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立秋,自然界的运作轨迹便切入秋季模式。虽然还未出伏暑期,但湿热已是强弩之末,渐行渐弱。“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伫立原野,似乎已感暑气退却,秋声可闻。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成熟的秋季即将来临。从大暑到立秋的转换是循序渐进的,在这个过程中,阳气由盛转弱,阴气则由弱转强;北风渐压南风,熏习着禾谷成熟,螳产籽,草木泛黄。
古人将立秋至处暑这段时间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立秋后南风逐渐减少,而渐次增多的西北风带来丝丝凉意,“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立秋的第一缕凉风被尊为新凉,想象得出,古人那渴盼秋凉的目光;二候白露降,立秋后白天与夜晚的温差较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露珠,于夜晚沾附于草尖、树叶,露水大的夜晚,如同降下一场小雨;三候寒蝉鸣,“蟪蛄不知春秋”,夏生秋死的雄蝉感受到了秋季温差的变化,自知存活于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白天黑夜在树上长鸣。那雄蝉满含悲壮、充斥凄厉地叫声告诉人们暑夏即将结束,寒凉就要到来;而雌蝉正在寻找合适的树枝产卵,担负起延续下一代的重任。
凉吹暗迎秋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在炎热酷暑中,期盼着立秋来临的人们,不只是期盼凉爽,还期盼金灿灿的收获。
古人是把立秋作为节日来度的,也称七月节。立秋节这天王朝或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迎秋仪式笼罩着神秘色彩,帝王将相的祭祀活动更显得恭敬、虔诚。
时空穿越,回望古代的迎秋仪式,油然而生庄重。那旗帜招展,浩浩荡荡地走向西郊的是周天子的迎秋队伍,祭坛前,文武百官在周天子率领下,对天对地顶礼膜拜,虔诚地做着迎秋祷告;那身着素白服饰,高唱《西皓》之歌、跳八佾《育命》之舞的是汉武帝及随从,他们所到之处,伞盖如云,尘土飞扬,迎秋仪式更具豪壮;那绕城祭拜的是唐代皇帝及文武大臣,立秋这天他们不辞劳苦的奔波于东南西北四郊,祭五帝以迎秋;而宋太宗的迎秋仪式则充斥着神秘与灵验:立秋这天,宫人将栽在盆里的梧桐早早移入殿内,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立秋——”,随着喊声,梧桐顺势落下一两片叶子,预示秋季的到来;到了明代,除皇家举办祭祀迎秋外,民间也开始迎秋活动,集会的男女戴着楸叶或剪刻的石楠红叶,见面说着吉祥顺意的祝福语;清代王朝迎秋氛围淡了些,民间则在村口悬秤称人,以测酷夏后的体重,并祈祷健壮。
倘若说古代迎秋祭祀的用意是为了示皇家威武、立皇朝威严,倒不如说是敬畏天地、敬畏大自然,祈求保佑的心理作祟。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耕时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人们便在生产中顺其自然,祈求神灵护佑,而这正好维系了生态平衡,维系了自然界的良性循环,至今令人深思。
立秋后,天气渐趋凉爽,古人在兵营也启动了另一种“迎秋”仪式:操练攻守战术,士兵们挥舞刀剑,跃马飞奔,做好随时迎战、保家卫国的准备。
当你怀着期盼之心去迎秋时,那让人清爽的凉意便已沁浸于周身,谁还考虑秋后暑热的延续?你看,花丛里蜜蜂、蝴蝶不再躲避炎热,翩舞于夏花秋菊中采撷蕊粉;枝叶间的鸟儿,不再躲避直射的阳光,跳到枝头欢快地鸣啼;那蟋蟀、蛐蛐儿则没白没黑的弹奏;孩子们从空调房间走出,尽享清早或傍晚的凉爽;原野则思虑着金黄耀目的排布,沉浸于馨香飘逸的梦境。
秋凉正蹒步跚跚地向我们走来。
立秋暑难消
立秋以后,秋意首先体现在早晚时分,其他时段仍然是燥热难当的。正如郭小川诗中所述:“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顽劣的暑热,如果不经几场雨的搏击,是不会自行退出长夏舞台的。
有人疑惑立秋后的炎热:岂不是打乱了节气秩序?
溯究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及排列,这种疑惑便会迎刃而解。古人按照物候规律,先测出立秋日期,而此时暑热不会即刻消退,还要继续一段时间,所以古人在立秋后设立了“处暑”节气。其寓意是:按物候虽已立秋,但暑气未消,暑热仍在,按二十四节气还没有“出暑”呢。立秋的前面是小暑大暑,而处暑排在立秋后,这就形成“三暑夹立秋”模式,即使暑热再怎么延续,也能在气候学上解释得通。这体现了古人的聪敏、智谋。
让我们再从伏暑的角度释疑秋后的炎热:因为立秋不止徜徉在“三暑”期间,还徘徊于“三伏”期中,这样立秋就成了躺在“三伏”里,立在“三暑”中的节气,出现起伏不断的高温酷热也就不足为怪了。受不了炎热的杜甫在叹吟:“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看来诗圣也对卷土重来的秋热满腹怨言。
秋季的内涵是丰腴、丰满、肥硕,但如果按气候划界,秋季又是“消瘦”的。其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节气,因为处在炎热期,被中医硬生生地划去四个归为“长夏”,并把“长夏”与春夏秋冬四季并行排列。这样以来,可怜的秋季就“消瘦”到只有寒露、霜降两个节气了。
中医这么划分自有其理论依据,而民间所说的长夏一般是指立夏到处暑这段时间,这种划分法也吞并了秋季的两个节气。其实无论怎么划分,暑热都是一样的,只是所包含节点不同罢了。企图为“秋”打抱不平者,由于缺乏气候变凉的充分依据,只好偃旗息鼓。
而现代气候学是在当地连续五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踏入秋天的门槛。如果按这个温度来测算,那么大部分地区踏入秋季的门槛要到秋分之后。
由于幅员辽阔的缘故,我国秋来得最早的是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而当秋的脚步蹒跚地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时,基本已到了新年元旦期间。
“林泉无计消残暑”,其实秋后的回热,是全球的普遍现象。对立秋后的暑热现象,各国都有不同的称呼,我国民间称“秋老虎”天气,欧洲称“老妇夏”天气,北美则称“印第安夏”天气。一样的秋后回热,不同的称呼,彰现出各异的民族文化。
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返头的“秋老虎”往往使心存凉意的人倍感燥热难耐,甚至感到比大暑期间还热,但毕竟立秋了,早晨和夜晚不是很热,确实能感觉到秋凉的爽意。
巧云与绵雨
“七月八月观巧云”,秋后的白云极富变幻,给人许多遐想。
你看山这边,刚才还是一座座横亘的雪峰,一会儿就变成一群群的白羊徜徉于草地;山那边的白云像极了两只咆哮的雄狮,霸气地行走在草原上,可一会儿就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似乎还有狐狸穿梭其中;天边那一大堆白云宛如白絮,躺在上面一定倍感舒适惬意吧,这是玉帝的棉花丰收了吗?一会儿朵朵白絮又变成飞鹤,飞向遥远的天边。“英英白云浮在天……西风来吹欲消散”,宋代诗人王安石摇着纸扇,仰头看着变化莫测的白云,更是浮想联翩。
立秋过后,每天的凉热是有规律可循的。当朝霞染红了早晨的白云,习习凉风慢慢隐退,朝阳带来的热浪便逐渐升温,秋热便开始了一天的旅程;直到红云簇拥着夕阳,编织出璀璨的晚景,在美轮美奂的幻境中,高温才不情愿的徐徐落幕,接着开始了晚凉的上演。
秋天的雨缠缠绵绵,有时连降几天。雨点敲打着田里的庄稼,啪嗒啪嗒的秋韵声覆盖了原野,快成熟的禾谷在细密的秋雨里弯着腰,绽放着笑颜;雨点落在荷叶上,滚动的水珠连带荷花微颤,氤氲出清香;雨点落在树林中,清新的翠叶托举着雨珠,恋恋不忍丢弃;雨点落在街衢上,街上便开满了行走的伞花,伞花下的笑脸比花儿还灿烂。
雨后的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附着于谷物、草尖、树叶,在阳光下滋育禾谷草木的泛黄成熟。“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歉收”,皆知春雨贵如油,岂不知秋雨亦如此。绵绵秋雨给了万物结籽繁育的机会,而丰满的籽粒则赋予农人的自信。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前后,农作物还处在旺长期。一场秋雨,滋润了中稻结实、晚稻圆秆;滋润了大豆结荚、玉米吐丝;滋润了花生粒成、薯块膨大。秋雨是上天的使者,也是农田丰收的恩者,在施惠禾谷、施惠大地中尽职尽责着。“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秋雨来得正是时候,谁不为她喝彩呢?
倘若立秋后干旱无雨,那么处在萎蔫状态的禾谷籽粒就会干瘪,秋季丰收也就成为泡影。“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祖先流传的农谚,是千年百载农耕经验的凝聚。即使浇灌可以解除禾谷的干旱,但对庄稼来说,也远不及一场遍洒的甘霖来得实惠。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降一场秋雨,气温就加快下降一次,这与“一场春雨一场暖”的农谚对应。秋雨洗净了天空,澄清了燥热的浊气,迎来了飒飒的西北风,秋凉的气息一天天浓起来,这正合气候变化的节奏。
民俗寓虔诚
从历史长河里漂流下来的民俗,在延续中丰饶,在活动中赋予生趣。立秋的民俗同样寄予了民众善良美好的愿望。
摸秋,是在夜晚进行的虔诚而又神秘地活动。当立秋日的夜幕降临,田野蛙声四起时,几个未婚或已婚但未生育的女子从村里悄悄来到田野,各自潜入到瓜地摸索南瓜、扁豆。摸到南瓜的,则预示将来头胎生男孩;摸到扁豆的,预示头胎生女孩;如果摸到的是白扁豆,则预示子孙满堂,白头到老。
女子们将摸到的瓜或扁豆摘取抱回家,看瓜的主人不会责怪,女子们摸秋回家再迟,家长也不能非难。摸秋,是希望的寄托,是慷慨的馈赠,是气度的诠释,同时也凸显出社会对女子的尊重。
啃秋,是在立秋的那一刻,啃咬秋季的水果、嫩谷等的民俗。立秋这天分切西瓜,一家人围桌而食,意为将“秋”咬住,将暑气吐出。农村的啃秋方式和城里不同,到瓜地摘一个西瓜或几个香瓜,在水沟里洗净抱到树荫下,一拳砸开,大口大口地将“秋”吞下,解暑解渴;不愿吃瓜的人,则掰几个鲜玉米棒子啃。啃秋品尝的是鲜嫩、舒适的滋味,体会的是秋收即将开始的喜悦。
食秋桃,是流行在浙江杭州一带民俗,立秋日人人吃秋桃,桃子吃完要把桃核收藏起来,等到除夕那天,再悄悄将桃核丢进火炉烧成灰烬,据说这样可以逢凶化吉,避免一年的灾害瘟疫。
忌洗澡,这风俗流行于山东临沂一带,据传立秋那天洗澡,身上会生“秋狗子”,就是浑身起瘙痒难忍的小疙瘩。当立秋精确到分秒时,这天洗澡也就只避开立秋的那一刻了。
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起源于汉代,祭祀时间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此时田野的庄稼已收获,乘着丰收的鼓点,官府与民间举办答谢土地神的仪式,仪式结束,人们分食祭祀用品,男子大口饮酒,出嫁的妇女返回娘家。也有不愿遵俗回娘家的妇女,瞧这位“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的妇女,也许在婆家生活的太安逸舒适,不愿回娘家了。做社,是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现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等习俗。
中医云:“一夏无病三分虚”,经历了酷暑,人们大多消瘦、倦怠、乏力,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立秋后要增加肉食、面食等“贴秋膘”的食物,增加身体抵抗力。俗话说:冬病夏治,适可而止的进补,会让人感觉精力充沛,有利治愈顽疾。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后,自然万物的之气逐渐敛藏,人也要顺应自然界敛收之势,收藏体内阴气,使精气内聚,滋养五脏六腑,已达抗病延年之目的。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养生的重要前提,悲伤则损肺,肺气虚则机体抗病力下降。正如古人所云:“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养收之道也”。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立秋后,正是凉风与热风对峙的时候,秋凉已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夜晚,还在慢慢吞噬着白天。
秋风拂过,田野变黄,金灿灿的秋已是触目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