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阵是近年来活跃于文学评论界的很有实力的文学评论者,他的文学评论或大气磅礴,或细腻委婉,或冰肌玉骨,或粗狂豪放,彰显出挥洒自如、运斤成风的自然与娴熟。雁阵的文学评论被多家媒体刊登、转载。最近结集出版的《坐看云起》收录的80余篇文学评论展示出他对多种文学体裁的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读后给人豁达、宏阔、高情之感。
雁阵的文学评论具有骋怀游目的豪放之气,又有揉磨入细的笔底功夫,通读文学评论集《坐看云起》,感觉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举目千里,境界高远。雁阵的文学评论视野宏阔,意境深远。既有经纬当代文学之远略,也有胸怀沂蒙文学之深思。这在开篇的文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新诗百年,开创中国新型的诗歌体制》文论中,作者站在文学的前沿,时代的高度,思维纵横驰骋,气势烁古耀今,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史路走来,探讨新体诗的体制建设,对当代新型诗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大胆的指导性推断:“各种诗体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都必将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试看将来的诗坛,自由诗将更加完善,旧体诗词将富有时代精神,格律体新诗将逐步成熟”。这些推断和评判极富前瞻目光,因为我国诗词有着几千年的丰厚底蕴,有着沐日浴月的润泽和滋养,文化文明领先于世界几千年,这是我们诗歌的根本,更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雁阵的文学评论以深远、宏阔的镜头聚焦,在文学的原野中引导着作家作品向着更高层次迈进、攀登。《俯仰与照耀:临沂文化的群峰和文学的星空》是对临沂作协主席高振主编的《临沂文学典藏》的评论,雁阵首先把临沂文学融于我国文学发展史,汇入我国文学渊源不息的河流,从而在中国文学的每一发展阶段,点评临沂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像曾子的《大学》《论语》,王羲之的《兰亭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鼎钧的《开放的人生》,王火的《战争和人》等都在中国文学史留下足迹。站在临沂这块版图上,雁阵沿粗大脉络如数家珍的评点临沂作家群体,彰显宏大格局,使人感悟临沂作家的创作在任何时代都与祖国文学的脉搏一致,都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都在为民众疾苦、幸福而呐喊,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而探索,从而产生出骄傲和自信。
二、见解独到,直抵心扉。从《坐看云起》一书可以看出,雁阵所写的每一篇评论都是熟读原文,吃透作者的主旨并深掘文外之意,拓展原作者欲达而未达之思,欲表而未表之悟,使作品主旨更加明晰,内涵更加丰满,精神更加升华。雁阵所写的文学评论不单单是准确的把握作品脉络,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更重要的是自成一体,独立成文。用言近旨远、笔深意长的手法,用立于高空俯瞰群峰的视角,把自己的思想、见解推到作者和读者面前,传递出与作者、读者脉动的和谐同频,读后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在《若荷:以唯美的方式抵达散文的本质》评论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常想,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农业行为,非工业行为。在散文的田野,精耕细作,除草施肥,浇灌灭虫,播种收获。作家就是一位和土地打交道的农人。”在这里,雁阵没有用高深的理论阐述文学的内涵,却用一段尽人皆知的比喻,让人不得不认同他的观点,字里行间流贯着一股志气凌云的清刚,放情丘壑的纵意。在《张岚散文的美学品质解析——读张岚散文集<岁月凝香>》一文中叙述:“文学中的大美气象包含自然之美、宇宙之美、生命之美,以及屹立于审美背后的深邃思想,挺拔在文字间的人格力量。”雁阵这种大格局式的叙述,使读者享受到文学理论的扩展与指导,又清晰透彻的对作品的深意和精华予以挖掘,更深化了文学评论的主题,触动着读者内心深处的敏感之处。在此,不得不佩服雁阵评论见解的独到和深邃。
文学评论的境界是达致化境,水乳交融。雁阵在文学评论中常常是高屋建瓴的审视被评论的作品,在作品的语境中阐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观点,让读者在品读的同时,了解最新的文学动态。雁阵在《情涌春江水,韵生秋月辉》的评论中,有这样富含深意的话:“当前世界诗歌的主流是不受韵律制约的自由诗,中国新诗界也接纳了这个潮流。但是这个发展航向是不是正确的,不同的诗人自会有不同的答案。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诗歌的最大优势就是意向造型与音响效果的最佳结合,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丰富的诗意。”作者的这一观点,站在了诗歌发展的前沿,把自己对诗歌的见解融于诗歌发展趋向的大背景里,意味无穷。
评论中作者有时先引述当前文学界的大背景,随之转入具体的作品鉴评。《在灿烂的语言里飞翔》评论中,雁阵对当下诗歌予以中肯评论,“当下诗坛的诗歌阅读往往被两类现象所困扰:一类是动力、气骨兼备,读者却很难进入这种语境,造成阅读、审美上的困惑;一类是或许是自言自语,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随意性太大,失去了诗性和诗意。我以为杨静的诗歌恰恰拒绝了二者之嫌,而走向一种比较好的语言制衡点。”评论指出了当下诗坛存在的现象,颇有见地,读来有清风扑面,清泉洗心之感。
三、文采斐然,笔底生花。在雁阵的文学智库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词汇,这些词汇一经雁阵娴熟的排列组合,便氤氲起一股清香、甘爽,达到妙造自然的效果。可以说雁阵的每一篇文学评论,都是相对独立的优美散文,是在文学田野里的再耕耘、再播种后的收获,是文学领域中的再思考后的再创作。他在《灵魂与雪同飞——赏析靖一民<有雪的日子>》这样写到:“雪天是诗人向往的日子,寒风萧萧,雪花飘飘,此时心境灿烂,心里也便有了无比的诗情。雪天可以燃起诗人的灵感之火,在广袤的原野里,思绪自由驰骋,放飞神思……雪使世界变得美丽、纯洁和神圣,也使诗人那颗不安分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作者没有具体描写雪景,但那清丽、淡雅、唯美的词句,将读者带入“雪雰雰而薄木,云霏霏而陨集”的圣洁境界,雪花纷纷扬扬,翩翩飞舞,牵动着诗人千丝万缕的情感,而后评论语言顺流直下,自然地引出要赏析的诗人作品。评论与原作相得益彰,谁能说这不是一篇溢满诗意的优美散文呢?
雁阵的文学评论语言是心中真情的恣意流淌,浓郁的文采增强着表达的形象和生动,用陆机《文赋》里的一句话恰如其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他的表述语言是置于掌心不忍放弃的优美的结晶体,给身处酷暑的人以透彻心扉的凉爽,给身处严寒的人以热血沸腾的暖意,《以唯美的方式抵达散文的本质》里有这样的语句:“青山秀水赋予了她超凡脱俗的灵性,她的散文,总是在显性或隐性之中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和灵性,如同故里的游云、山野的野菜、崮乡的桃花、山谷里的醴泉一样清新、靓丽。”“她的散文语言,是由心灵自由舒卷出来的不绝如缕的情丝,形成一种含蓄、丰厚和灵动的内涵,从而造就了若荷独特的精神气质。”品读这晶莹剔透的语言,真是欲罢不能,心里陡生坦荡和爽快,铺采摛文、优美华丽的评论语言荡涤去生活中所有的挫折、烦恼,陶冶着读者的情操,给读者以淋漓尽致的畅快,这是雁阵文学评论的魅力所在。
雁阵老师为人低调,为文奢华,文学素养深厚。从2005年起,他一直倡导中国现代诗歌的诗体建设,引起诗坛一些著名诗人的关注,近来他的文学评论屡屡被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推介,在全国文学评论界已崭露峥嵘,为文学评论名家所称道。雁阵在《坐看云起》的后记中规划着自己的目标:多关注现代文坛诗歌的走向,在新体诗的创作领域和研究领域深入探索。同时将视域放宽,在文学评论上从对本土作家的聚焦转向全国作家,特别是在中国文坛有建树和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的研究要有所倾斜。文学评论的写作计划中,雁阵以文人特有的博大胸襟,自觉的挑起新体诗走向的重任,自觉担当起文学发展的评论的重任。
评论全国名作家的作品,对于文学评论已经炉火纯青,胸藏锦绣,笔扫烟霞的雁阵来说的确到了该升华的时候。
因为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文学评论功底,我们相信,雁阵文学评论触角延伸的野心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