护区,是一处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列入南中国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示范区,成为全球环境基金援助的一个重点项目;区内总面积3680公顷,有各类珊瑚39种,包括8种造礁石珊瑚,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保护物种。

2020年4月,群众向该院举报:保护区内有两处非法经营的潜水渔排,危害珊瑚安全。6月份,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检察官顶着酷暑,前到该海域“赶海”。

只见那片备受众人瞩目与百般呵护的珊瑚保护区海域,两处栈伐式渔排竟如钉子般楔在其上。登上渔排,详细查看即见渔排上铁夹、铁钩、蛙人靴、氧气瓶……详加询问,当事人却吞吞吐吐,刻意规避。

事态很明显,此行为不仅会把危及珊瑚生存的油污倾倒入海,而且人为下潜到珊瑚礁,盗取那些栖息于珊瑚礁之中的海胆、鱼虾贝类,毁损珊瑚。

我们多次责令整改,对当事人处罚过,但依然故我,是“钉子户”!珊瑚管理处工作人员脸带难色。

那是对珊瑚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祸害!就是“钢板”,也要坚决把它拔掉!提前介入,引导收集固定证据,坚决打掉“钉子户”幻想!检察官听风识雨,当即施之以法。违法工具、捕捞的海产品等证据与违法事实坐实,行为人顿时哑口无言。

检察官专门约见当事人,专题施策:讲生态文明是国策、说保护珊瑚的非凡生态意义、算违法与守法的成本之账……随后,该院向珊瑚管理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应有处理,以儆效尤。收到检察建议后,珊瑚管理处向当事人发出通知:立即拆除在珊瑚保护区设置的海上构筑物。既上法治刚性“硬菜”又予情理柔性“补白”,通知书下达后,违法行为人自动拆除两处渔排,接受处罚。

不给损坏生态者有任何“寻租”空间,吸取教训又修复生态,这就是公益诉讼办案组的“一根筋”!检察机关思虑长远,利用缴纳的生态修复资金,携手多家涉海管理单位,将数亿尾鱼虾苗,放流到珊瑚保护区海域,使之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补偿,成就海洋生态繁华、丰茂与独特的子孙满堂。

当一条条鱼虾苗,随波逐流、摇头摆尾地游向大海时,我真切感受到,海洋生态的“检察蓝”,正在不断释放出人类友好型的“海洋蓝”,更生发出具有生态红利的“蓝蓝效应”……

正是这依法办案的决绝及释法说理的入微,该院办理的《督促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履职诉前程序案》,先后荣膺“全省守护海洋八大案例”“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十大优秀案例”。2022年5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24小时》栏目以《福建东山:合力呵护海底珊瑚》为题,介绍了东山检察保护海底花园的成功范例。

从“牧海人”的凝眸里,我分明感受到肩扛职责的那份荣耀、国徽闪耀的那道光芒、绿水青山的那种坚定……“千万莫辜负这个新时代对咱们的厚待!”涛声在耳,我似乎聆听到海的感动。如今这处“高颜值”的我国最北缘珊瑚礁,传唱着“一树红花照碧海”动听歌谣;彰显出东山检察人践行“汇聚多方力量,为美丽珊瑚筑起法治屏障”那刚柔并举之可范清样。

检察人法治的“一根筋”,弹奏出了“海晏河清”交响曲,“河长、林长、湾长、田长﹢检察长”的“五长”机制,一项探索陆海联动的全新体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走在被誉之为“东海明珠”的东山岛,这里锦绣山水、丰饶海产、金色沙滩、湛蓝海天,犹如一帧帧秀美画册,在你的眼前次第打开。因为,在这岛上的魅力海湾,只需轻轻撩起那急促涌了过来的海沫儿,便会飞溅出一串让人心旷神怡且光耀千古的词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是“练海”,写就“样本”可范的妙笔。这位无不自夸家乡山海美,景致美的人就是该院党组成员、专职检委、“公益先锋办案组”主要负责人田瑞硕。

田专委这番“美谈”,是否由“一样本”所生发出来的底气与自信?

一踏进松软的金銮湾海边,田瑞硕指着眼前犹如一颗硕大祖母绿般的岛屿娓娓道来,这座名曰赤屿的无人居住岛,近乎完美的生态修复,已经涅槃为给游客带来美轮美奂视觉效果的“双月湾”,被社会各界以及上级检察机关广泛赞誉,写满检察人守护蔚蓝海职责担当。随着他的介绍,我们登上赤屿岛。只见中东海枣树,三角梅、棕榈树、大榕树以及整片的绿地,把原先那个宛若“瘌痢头”的赤屿化身为海上明珠。

可知两年前的赤屿,那是个啥模样?田瑞硕有意激发我的想象力。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堵心。那是2021年的5月,在一次“练海”行动中,我院公益诉讼办案组一次登岛发现的。其时,这座赤屿岛千疮百孔,蓬头垢面,就像一个没人管顾的孩子。田瑞硕接着道,当时目睹这些被抛弃的风化破败水泥池、一块块的水泥构件、断墙残垣,横七竖八地“躺卧”在碧波之中,我们的心不断地揪紧。这些被遗弃的建筑垃圾,不仅因风化崩塌存在隐患,给登岛游览的游客带来安全隐患,更为此而污染了海洋环境,给海域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

现场走访、无人机航拍、周边群众佐证、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座谈等一系列动作,建筑废墟的长期存在、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都一一得到证实。

这座岛屿,何以如此?原来10多年前,这里曾经被人承包作为鲍鱼养殖场,被政府收回后,却一直抛荒。处于风景秀美、游人如织的金銮湾边,岛屿的这般“落魄”,无疑犹如那翡翠上的一块绺裂、玉璧中的一点瑕疵、宏文之中的一处败笔,影响了作为旅游岛形象。

“海,是东山的魅力所在,生活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这处岛屿,地理位置何其重要,既是这处星罗棋布岛礁的最大岛屿,又是海洋资源物种丰沛的栖息地,一定要让它重放耀眼光芒。”东山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艺杰多次亲力亲为踏勘现场后,指导公益诉讼办案组依诉前检察程序,会同相关部门,以“圆桌磋商”形式,商讨对赤屿岛施行“美容”术。

一次次的商洽与督促,规划到整个修复框架的每一步细节,详细至每一铲废土渣都不能落海。

2021年8月26日,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漳州市人民检察院、东山县人民检察院,三级检察机关合力启动了法律监督机制,指导东山县自然资源局、漳州市东山生态环境局、康美镇政府,针对赤屿生态修复特性,对岛上的建筑废墟、水泥构筑物、其他搭盖物实施拆除与清理。

当时,尽管岛屿上残垣犬牙交错,断壁危机四伏,烈日与热浪“蒸煮”,好几位检察官都晒成“黑人”;踏勘现场崴了脚,累得像“狗虾”,我们依然负累前行,一次次不畏坎坷。一位检察官一边嘱咐我注意脚下湿滑,一边指着前面一处修复完整的岛礁,说得如此实实在在。

这番行动,该院拿出收缴的部分生态修复金支持,协同出动勾机30多台次,运输船10多艘次,运输车20多车次,共拆除砖石结构约1050立方米,拆除混凝土结构件约530立方米,拆除破败水泥路面约480立方米。

生态修复后,赤屿原先那些废弃物清理后,礁石裸露重现其原本的生态样貌;疏浚后,海域洋流更为畅通,整个海区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得以丰富,海底下珊瑚的生长发育更为繁茂;诸多岛礁腕臂相连,点缀成如诗如画的海洋生态自然景观。当年,这海湾荣膺“全国美丽海湾”。

2021年12月,东山检察院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对赤屿整治开展“回头看”,实地考察生态修复工程情况。观后,大家极为惊叹:历经一年多的原生态修复,这处“落单”且“落魄”的岛屿,成为火爆出圈的网红打卡地,竟如海上仙境!此时,一阵海风吹来,我仿佛耳闻岛屿呢喃:我的浴火重生,仰仗检察蓝这番“一样本”式之“美颜”!

四面八方的游客来了,省市检察机关领导来了,他们透过“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看到的一处“诗画海岸”。

劳出精妙,屿显精彩!检察蓝法眼看海,那可资借鉴的精致样本,呈现给人们的就如一幅用巧手绘就的唯美画卷。

那是我们环环相扣、一根针穿到底“探海”,探出《新卖“碳”翁传奇》的故事,被社会各界誉为“一根针”。田瑞硕说得头头是道。

“买炭!……”一声惊呼之后,是当事人的一脸迷惑。

难道是听岔了?一脸晕的船老大邓先生向检察官询问。

“你没有听错,是买碳,而这个‘碳’字,是‘碳汇’的‘碳’,而不是你说的煤炭的炭。”虎年一个寒天冻地的冬日,公益诉讼办案组检察官的解答,使这位半生以捕鱼为业的渔民有了半是理解半是疑惑的点了点头。

你所购买的“碳汇”,通俗一点讲,就是因你违法捕捞,已经给海洋生态,造成了相应程度的损害;因此,你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责成你以购买“碳汇”的形式,进行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检察官再次释疑。

“哦,是这样啊。”邓先生总算恍然大悟。

原来,2022年6月初,邓先生在伏季休渔期间,驾驶渔船,以禁止使用网具非法捕捞,被漳州海警局东山工作站警察查获。

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发现邓先生在禁渔期、禁渔区使用禁用渔网具捕捞水产品的行为,损害渔业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我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应承担赔偿非法捕捞所造成的海洋生态经济损失的民事侵权责任;该院遂将此案立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

为了给违法当事人敲响生态安全警钟,检察官专门给邓先生“量身定做”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相关生态补偿的一套新方式,其水生生物资源修复资金15660元,可直接购买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这才发生了开头邓先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困惑与疑问。

历经检察官的几番“多费唇舌”,邓先生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自愿申请购买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用于弥补因非法捕捞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把“破坏者”转变成“保护者”,是增强百姓保护海洋的一剂良方,更是检察机关必然的意识自觉。公益诉讼办案组的检察官助理肖栋梁介绍道。

由此生发,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全国文明村陈城镇澳角村,纷纷与该院携手,共同创建全省首个“澳角渔业碳汇实践基地”。一场场蓝碳文化宣教在渔村展开,渔民们海洋生态保护意识提升:正确捕捞,是海洋生态生生不息和渔业生产的根脉;适当的渔业生产,还可增加碳汇,创造更为丰厚的经济价值。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千古传唱,而今已被东山检察人演绎成全新版本的《新卖“碳”翁传奇》。

运用与漳州市谷文昌干部学院共建检察公益诉讼研学基地为发端,东山检察公益诉讼团队“借船出海”,借助党校调研力量,开展蓝碳司法保护诸方面应用性专题研究,续写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全国首个蓝碳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发挥出各自平台和专业优势,将蓝碳司法保护与协作交流常态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笃行不怠。

东山检察的蓝碳司法新理念,也备受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赞誉。2022年11月,部分二十大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致信最高检肯定:这几年,我们深切感受到检察机关在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碳达峰、碳中工作上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蓝碳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创新,有效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建议可在其他沿海地区推广应用,为持续建设海洋强国“添砖加瓦”。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江莉在对《方圆》杂志记者专题访谈时,着重介绍东山检察经验。

碧浪欢歌,鸥鹭翔飞,鱼儿微笑。由检察“卖炭”的“一案例”到检校“研学”“大蓝海”,进而党政“蓝碳”“聚合力”的“一根针”,织就了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同心圆”,编织成一张海洋生态保护网。

检察机关不是“独行客”,也绝非“钢铁侠”,“包打天下”。我院致力于立体化、智慧化、科研化的“一加一大于二”“大联唱”,赢得大家认同、参与和支持。许艺杰的阐述很到位。

以“牧海人”之胸襟,秉持正义,依法亮剑,东山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久久为功护卫“海蓝蓝”,付出的是辛勤劳力,展现的是蓝色国土魅力,聚集的是广博合力,收获的是民生福祉,国家利益。

站在橙湾似带、碧海如练、岛屿若珠的东山岛美丽高光海湾,我终于领悟出东山检察人这份“一枚国徽驻心田,满腔热血予蔚蓝”的付出与情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