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郇如启的头像

郇如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27
分享

寒影初回长日至

当太阳的直射点向南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时,行进的脚步便戛然而止,并迈开北返的脚步,开启新一轮的往返循环。这个时间点就是冬至,它标志着太阳获得了涅槃式新生,因而被祖先称为大吉之日。

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是白昼极短,黑夜极长的分至点;是阴气逐减,阳气渐增的临界点;是太阳直射点向南运行的终止点,向北运行的起始点。过了冬至,太阳高度一天天回升,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延长,阳气也一天比一天旺盛。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民间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据《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气被历代奉为佳节,不但辉映着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而且折射着古人的智慧,寓意着新的生机。

转觉日增长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利用日晷测影法,掌握了太阳的运行规律,观察到冬至节的“日南至”现象。这天的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的高度角最小,因而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黑夜达到了最长。我国最北方的漠河,冬至日的黑夜长达17个小时,正可谓长夜漫漫。

冬至节后,白昼时长每天增加90秒,到春分节前后,白昼时长则呈加速度增长。“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人们在忙忙碌碌中,在冬闲时的推杯换盏中,黑夜在默默缩短,白天在悄悄延长。宋朝诗人程垓对冬至的到来喜于言表,写出“斗转参横一夜霜,玉律声中,又报新阳。起来无绪赋行藏,只喜人间,一线添长”的佳作。早上醒来,当一缕曦光映入眼帘时,才知太阳不再慵懒,变得勤快了许多,已经早早跳出海平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人们在不经意间,扩张着白昼压缩着长夜。

农耕时代,漫长的黑夜为农民提供了安心休息的时机。进入冬季,大多数人家由一日三餐改为两餐,夜幕降临,村子便陷入漆黑的沉寂之中。没有几家舍得点油灯熬夜,上床休息成为无奈的选择,小孩子躺在妈妈怀里,听着讲了几百遍的故事,慢慢入睡;不安分的顽皮孩子,则在巷口舞枪弄棒一通,而后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回家,在翻来覆去中期盼着黎明时光。

那时期的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说书、拿影戏或唱小戏,成为大人和孩子们的期盼。演出时似乎人人都进入戏中角色,演出结束,谁要是不学会唱一段,念两句,都觉得这场书就白听了,那场戏也白看了,感觉愧对演出人。

农耕时代的生活虽然贫穷寒酸,但是蹲在墙根晒太阳的悠然自得,享受冗长而无牵挂的酣眠,无忧无虑地散漫节奏,也令处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感慨万千。

几千年以来,节气的运转按部就班,而时代却在更迭变化,在向着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今天的人们再也不为黑夜点不点油灯而纠结,彻夜长明的街灯打破了黑夜的诅咒,打破了天黑入睡的习俗。冬至的昼短夜长,在现代人眼里几乎失去了概念,高速高频的网络平台,掠夺着人们的目光,掠夺着人们休息的时间,更是混淆着白天和黑夜的界线。

无论时代的车轮怎样飞转,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不单在农民心里,也在商家心里,甚而是小学生心里扎下根。农家根据节气安排春耕秋收;商家依据节气做推销计划,让节气引领市场,引导消费;小学生在课堂知悉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二十四节气。

冬至是隆冬的开始,你看商场、网络平台都在打冬至的噱头,推销冬季被褥、防寒服等;而餐饮业也重头推出各式火锅、冬季套餐,于无形中彰显着冬至的厚韵和魅力。二十四节气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值得弘扬,值得珍惜。

候应黄钟动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古人是怎样测得的呢?

司马迁《史记》曰:六律为万物之根本,也是历法和度量衡的基础。为了测得节气的具体时刻,古人根据地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原理,将长短不齐的管子竖埋于密室的地下,管口与地面平齐;以古汉乐的十二律对应十二个月的节气:黄钟律对应十一月节气,大吕律对应十二月节气,太簇律对应正月节气……

而后把芦苇内壁的薄膜烧成蒹莩灰,轻轻放进每根管子里,轮到哪个节气,相应律管里的蒹莩灰便会自动喷出。冬至那天,伸到土里最深的黄钟律管,最先感到地气的升腾,律管里的蒹莩灰随之被地气吹出,这个时刻就是冬至到来的具体时间。据古人测试,冬至前的节气到来时,律管的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

作为时代探求者和记录者的文人墨客,在观察到冬至黄钟律管吹灰的场景后,纷纷赋诗赞叹。为后世领悟古人聪明智慧提供了依据,有幸了解“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葭吹六管动浮灰,正是先春气始回”的奇妙;详知“一气如权衡,俯仰在缇室。鼓行橐籥间,草木俱应律”的律管操作;欣迎“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的应律淑气。

其实,古人律管的气升灰飞,也印证了《道德经》所阐述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朴素哲学。祖先创立的哲学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根据自然界物候的变化规律,祖先整理出冬至物候的三个特征:“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因为冬至处在隆冬之始,土中的蚯蚓虽感觉丝丝阳气浮动,但寒冷迫使其仍然蜷曲着身体,不能舒展;麋的角是往后生长的,属阴性,当感觉到了升腾的阳气,生理就发生了变化,麋角会自动脱落;地下的泉水由于阳气的初生,喷涌着汩汩水波,氤氲着雾气流向远方。“凝冬自不冻黄泉,蚯蚓居之安则然。绝饮已同龙与蛰,伏眠何异兔为跧。”清朝乾隆的诗作虽无意境,但却将冬至三候的特征跃然纸上。

“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了古人总结的冬至三候,即可知晓冬至时节的其他物候变化,比如家畜、野兽为了抵御寒冷,在冬至来临前丰厚了皮下脂肪和皮毛;熊在冬至前食用大量食物,然后藏身洞穴或树洞逍遥过冬。

当自然界的草木虫兽感知冬至的气息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除了观察记录冬至的变化外,也在和着冬至的节律,或徜徉于“笑拥两行珠翠,欢腾一曲笙歌”的闹市;或徘徊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庭院,或坐卧于“时光流转寻常事,世故惊心感慨多”的炉旁。

飘着雪花的冬至节更含诗意,在庭院接着一片片雪花,一股浪漫和清新赋予别样的灵感,别样的生趣。

冬至始数九

冬至,标志着冬季即将进入滴水成冰的寒冬时段;“交冬数九”正式拉开帷幕。

“数九”即是从冬至那天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九、二九、三九以此类推,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此时寒气已尽,天气转暖,大地蓬勃着生机,“九尽桃花开”的春景来临。千百年来,“数九”歌谣在民间广为流传,诠释了冬季自然界的微妙,诠释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规律,是寒冬季节人们所遵循的晴雨表。

在民间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接受的“数九”歌谣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歌谣看出,一年里最寒冷的时期是“三九四九”,即为天寒地冻,呵气成霜的三九严寒气候;因受地域气温影响,北方最冷天是二九三九,南方最冷天是三九四九;到了五九、六九的时候,最早报春的使者迎春花已迎寒绽放,柳枝也绽露出黄中透绿的小芽了;而当进入七九八九之时,冰雪开始融化,小草萌芽,剪着春光的紫燕从南方飞来筑巢;待到九九到来时,农民开始走出家园下田劳作,田野里已是牛欢马嘶,春耕的气氛在空中缭绕。

为增加熬冬情趣,祖先别出心裁地构思出“九九消寒图”。《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优雅的文人在冬至这天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有八十一个花瓣,代表数九的八十一天。自冬至始,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涂上一瓣,晴阴雨雪天气分别涂不同颜色,待涂完九九八十一朵,则是寒消暖到,满目春光了。据说懂气象学的经验老人,从所涂的花瓣颜色可以推测出一年雨水的大致分布。

“数九”是农耕文明的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总结。它所反映的冬季自然生态变化和气象征兆,符合黄河流域及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因而在民间盛传不衰。

在观察物候和农事的基础上,古人总结出一些歌谣或农谚。比如从冬至这天的天气推测出气温变化的歌谣,像“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像“冬至头,冻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等;还有冬至前后犁田效果的农谚,如“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等,这些农谚指导着农耕,引领着农家的生产和生活,丰富着农耕文化和文明。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冬至虽是隆冬的开始,但也意味着阳春的脚步在加快到来。走在冰雪覆盖的荒野上,仿佛可以听到冻土层下草根萌动的声音,仿佛能嗅到凛冽朔风里阳春的味道。树枝在寒气里不屈的昂着头,期盼着暖阳春意。“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的内心深处不倾情春意呢?

冬至大如年

冬至和清明节气一样,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也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大如年”之说被民间所公认,由来已久。

因为冬至是太阳向北回返的起点,是太阳新生的标志,所以周代人将冬至视为岁首,天子率臣子们要举行祭祀天地仪式;汉代更显隆重,《后汉书礼仪》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冬至这天不仅官员放假,还要挑选能歌善舞的演义人员鼓瑟吹笙,以示庆贺;唐宋时期,把冬至和岁首并列,这一天官员放假互相祝贺,百姓都穿着新衣在街市游逛,主妇则在家备办美酒美食,等待一家人围桌享用,就像现在过春节一样热闹。

现在北方一些地方仍延续冬至祭祖、吃饺子的习俗。民间流传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意味着冬至吃饺子可以“消寒”。相传张仲景在长沙太守任上,隆冬之际去南阳探亲,看到很多百姓手脚生了冻疮,有人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善心大发,在村中支起锅灶,将辣椒、驱寒药材和羊肉放在锅中煮,然后切碎羊肉,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下锅,分给百姓吃,人们食用后浑身发热,耳朵冻疮也慢慢痊愈。以后每年进入冬季,人们都要效仿这个方法包饺子吃,流传至今。

因为煮馄饨这天是冬至,由此流行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其实,馄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为大夫伊尹所创,是象征吉祥的食品,常在节日和庆典时食用。而在汉代起源时称作“云吞”,后来统一改称馄饨。

冬至吃“汤圆”是江南一带的习俗。冬至的汤圆叫“冬至圆”,寓意团圆、圆满,民间流传“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就像过了春节大一岁一样,这从民间饮食的角度再次论证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冬至节太阳向北返回,看作是春天发出的信息,在隆冬时节满怀殷切期盼的目光。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虽然白天越来越长,但人体内的阳气还比较弱小。俗话说“气始于冬至”,此时养生应注意调节体内阴阳之气的平衡;在滋补上要选择补虚益阳的食物,如赤豆、大枣、银耳等食用。养生最为重要的是有平和的心态,有畅达乐观的精神,有善良宽厚之心,倘如此,才能在冬至时节更加坦然自在,不负岁华韶光。

“清谈半窗月,澹坐一杯茶。燕豆来霜果,鸲瓶浸腊花”。冬至时节,万物处在休养生息期,对大自然来说,是兴旺繁华后的沉思;对冬眠的生物来说,是戒食酣眠的修养;对人类来说,是繁忙劳碌后的蓄力。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自然界的草木有衰有荣是常态,人生有又何尝不是?冬至时节,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熬寒迎暖,以平常的心境顺其自然,以开阔的眼界期待春天。

       


(此文刊载于《兵团日报》2023年12月22日“绿洲周末”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