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以进的头像

黄以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5
分享

走访智城遗址

智城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遗存代表,不得不看。欣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第十二届“万寿节”在白圩镇爱长村智城遗址上演,我便驱车前往。

智城城址,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田园风光优美,民风淳朴。

走进智城遗址,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深韵。它曾是唐代澄州的州址,建于公元634年至682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智城三面环山,都是悬崖峭壁,是浑然一体的军事屏障。该城因地制宜,以陡峭的石灰岩山体为城垣,在山谷中构建城房,并利用山间谷地的不同走向分为内城和外城,在谷地出口外构筑3道城墙,将城内城外分开;又在谷地的转弯处筑两道城墙,将外城与内城分开。城内呈东西宽南北窄的不规则状。东西最宽处为530米,南北最宽处为250米。内城面积1.15公顷,外城面积5.04公顷,总面积6.19公顷,周长1.7公里。尚见的遗址遗迹,有城墙4道,城池3张,水井1口等,还有石臼、石马槽、石滚、石碾、陶瓷器碎片和砖瓦残片等遗物。城外池塘面积150亩并与清水河相通,结构独特,极为罕见。

走在智城遗址,智城还能保存较为完整,不知蕴藏了多少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相传,在唐代,桂中出现一个广西最大的壮族首领韦厥。韦厥,唐朝大臣,武进士。后统兵岭南,招抚了“十万大山”的南蛮部落,因有功被皇上封为澄州(上林)刺史,留戍广西,后被武则天封为忠义侯,晋封万寿公。韦厥长子韦金轮,其弟韦银轮,后袭父职官至澄州刺史。其子孙相继世袭下去,韦姓成为古老的壮族姓氏。有资料证实,韦厥实为韩信家族后人。当年,韩信家族曾受吕后追杀,萧何助其三岁幼子逃往南越国,得赵佗抚养,于是改韩姓取其一半为韦姓,后被封为土夷长。是为岭南韦氏。

唐朝李渊夺取天下后,公元621年李靖平定岭南。这时候韦厥率领家族归附了唐朝,公元624年,世称万寿公王的韦厥奉旨从繁华的京城来到澄州(今环大明山地区),开拓这片重峦叠嶂、人烟稀少的蛮荒贫穷之地。韦厥不辱使命,励精图治,施以“仁政”,以德治民,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做了许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实事。

公元681年,韦厥从合浦移居澄州,修建了“智城”城堡式大宅和韦氏祭祖祠堂。韦厥年老后,他把王位传给他的小儿子韦银轮,而把长子韦金轮调到马山都安一带。韦敬辬承袭澄州刺史这个职位之后,他也承担他兄弟韦敬办所修的六合坚固大宅,而且把智城的范围往外面扩展。澄州在唐代是一个羁縻州,它的州治基本上就是在智城,管理的范围包括现在的上林、都安、大化、武鸣、宾阳、忻城的一部分。当时韦家和睦,其子韦敬辬(银轮)题写《六合坚固大宅颂》,韦银轮的族弟韦敬办在清水河边制作《六合坚固大宅颂》碑。

《六合坚固大宅颂》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剥庙山山脚一岩洞中,该碑刻于公元682年,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17行386字,由“序”、“颂一首”、“诗一篇”三部分组成,至今还保持较为完整,真是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大宅颂》和智城遗址落成的年代来看,它们出现于唐太宗至武则天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步兴盛。根据《资治通鉴·卷198》记载,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上林,自古就是壮族聚居地,受到唐太宗“民族大一统”观念的影响,最终在《大宅颂》碑文中留下了印记。

壮人通过仿照汉字结构来创造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来表达壮语,这些都在《大宅颂》的碑文中有所体现。可见,壮族民间接受汉文字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根据史料记载,初唐时期,中央朝廷就开始在广西不少州县兴办学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在岑溪县治东建置学府;贞观元年(627年)建容州府学、博白县学,贞观三年(629年)建北流县学,直接在广西培养人才。

韦厥去世后,韦金轮率兵6万人进智城围攻他的亲弟弟,但韦银轮利用智城的险要地形,和韦金轮打了十几年,终于把他的哥哥韦金轮打败。韦银轮巩固王位后,他的族弟、忠实的跟随者韦敬一为颂扬韦银轮的三功伟绩,制作了《韦敬辬智城碑》于智城边上。

《韦敬辬智城碑》位于白圩镇石俭屯后的智城山脚一处岩厦石壁上,刻于公元697年,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24行1115字,由“序”、“碑一首”两部分组成(“碑”是一种文体)。碑文中刻入了武则天时代创造的6个异体汉字。这块碑最惊奇的发现它是用骈文写的。骈文往往是用在朝廷的文书,比如说诏令、下行文。智城碑可以说是一篇把它放在中原跟其他那些作者放一起的时候,毫不逊色的一篇骈文。它是代表了当时的文化的一种先进性,就说它的文风跟中原是并行的;这个作者一定是读过《文选》的。《文选》就是在这之前,是中原文士他们要考科举必须要读的。说明了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很早就接受了汉文化。

由于《大宅颂》、《智城碑》均为山峦岩壁间的摩崖石刻,而且地处偏隅深邃、交通不畅之地,故两块碑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藏存深山、少为人知。最早记载《智城碑》的典籍为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智城洞,去县四十里,盖韦厥所隐之洞也。碑乃廖州刺史韦敬辨所撰。”

在《舆地纪胜》地理书中讲到智城洞、智城碑,这个地点一直以来,在大众印象中不太清楚,所以到明清时期好多搞古代碑刻的人来寻找,都不知道它在哪里,有的以为在象州,有的甚至以为在龙州。

由宋至清,金石类书籍中有提及《智城碑》,多为辗转抄录,著书者并未见过该唐碑实物或拓片。直到清道光年间,思恩府知府李彦章深入上林,将《智城碑》拓下,填补了“《智城碑》向无拓本”的历史空白,也让《智城碑》声闻天下。

受其影响,晚清至民国时期,金石家争相前来捶拓原碑。《大宅颂》与《智城碑》相距不过10里,也因此在世间留下拓本。其后因国内战乱频发,《大宅颂》与《智城碑》又沉寂在深山之中。新中国建立后,广西考古界派出考古专家寻访两块唐碑,最终在上林的澄泰乡和白圩镇一带找到了它们的位置。1963年,《大宅颂》与《智城碑》被公布为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智城遗址,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智城大庙”遗址了。大庙已毁,后在原庙址建起了学校——“爱长小学”。现校内尚存公元1612年的庙宇香炉、柱础、拱门等石构件、木雕花版和清代门额、柱础、石鼓等遗物以及戏台残迹。附近水渠有利用庙宇石构件构筑的堤岸和桥,其中有道教内容石刻残件。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也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交融,不断地融合的,在唐碑里面也得到了印证。当岁月长河,从千年以前的盛唐,蜿蜒流转到今天的盛世,沧海桑田间从未改变的是,中华文明与各民族文化相容,根脉相连。

为了纪念万寿公韦厥为官一任造福八方的高风亮节。当地壮族同胞每年农历二月十一举行都在唐代智城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行万寿节祭祀庙会活动, 2012年起,万寿节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的活动特别的热闹。最传统的节目,就是万寿公王巡游,10名壮汉抬着万寿公的塑像在现场巡游一圈。群众按自己的心意向万寿公身上的功德箱投入香火钱。还有表演一项绝活——上刀山,草坪上竖着一根约8米高的树桩,树桩上插着33把钢刀和3把木刀。在完成一系列祭拜仪式后,表演者背着一包糖果和牛角号,赤足裸掌,手脚并用,踩着刀刃,不到5分钟就爬到了桩顶,而后吹响牛角,响起鞭炮,庆贺成功。表演者在桩顶停留了大约5分钟,在桩顶,他把背在身上的糖果向四周撒下给群众品尝,送福气。

除了这个节目,还有师公舞、抢花炮、彩架队巡游、唱山歌比赛、汉服走秀、喜品“寿"粥等壮族民俗表演。

“我们庄每家每户万寿节前都会捐出自家最好的大米汇聚成百家米,在这个节日慢火熬成寿粥,让游客品尝。”爱长村新村庄的谭大嫂说。

“多年来都参加万寿节,逛逛这个智城遗址,又品品这个寿粥,我觉得身体一年比一年棒啦!"来自骄贤镇七十岁的张大爷美美喝下“寿”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的繁华。此次万寿节节庆现场设置了数十个摊位,来自己周边各个村(社区)的商贩纷纷进驻,售卖各种食品及手工艺品,现场人头攒动。

在智城遗址,好象找到了生活的寄托。遗址文化的遗存在我心中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