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郇如启的头像

郇如启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2/02
分享

根扎沃土赋乡韵

——读李桂龙先生散文集《沂河人家》

李桂龙先生是文学写作的多面手,诗歌、散文、小说、辞赋均有涉猎,而且均有成就,灵动的思维和不辍的笔耕,使他在文学的田园里收获着一季季丰硕的果实。

李桂龙先生的散文集《沂河人家》带着墨香面世,这是继诗集《一轮月一片云》、散文集《敲响季节之门》、辞赋集《山花人世集》之后的第四季收获。

散文集《沂河人家》是一部乡土气息浓郁、情感表述细腻、壮景写物宏阔的作品集。其选材既赋予时代生活气息,又不失文雅含蓄;其语言率性而发,既达于人心,又不失诙谐幽默;其主题鲜活,充满正能量,寓意之深给人沉思,令人回味无穷。钦佩李桂龙先生驾轻就熟的语言功底,神思跃动的连贯逻辑。

记忆里的一缕乡愁

乡愁是刻在骨子里的诗,随景生发,随情萌动。李桂龙先生所表述的乡愁正是“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无论是曾经的缕缕往事,还是当前的殷殷遐思,都是由心底而涌出,可谓字字蕴情怀,句句寓乡愁。

《刈麦》这篇散文详细描述了农耕时代的麦收景象,作者用娴熟的笔调将时光倒流到镰割、车拉的年代。从小时候看大人割麦,到第一次参加生产队割麦,再到在自家田里割麦,看似不经意的娓娓道来,实则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人情世故的变化。麦收场景像一幅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那火辣辣的阳光、刺臂的麦芒、拉麦子错车时的对骂,充斥着乡村的酸涩。而作者对割麦子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默默地欣赏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镰刀挥起处,寒光一闪,拦住一大片麦子,往怀里一搂,麦子们便轻柔地依偎在挥镰者的怀里,还没来得及撒娇,就被摊在了地上。”这简直就是人工收割麦子的经典镜头回放,把人的思绪带入那段艰苦的岁月,在忆往昔中赋予了一份沧桑感。

李桂龙先生思维敏捷,为人乐观,心态平和。因文识人,其散文的字里行间也散发着豁达气息。用淡然的笔触描绘酸楚的场景,用令人捧腹的幽默对待艰苦的生活,给人过目难忘的回想,荡气回肠的慨叹。

散文《大街》的场景和对话,在过去农村常遇到,而作者将其惟妙惟肖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语言丰厚了许多,活跃了气氛,不由引来哧哧的笑声。

“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围着地八仙桌子吃饭,啃的是地瓜干煎饼,喝的是地瓜熬的糊豆……听到鞠老头的干咳声,全家人迅速起立。三大娘把粪挑子放在茅房门口,让鞠老头往筲里装粪,对着一家人说:您吃您吃。意思是我们装我们的粪,你们吃你们的饭。装完粪,鞠老头把铁锨头插进茅房门口的土粪堆里,尽量清理掉粘在上面的大粪,尽量减少熏人的臭味。然后,从兜里磨出一张二分的、五分的工分递到这家主人的手里,说:赶紧吃吧。说完转身就走。”作者构思出的场景与人物对话的错位,形成了幽默的喜剧效果,读到此处,不由开怀大笑。

《文心雕龙》曰“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李桂龙先生的谋篇布局在平铺中透出精妙,文字在变通中透出风趣。《大街》这篇散文将勤劳、善良的百姓刻画的入木三分,他们相处是和谐的,没有斤斤计较和尔虞我诈,没有防人之心和歪坏心眼,坦坦荡荡,本本分分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

《老屋》呵护着作者成长,见证着一家人从窄仄不堪的土屋到宽敞楼房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一间《老屋》里挤满了床铺,挤满了欢声笑语,奶奶过着儿孙绕膝的热闹生活。

“等到小妹妹出生后,奶奶屋里就挤下了三张床:我睡一张,二弟和三弟睡一张,大妹妹跟奶奶通腿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宿舍。早晨起来,当门里湿漉漉的。奶奶纳闷,不是有尿罐子吗?我们三兄弟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叫尿憋急了,谁还来得及找尿罐子?”

《老屋》也催生了作者的文学梦,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攀越高。

作者从折扣大柜里翻出来父亲的藏书,《水浒传》《创业史》《青春之歌》等书籍。住进四壁黢黑,屋顶上沾满了过冬的苍蝇的锅屋里,读完了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写了一篇小说寄给《人民文学》。贫穷不是躺平的理由,作者内心的赤焰在黢黑的锅屋里一样发光、发亮。

倘若说沉湎于记忆里的乡愁散发着阵阵醉人的陈香,那么抒写现实和理想的乡愁就缭绕着缕缕芬芳。散文《后半生,在小院里落脚》描述的乡愁就给人不一样的享受,小院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和乐趣。

“书架,沙发,绿植,充实在不大的空间里,简约而不简陋,错落而不错乱。翻翻书,浇浇花,置身其间,惬意温馨。”

“花花草草赏心悦目,玉鸟珍珠鸟楚楚可人,再加上葫芦的闹腾,已经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宋代诗人简长的诗作正符合我此时此刻的心境。真的,不由羡慕那尊小院错落有致的布局,羡慕李桂龙先生的安逸、惬意的慢生活情调。

“身是客,愁为乡”,作者现在的田园式生活不知比陶渊明高处了几个层次,也为为儿孙打造出一片新的乡愁。是啊,有乡愁氤氲的家才是家,有乡愁萦绕的村才是村。作者笔下的乡愁,给人流连,让人回味。

回味中的一片亲情

李桂龙先生散文里的亲情是雨露,滋润着幼小者成长;是漂泊者的港湾,给失落无依者以安全和温暖。作者所表达的字字句句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使得亲情在优美的文字里或婉约温柔,或沉稳体贴,或奔放热烈,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作者那颗拳拳之心,那份遵守孝道的良善者所为。

《母亲节这天》记叙了作者一天的活动,年迈的母亲,看病的爱人,孝敬的儿媳,构成母亲节的主角。朴素的文字里散逸着浓浓的亲情,蕴含着款款的理性。“母亲、爱人、儿媳妇,她们分别来自老石家、老王家、老房家,就像三股支流,汇集到我们老李家这条干流里,扮演者各自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无怨无悔地支撑着各自的家以及由此组成的大家庭。”母亲节这天,三代为人母者相聚一起,传递的是慈爱,奉上的是孝诚。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他们抚育着一代代子孙,延续着繁盛和兴旺。一家人的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场面,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足以起到引导教化的作用。

如果说李桂龙先生的散文在粗线条的洒脱中,造就出一股雄豪和淡泊的氛围,那么他散文中的细腻抒情,则营造出撼动人心的力量。像绽放的迎春花给人带来暖意,和煦的暖阳给人带来温情一样,李桂龙的散文给人带来热情洋溢的温暖。

《白发亲娘》的“一头青丝渐渐稀少,青丝变成了白发苍苍。那个眉清目秀的娘,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并不强壮得脊梁。娘的那一双脚,从来没有停歇过。家里地里磨道里,到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尽管有时忙得踉踉跄跄。要不是娘躺在病床上,我怎会知道,她的内衣百孔千疮!”作者心中的母亲与天下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将所有的爱奉献给儿女,唯独忘记了自己。为了儿女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母亲也毫无怨言,每当儿孙绕膝时脸上就洋溢出幸福。

作者心疼母亲的渐渐衰老,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娘在时光中老去,我在幸福中成长。捧起娘的双手,抚在我的脸上,用我愧疚的泪水和感恩的忏悔,滋润娘手上的褶皱和创伤。”多么发人深省的语句,多么让人心颤的感恩呐喊!这情致万端的抒情,引领读者进入母爱的世界,进入孝道的尘世。

作者用温柔和体贴对待母亲,对待妻子,字里行间显露出男子的担当和大爱。“我扶着母亲坐下歇歇脚儿,就在这张连椅上轻轻坐下。她的双腿行走了太多的路程,虽然从来没去过北京城。我请求妻子坐下喘口气儿,也在这张连椅上轻轻坐下。忙里偷闲陪母亲说说话儿,都为人母定会有话题共鸣”(《那一场落雪》)。情感如和风细雨,又如清泉喷涌,母亲、儿子、儿媳在公园的连椅上演着和睦和谐,这幅温馨的画面让人羡慕,让人感动得泪目。

此时,我仿佛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吟诵:“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流连间的一抹风光

作者的写景散文语言清丽,沉稳劲健,意境悠长,宛若一幅水彩画,展示出高雅的艺术,观赏者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情境中,唤起情操的陶冶和境界的超然。

冬季的第一场雪,无疑为世人送来惊喜。《山静雪暖人未眠》写大青山赏雪的情景,山路、积雪、危石的视觉冲击,让人久久回味;而对大青山的整体描述,更带着复杂的情调,若沉浑出谷,犹神韵横前。“举目之间,映入眼帘的大青山一扫青和绿的盎然,灰黄着裸露的石,夹杂着灰黄的树和灰黄的草,在隐隐的山涧潺潺声里,炫耀着松的青翠,青翠偶尔给你带来一丝一缕的错觉,斑驳的雪儿傲气凌人地炫耀着毫不掩饰的张扬。”雪后的大青山并非银装素裹,在欲裸欲掩里全无羞涩,傲气凌人,作者采用写实的手法营造出雪后大青山的豪迈超然的意境。

单看《月色泥沱河》的标题,就氤氲着诗情画意,作者的笔墨也正是如此,在清晰的叙述中呈现出建设者的气魄,旧貌改变后的风姿。“就为了做好乡愁这篇文章,在清淤时将湖底原有的大青石打捞上岸,用作护坡石、景点石,还原了舒祥诗中的石矶。把清理出来的淤泥堆成了望月山岛,新劈了一处景点;原有的枫杨、柳树、白杨等大型树木尽都保留下来,经过重新修剪整真理,焕发出新的生机。”娓娓道来,蕴含着饱满的情绪,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是规划蓝图,是为民造福的行动。

而后作者的笔锋一转,饱满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令人瞩目的是新建的那座十一孔桥,通体雪白,如月横波,又如天上彩虹,空中鹊桥;精心打造了夜景亮化工程,全方位展现了双月湖公园的白昼之美、夜色之魅,再现了泥沱月色历史名景的神秘之美。”文字在晶莹剔透里飘出诗意,在美轮美奂中流露仙境,在高雅意境中达到了和谐统一。

自然美景装点着这个世界,给人爽心悦目的享受,在《武河湿地公园景物》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匠心。

荷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娇宠,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蜻蜓和垂柳映衬荷花的美,更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贴在水面的荷叶安详仰泳,亭出水塘的荷花水上芭蕾。初绽的尖蕾上一只蜻蜓在午睡,早开的荷花娇艳在荷叶的翠绿中。一支垂柳将一枚叶片探进荷花的蕊中,挠得荷花果真打了一个喷嚏,惊飞了尖蕾上午睡的蜻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对生活爱得深沉,爱得痴迷,那份灵动便跳跃在笔尖。

《沂河人家》收录的散文妙趣横生,在愉悦性情的同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对流逝岁月和人事的怀想,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憧憬。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作为区作协主席,李桂龙先生以强烈的时代感,饱满的热血才情,在文学的热土上勤奋耕耘,带动起一支痴情于写作的队伍,拓展着一方文学领域,相信他们未来的创作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散文集《沂河人家》泛出芳香,为临沂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一份妍丽。李桂龙先生对文学的痴迷和执着追求,在丰满强壮着他的文学风骨,飞跃的翅膀在等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